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高二1月联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挥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N一14O一16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原子中,其电子排布正确且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15
∠5
2p
38
A.1
B.mm1
2p
38
2p
c的面立
p.励的口白
2.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以Ni/A12O,为催化剂,由CO2和H2转化为产品CH4的反应历程,其
示意图如下。
H2
H H
H,
HH-
H20
Ni/Al.O
-4C00-
Ni/ALO
CH
C02
HH
H,O
H
HH
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十4H一CH:十2H2O
B.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在反应历程中,H一H与C一O断裂吸收能量
D.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对于反应A(s)十2B(g)二3C(g)△H>0,平衡时物质C的质量百分数(c%)和外界条件
X、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Wc%
A.Y表示温度,X表示压强,且YY2Y
B.Y表示压强,X表示温度,且Ya>Y2Y,
C.X表示压强,Y表示温度,且Y,Y>Y
D.X表示温度,Y表示压强,且Y1>Y>Y
①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扫码使用
○夸克扫描王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AI8+、Na+、S2-、NO
B.为保存FeCl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C.实验室盛放NazCO3、Na2SiO,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增大,则HX、HY、HZ的酸性依
次减弱
5.已知:①湘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Zn(OH):>ZnS,MgCO3>Mg(OH)2:②溶解并电离出S2-
的能力为FeS>H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Zn2++S2-+2H0—Zn(OH)3¥+H2S*
B.Mg2++2HC0+2Ca2++4OH-Mg(OH)2¥+2CaC03↓十2H2O
C.Cu2++HS=(CuS¥+2Ht
D.Fes+2Ht—Fe2++H2St
6,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HCOOH
HCN
H:CO
NHs·H,O
K:=4,3X10-
电离平衡常数(25℃】
K。=1.8×10-4
K,=4.9X100
Kb=1.8×10-
K.8=5.6X10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合H+的能力:CO>(CN->HCO>HCOO
B.1mol/L的HCOONH.溶液中:c(HCOO-)>c(NH,+)>c(H+)>c(OH)
C.25℃时,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混合,若溶液显中性,则二者消耗的体积:
V(盐酸)>V(氨水)
D.0.1mol/L的NaHCO溶液中:c(Na+)+c(H+)=c(HCO)+c(OH)+c(CO )
7.已知:①t℃时AgC1的Kp=2X10-10;②t℃时Ag2Cr0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反应Ag:CrO:(s十2C(aq)一2AgCI(s)十
*cAg(mol·L-
CrO(aq)的平衡常数K=2.5X10
10-3
B.在t℃时,Ag2Cr04的K。为1X10-9
C.在饱和Ag:CrO:溶液中加人K2CrO4,达平衡时由Y
点移向X点
D.在t℃时,以0.01mol/L AENO,溶液滴定20mL
10
cCr04mol·L-
0.01mol/LKC1和0.01mol/L的K2CrO4的混合溶液,CrO 先沉淀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非金屈元素都分布在p区
B.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X和Y性质一定相似
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原子和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原子性质相似
D.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和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一定都是主族元素
①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
扫码使用
Q夸克扫描王
2023一2024学年度高二1月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A项,2s能级上未排满电子,电子就排在了2p能级上,能量不是最低状态;B项,不符合洪特规则,2p能级上的三个电子
应分占三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C项,2p能级上没有排满电子,电子就排在了3s能级上,能量不是最低状态:D项为基态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正确。
2.B【解析】由题图可知COg和H:转化为产品CH,的同时还生成水,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十4H2一CH,十2HO,A项正
确: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使用催化剂,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B项错误:CO2和H2为反应物,反应历程中H一H与C一O断裂吸
收能量,C项正确: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项正确。
3.A【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仙c%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减小。所以只
有Y表示温度,X表示压强符合题意,且Y>Y:>Y,。
4.A【解析】A项中S-与A+水解相互促进,最终生成硫化氢和氢氧化铝,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所以错误:B项中为了抑止氯化铁水
解,要在溶液中加人少量盐酸,所以正确:C项中N:CO2、Na2SO2溶液呈诚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使玻璃塞
粘在玻璃瓶上,所以盛放不能用玻璃塞,正确:D项中H依次增大说明水解程度增大,进一步说明对应酸的酸性减弱,所以正确。
5.A【解析】就溶解度而言,反应向着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就电离而言,反应向着生成更难电离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故A错误。
6.D【解析】电离常数越小,对应的酸越难电离,所对应的酸根离子结合H能力越强,故结合H+的能力:CO>CN>HCO>
HCOO-,A项正确;根据表中数据知K,(HCOOH)>K(NH3·HO),则HCOONH,溶液呈酸性,NH的水解程度大于
HCOO的水解程度,B项正确:由于NH,·H:O为弱碱,pH=11的氨水的浓度远大于pH=3的盐酸的浓度,若使混合溶液为中
性,盐酸的体积一定大于氨水的体积,C项正确:0.1molL的NaHCO,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十c(H+)
c(HCO)十c(OH)十2c(CO),D项错误.
