祁县二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1*cnjy*com
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哪一项最为恰当【版权所有:21教育】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而不以鲁国国君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
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防止诸侯割据 D. 加强中央集权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D、在地方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4.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5.《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B. 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C. 主要致力于调解经济纠纷 D. 赋予债权人以司法权
6.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来源:21cnj*y.co*m】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7、2009年5月底,法国政府没有首先邀请英国皇室成员参加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活动,仅邀请首相布朗参加。这件事情引起皇室成员的极度愤慨,他们认为在伊丽莎白遭吃“闭门羹”这一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存在失职,还非常失礼。”英国皇室成员不满的政治依据是( )
A、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国王拥有最高行政权
C、国王对内阁首相拥有实际任免权 D、议会和内阁必须对国王负责
8、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须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质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9.恩格斯说,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 。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2.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14. 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 21教育网
A.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B.认为俄国当时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
15.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1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17.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下列属于“劳作派”的人物是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
18.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是
①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② 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④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2·1·c·n·j·y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0.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先定论 B.因信称义 C.王权高于教权 D.《圣经》至上
2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来”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发电机 D.火车机车
22.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3.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
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2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5.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21·cn·jy·com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17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c-n-j-y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21*cnjy*com
(1)“秦国”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2)“秦国”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它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3)英国创立的“全新的政体” 是如何不断发展完善的?有什么重大影响?
(7分)
(4)“秦国”和英国的治国方针代表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政治文明。指出他们的根本不同点。(4分)
27. (18分)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材料二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 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该书的特点和内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背景。(9分)
(2)据材料二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9分)2·1·c·n·j·y
28.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www-2-1-cnjy-com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7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4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21cnjy.com
祁县二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 1----5 CDDDA 6----10 C ADAB
11--15 CCABC 16---20 BABBB 21---25 CDADD
26(17分)(1)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
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君主权力受到议会限制。(4分)
(2)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2分)
(3)发展完善:18世纪形成责任内阁制;19世纪形成两党制;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席位,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分)21·世纪*教育网
作用: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
(4)秦朝:封建专制统治,实行人治;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行法治。(4分)
27.(1)特点:图文并茂;(1分)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4分)
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西学东渐;(4分)
(2)重点:20世纪50年代,批判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虚伪性;21世纪从人类政治文明的高度肯定美国的共和制。(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原因:20世纪50年代:冷战思维;美国敌视中国;国内左倾思想;(3分)
21世纪:中美建交;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中国完善民主与法制社会。(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