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1 18: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 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 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 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 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长一短的纸条。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两根纸条,比一比,哪根更长呢?“竖着的长”(让学生完整表达比较的结果,比如,红色的纸条比绿色的纸条长)
3. 到底长多少呢?每个小组也有两根这样的纸条,请同学们两人合作,比一比,完成这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比 长)
学生汇报交流:红色的纸条比绿色纸条长一些; 红色的纸条比绿色纸条长一个拳头; 红色的纸条比绿色纸条长一小拃。 红色的纸条比绿色纸条长 5厘米。
同学们讲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可能最喜欢 “红色的纸条比绿色纸条长 5厘米。”
“一些”“很多”不够明确,而“一拃”“一拳”比较具体了,可是我的一拳(一拃),跟你们的长短又不同了,看来需要统一一个标准,而厘米是什么?厘米是个标准吗?(如果没有出现长 5厘米的话,老师问:“一些”“很多”不够明确,而“一拃”“一拳”比较具体了,可是我的一拳(一拃),跟你们的长短又不同了,说明比的标准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会思考:需要用一样大一拳、一拃。)
你的意思就是要统一标准,你真是太聪明了,跟数学家想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测量长度的统一标准厘米。板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借助 1厘米长的小棒建立长度观念
设疑:厘米到底是个什么标准?1厘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 1厘米长的实物直观感知:
老师拿起 1厘米长的小棒,同学们,我们一起看,这就是 1厘米长的小棒。
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拿起桌面上的 1厘米长的小棒,仔细看一看它有多长,记住它的长度。
(3)放下,现在再请同学们比划 1厘米(我数 1、2、3开始),用小棒比一比,看看你比划的准确吗?
(二)找生活中长度是 1厘米的物体。
1.相信 1厘米有多长在同学们头脑中有了深刻的印象。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厘米呢?请同学们从身体上或者周围找一找。
2.学生自主找一找:学生找长度大约是 1厘米的物体。
3.汇报交流:小正方体的长大约是 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 1厘米;大拇指指甲宽大约是 1厘米;橡皮的厚大约是 1厘米。(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完整)
4.展示: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有这么多长度大约是 1厘米的物体。(出示生活中长度约是 1厘米的物体)
5.请同学们估一估,这个长方体大约长几厘米?学生直接表达:大约是 2厘米。你是怎样估的?预设:我用食指盖一个一个地比出来地。
6.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就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三)厘米的再认识,形成量感。
1.认识尺(1)你能用 1厘米的小棒量一量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3)交流:铅笔的长度是 XX厘米(结果是不同的)“铅笔是一样长的,也都是 1厘米的小棒作为标准测量的,为什么结果不同呢?”说一说:测量时,小棒没对齐;小棒之间的空隙太大或太小。(4)看来,虽然有了统一的长度单位,但如果每次测量都用单个长度单位一次一次来测量,很不方便,为了测量方便,更加准确,人们发明了标有统一长度单位的测量工具---尺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尺子---厘米尺。(5)请同学们拿出厘米尺,观察观察。(6)学生观察自己的厘米尺。(7)你观察到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预设:(拿着尺子在投影下汇报)a.厘米尺上有一些小竖线,有的长,有的短。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尺子上这些小竖线就是刻度线。(同时出示)b.厘米尺上有一些数字:0、1、2、3、4、5......。尺子上的 0表示什么?
师:尺子上的 0表示起点,测量时,一般以“0”为起点开始测量。(点出)1、2、3、4、5......这些数字就是尺子的刻度。c.有 cm(板书),cm就是厘米的英文写法,它也在国际上通用。d.0-1是 1厘米。(追问:还能找到 1厘米吗?预设:2-3,3-4.......,说了这么多句话,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 1厘米)从 0-1之间是 1厘米,那从 0到 2是几厘米?(学生说一说想法)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认识了尺子,也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那我们能不能用尺子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
(四)测量物体的长度。
1. 请找出 1号纸条,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学生动手量一量。(老师巡视,注意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比如,尺子怎样放?怎么读数?)
2. 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展示:(1)把直尺 0刻度线与纸条的左端对齐,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2)从 0-1是 1厘米,1-2是 1厘米,2-3是 1厘米,3-4是 1厘米,4-5是 1厘米,数一数,1、2、3、4、5,总共有 5个 1厘米,这个纸条的长度就是 5厘米。因为有 5个 1厘米,所以纸条长度是 5厘米。
3.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物体的一段要对齐,0刻度线;读数时要看准数;尺子要放平。”
4.梳理量纸条的方法。在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把尺子的 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就是几厘米。也就是要做到“一放正,二对 0,三读数”展示。
(五)巩固练习。
1.同学们,你们真是太优秀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请看铅笔长几厘米?出示第一题学生汇报:铅笔的左端对着 0刻度,铅笔的右端对着刻度 8,就说明铅笔的长度就包含着 8个 1厘米,所以铅笔长 8厘米。
2.下面有一根火柴,你能先估一估它有多长,再量出它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估计约(4)厘米,测量是(5)厘米(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2)大家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3.你们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数据吗?比如你的手掌宽、1拃长、1步长,你能量出它们的长度吗?
(六)拓展提升,渗透数学文化。
1.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了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你知道古代人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吗?
2.长度单位的演变历程,彰显了古代人的智慧,长度单位不只有厘米,有关长度单位还有更多的奥秘,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