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统编教材课内文言文经典名句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统编教材课内文言文经典名句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0 19: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语文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统编教材课内文言文经典名句)
统编教材课内文言文经典名句
(注:加黑字为易错字,请同学们留意。)
1 咏 雪
《世说新语》
七年级 上册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 诫子书
诸葛亮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 狼
蒲松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 杞人忧天
《列子》
(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8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七年级 下册
9 卖油翁
欧阳修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10 陋室铭
刘禹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 爱莲说
周敦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 河中石兽
纪 昀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 三 峡
郦道元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八年级 上册
14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5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8 富贵不能淫
《孟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 愚公移山
《列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1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八年级 下册
23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4 核舟记
魏学洢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5 北冥有鱼
《庄子》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7 虽有嘉肴
《礼记》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8 大道之行也
《礼记》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9 马 说
韩 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0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九年级 上册
31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2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3 鱼我所欲也
《孟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九年级 下册
34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1)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35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6 曹刿论战
《左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7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8 陈涉世家
司马迁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等死,死国可乎?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9 出师表
诸葛亮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