7.A【解析】A项,平衡常数K=c(C0)-c(Cr0)·2(Ag)_10×10
c2(C1)e2(C1)·c2(Ag)(2X10o)2
=2.5X10,正确;B项,K=2(Ag)·
c(CrO)=(10-)2×10-=1X10-2,错误:C项,在饱和Ag:CrO,溶液中加入KCrO,,达平衡时仍为Ag:CrO4饱和溶液,点仍在曲
线上,错误;D项,以0.01mol/L 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KC1和0.01mol/L的K,CrO的混合溶液,c(CrO)
0.01 mol(A)m0mol L:0.01 mol 1.KClC.01 mo(g)
/10-1
0.01mol L=
2×10-8molL,所以先析出氯化银沉淀,错误。
8.C【解析】非金属元素中H位于s区,A错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可能是H,碱金属原子,也可能是IB族或MB族元素的
原子,因此性质不一定相似,B错误: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其
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这两种元素分别为B和A1,均为ⅢA族元素,性质相似,C正确: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L层一定没有
排满8个,因此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属于主族元素,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可以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也可以为第四周
期元素的原子,如Sc、Mn等原子是副族元素的原子,D错误。
9.C【解析】由图可知,左室投人水,H2O失电子生成氧气与氢离子,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右室通人二氧化碳,酸性
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COOH,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一HCOOH。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催
化剂b表面发生还原反应,有HCOOH产生,故B正确,催化剂a附近酸性增强,催化剂b附近酸性减弱,故C错误,催化剂a表面
的反应是2H2O4eˉ—O2↑+4H,故D正确。
10.D【解析】阴极反应为2H2O+2e一2OH+H2↑,阳极反应为2HO一4e一4H+O2↑,阳极室H浓度增大,使平衡
2CrO+2H+Cr2O,2+H2O正向移动,从而在阳极区得到K:Cr2O,,故A、B,C正确,设最初阳极室中的K2CrO,为1mol
通电后转化的KCrO,为xmol,依题意有
21-x)+2×
=d,解得工=2-d,K,C0,的转化率为2二d×100%,故D项错误。
1
1-x+2×号
11.D【解析】1molC(s)完全燃烧生成CO:(g)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CO(g)放出的热量,则其△H小于一110.4k·mol1,A错误:
由图可知,CuO(s)的能量低于Cu2O(s)和O,(g)的能量之和,所以CuO分解生成Cu,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由图中数据
可知,CuO(s)的能量比Cu2O(s)和O2(g)的总能量低,但无法比较CuO(s)和CuO(s)的能量高低,则CuO与Cu2O的热稳定性
也无法比较,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2Cu:O(s)+O2(g)一4CuO(s)的△H=一292k·mol1,则其逆反应4CuO(s)
2Cu,0()+0,(g)的△H=+292k·nol1,2Cu0()C40()+20,(g)的△H=十146k·molP1,D正确。
12.CD【解析】A中为N和O,能形成NO;B中为O和S,能形成SO2;C中为Mg和N,能形成MgN2;D中为K和S,能形成KS,
属于A2B型化合物。
13.AD【解析】由题干信息知,X为F,W为P,Y为S,Z为Br,R为Ar。第一电离能:P>S,A项正确;Br比Ar多一个电子层,B项
错误;p能级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P,C项错误;F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正确。
①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