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0 21: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 15自相矛盾 课型 精读课 总课时 1-2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课文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叙述了主要事件:一个楚国人在卖盾和矛时,一边夸耀自己的盾坚不可破,一边又夸耀自己的矛无坚不摧,有个围观的人问他,若是用自己的矛攻击自己的盾会怎样,结果他无言以对。第二层是最后一句话,点明了由此事引发的议论: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课文中有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意思相对应,如“坚”即“坚固”、“利”即“锐利”、“应”即“应答”;有一些词古今意思相同,比如,“莫”和“弗”都是“不”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但也有不少词古今意思不同,比如,“陷”意为“刺破”,“或”意为“有的人”,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誉”字,就可以让人想到卖者那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何如”一问,能让人联想到围观者质问卖者时从容不迫的样子;“弗能应也”则使人想象出卖者无法回答时的尴尬和窘态。
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图中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并引发学生对卖者言过其实、前后表述自相矛盾的行为的反思。
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但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寓言故事比较有趣,学生非常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2.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课前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认识“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学重 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个性化 调整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因为它内涵丰富,每个寓言故事背后都蔼含着一定的道理,发人深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提示学生注意:“矛”书写时注意不要漏了第二笔点,最后一笔是长撇。“盾”下面是个“目”。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矛”和“盾:“矛”和”盾”是古代作战的武器。“矛”长柄尖刀,用来进攻刺杀:“盾”则用来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前的进攻。
4.学生齐读课题。
5.出示注释①,教师补充资料:韩非子又称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善于运用浅显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警策世人。《韩非子》中收录了《守株待兔)(老马识途)等不少寓言故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自相矛盾》就选自其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句子,指名朗读,提示学生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1)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其人弗能应也。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教师点拨:多音字“夫”在古文中放句首时读第二声,表示将发议论。
3.让学生听录音,试着划分停顿,然后再读一读。
4.出示停顿示例,让学生练习朗读。
示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三、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1.引导学生回顾理解文言文大意的方法。
预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尝试理解课文意思,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
3.组织学生交流反馈。
(1)出示第一组句子,让学生说说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① 喜盾之坚(坚固)
②其人弗能应也(应答)
③吾矛之利(锋利) (2)让学生说说这组带横线的词的解释有什么特点。 (3)小结: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来解释。
(4)出示第二组句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①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其人弗能应也。
③不可同世而立。
(5)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加点字的意思,并说出理由。
预设:
①“誉”在字典中的意思有:称赞、赞美;名誉、声名。从那个楚国人说的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中可以看出他是在夸自己的盾,所以这里的“誉”应该解释为“称赞”。
②“弗”:联系上下文看,这句是说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围观者的问题,所以“弗”应该解释为“不”。
③“立”:结合前文来看,“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这两种事物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立”的意思是“存在”。
(6)小结:对于一些不理解的字词,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猜测,这也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熟读了课文,而且知道了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除了借助注释,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猜测词语的意思。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教学板书 自相矛盾 盾:坚固 物莫能陷也 矛:锋利 于物无不陷也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3.背诵课文。
教学重 难点 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个性化调整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提示,指名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3.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共5句话,可以分成几部分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前四句)讲述故事内容;第二部分(第五句)对事情发表议论。 二、讲述故事,合理想象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让学生找出写楚人是怎样夸耀自己的盾和矛的句子,再读一读。 (1)根据学生反馈出示句子:“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板书:物莫能陷、无不陷也。
(2)引导学生看看插图,想象那个人当时的神态和说话的语气,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洋洋得意、自吹自播的语气。
3.启发学生试着揣摩人物的心理,说一说那个人为什么要这样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4.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如果让别人知道我的盾和矛是世界上最好的,就能吸引别人来买,说不定就能卖个好价钱。那么,怎么样让别人知道呢 如果所有的矛都不能截穿我的盾,就说明我的盾坚不可摧;而我的矛又能戳穿所有的盾,不就说明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锐的矛吗
5.小结:原来那个人是想让大家知道他的盾坚不可推,他的矛锋利无比。 板书:利、坚。 6.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听到那个人极其夸张的语言,看到那个人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样子,如果你是围观者,你会怎么想
预设:这个人可真会吹牛,锐不可当的矛、坚不可摧的盾怎么可能同时存在呢 我来问问他,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7.指导学生朗读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读出反问的语气。
8.让学生说一说:面对围观者的质疑,此刻那个人会有怎样的表现 你会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的他
预设: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若木鸡、哑口无言、面红耳
赤……
9.引导学生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试着把故事说得更具体、更生动。
三、揭示道理,明确中心
1.提问:那个人为什么“弗能应也”
预设:因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板书:不可同世而立。
2.引导学生思考:不可同世而立的是哪两种事物 为什么不能同世而立
教师点拨:不可同世而立的是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因为这种说法太绝对了,夸大了矛和盾的功能,言过其实,所说内容前后互相抵触。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组织学生交流: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预设: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
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5.启发学生自由交流:你身边是否发生过类似的自相矛盾的事 四、借助提示,背诵课文 1.教师课件出示: 楚人有 ,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或曰:“ ?”其人 。夫不可 ,不可 。 2.学生根据提示练习背诵课文。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我们根据人物面对的情景,推测、想象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懂得了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说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盾:坚固 物莫能陷也 要实事求是,不要自相矛盾 矛:锋利 于物无不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