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朝阳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根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增强了国家
认同,C项正确:华夏族在秦统一前已经形成,排除A项:材料与文化传播无关,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过于
绝对,排除D项。
2,A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逐渐接受并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也对汉人
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主要受益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
情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非所有时期都具备统一的条件,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少数民族“普遍”
汉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除了反映了饮食结构的变化还有语言、舞蹈等变化,排除D项。
3.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此举目的在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正确:材料目的不是防止君主专
制,而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精简中枢机构,排除C项:“防止重大行政决策失误”不是主要
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排除D项。
4.D元朝实行行省制、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直接隶属中央,同时在适当地区以皇子出镇,这些举措都有助于
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体现了元朝政府因地制宜加强地方的管理,D项正确;元朝在西藏地区并未设置行省,排
除A项:材料内容并非加强君主专制,而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元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C项。
5.D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需要签订契约,体现了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这些现象有
利于减轻人身依附关系,增加生产关系的流动性,对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
描述的是农民与地主关系的新变化,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社会保障,排除B
项;封建土地制度在宋朝时期没有改变排除C项。
6.B根据材料可知,内阁由明朝永乐时期“不过五品”到嘉靖年间“成相之尊”,表明内阁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
B项正确: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排除A项:内阁没有决策权力,排除C项;内阁的权力是
皇帝赋予的,不能有效制约皇权,排除D项。
7,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此举行为依然是用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
是准许英国通商,美国等国家也应一体通商,并未涉及主动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
不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初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排除B项:利用通商分化瓦解列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项。
8.B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化实用技术人才,B项正确:早在鸦片战争前后,林则
徐、魏源,徐继畲就开始开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开启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没
有唤醒民众教亡图存意识的信息,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
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并未突破“中体西用”思想的羁绊,排除D项。
9,D根据材料可知,维新派在宜传维新思想时,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相结合,为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反映了
其托古改制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D项正确:材料是说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相通,排除A项:材料是倡导
儒学,不是单纯的向西方学习理论体系,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强调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相通之处,不是肯
定儒家文化先进性,排除C项。
10.C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事件为东南互保,东南互保体现了晚清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冲击,严重动摇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C项正确;湘准官僚集团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中堀起,排除A项:东南互保与列强
在华势力范围扩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排除D项。
11.A漫画中的人物代表清政府,其头部是中国地图,但是随着各地的纷纷独立,这幅地图已经是“疮质满
日”,即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漫画发表的这一天,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有湖南、云
南等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说明革命形势快速发展,A项正确;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
位诏书》,宜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瓜分中国狂潮是指19世纪末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C项;1916年,洪
宪帝制失败,袁世凯猝死,导致北洋军阀陷入分裂状态,排除D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408A2023~2024学年度朝阳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5.学者吴钩在菩作《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中写道:农民租种地主上地,宋胸政府耍求地主与仰户
必须要订让契约…家仆与主人的关系也不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
历
史
系。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A.导致了经挤重心南移
B.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C.变单了封建土地制度
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1.答通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6.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宜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
护
的指定位置。
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丸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诗年问张璁“居内阁,则推六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战内作答,写在试卷、苹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涎区城均充效」
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
3远择题用2B.铅笔在答随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进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A.成为法定机糊
工.政治地位提川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谙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C.具有决策权力
工D.有效制约皇权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一20深。
7.1843年,《虎条约》袋订后,道光帝即指示者英等人:“现在英夷已准通商,所有眯喇坚(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自要求的。
回)等国自应一体通商,以示扶绥之意。”据此可知,清政府
1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但这个词对于前帝国付期却是不恰当的。
A.主动给予片面最惠国待湖
B.初具近代国家主杖溉念
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钻起来。这表明装的统一
心.以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
D.利用通商分化瓦解列聪
A.促使华夏族形成
B.推动了文化传播
8.并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共创小新式学堂二十余所,主些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大
C.增強了国家认同
D.消除了六国隔阅
其翻译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著作。这些举措
2.魏普南北彻期,汉语逐浙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歌舞、卷乐受到汉族人民的
,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
B.培养了近代化实用技术人才
喜爱,木是胡人喜食的乳骆食品:逐渐成为北方汉人泛流行的副食。,材料裘明当时北方
(.唤惺了民众数亡图存的意识
1.突破了“中休西用”思想的羁绊
A民族,之问交流发展
B.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9.成有为认为,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泰西所以強者,背暗合吾统义者也;严复也认
C.少数民族普逾汉化
工D.饮食钻构发生变化
为斯宾袭的补会进化论思想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这反映维新派
3.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唐太宗将一些资历较低的官员,以“同书门卜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
A.倡导中学西源的学说
B,形成成熟的向西方学习理论体系
事”的名义,作为宰相头衔参与决策,唐玄宗以后就成为了正式称呼。其主要日的是
C.肯定儒家文化光进性
D.托古政制以减整维新变法的阻力
.增伽辛相人数防止君主专札
B.牵制相权从而加强皇权
1(.清廷发布育战诏书后,盛宣怀等人向各国上海领事建议:上海租界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
C.精简中枢机构提高决策效率
.防止重大行政决策失误
4.元韧在汉族及某些边境地区设置行省,以资控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则真隶中央:
内地归各替扰保护,两不相扰。随后刘坤、张之洞还积极联骆各省督抚,将上述建议落实
同时,在适当的地区,配置皇子出镇,以加强控制。这说明元朝政府
到整个东南地区。,述事件反映出
A.在伞国普遍推行行省制度
B.多管齐下强化了君主专制
A.湘淮官獠集团的崛起
B.列强在华势力花国扩大
C.一定程度上沿授分封制度
D.因地制宜强地方的管理
(清廷中央权威的式微
D,军阀割据局而逐渐形成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24108A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211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