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52张PPT)+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52张PPT)+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08:34:44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孔乙己(第1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3.抓住描写的场景,初步感受中心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查阅资料,了解《孔乙己》的创作背景。
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2.写作背景。
《孔乙己》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呐喊》自序里,鲁迅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3.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
附和(   )    荤菜(   )   羼水(   )
蘸(   )     绰号(   )   舀(   )
涨红(   )    绽出(   )   哄笑(   )
间或(   )    门槛(   )   侍候(   )
唠唠叨叨(   )  打折腿(   )  不屑置辩(   )
咸亨酒店(   )
不屑置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回顾小说的文体特点,梳理小说情节。
(1)回顾小说的定义、三要素及各要素具体内容。
(2)梳理课文结构,概括小说情节。(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给课文划分层次,先自行划分,再与小组成员讨论,并概括出小说情节。)
2.提取重点情节,明确叙事视角。
(1)梳理文中直接刻画孔乙己的情节,明确小说中孔乙己出场的次数。(可以通过找出刻画人物的关键语段,明确孔乙己出场的次数。)
(2)这篇小说的情节设置与常见的小说情节设置是否类似?有什么区别?
(3)作者是怎样将几个截取于生活的横断面连结成一个整体的?
3.分析小说环境,关注人物命运。
(1)研读课文第1~3段,在咸亨酒店喝酒的酒客分为哪两类?他们各自有哪些特点?(找出课文中对酒客描写的语句,独立思考问题。)
(2)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其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对孔乙己的出场有什么作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咸亨酒店仅仅是个店铺吗?它是否有其他意义?)
第5课 孔乙己(第2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
2.感受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合作探究
1.提取人物信息,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1)找出描写孔乙己的相关信息,为他创建一份履历表。
姓名 籍贯
年龄 出生年月
学历
身体状况 特长
工作单位 家庭成员
主要社会关系
工作生活经历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刻画。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抓住文中对孔乙己的细节描写,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被打折腿前 人物形象 被打折腿后 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抓住矛盾点,理解人物的复杂性。
品读文中关键语句,找出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可以从衣着、行为、结局等方面思考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
第5课 孔乙己(第3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立足叙事视角,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作者深意。
2.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成因,理解作品主题。
3.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品味富有意味的语言深入理解课文。
一、知识回顾
回顾上节课所学,概括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并和同桌共同梳理孔乙己身上体现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二、合作探究
1.体会以笑写悲的写法,读懂作者深意;发现悲剧成因,深入理解作品。
(1)在咸亨酒店里除了孔乙己还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一致吗?(先从文中圈点勾画出对应语句,再分别概括他们对孔乙己的态度。)
(2)鲁迅认为“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你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还是喜剧人物?
(3)文中写孔乙己所到之处充满了笑声,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笑”?是哪些人的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笑的原因是什么?试着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分析。
(4)你从这些人的笑声里听出了什么?他们的“笑声”背后是怎样的“心理”?
(5)作者用“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6)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可以从自身原因、直接原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
(7)结合链接材料,理解作品主题。
[材料链接]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
“《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孙伏园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品味富有意味的语言深入理解课文。
(1)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②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③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里是否有所矛盾?
3.关注小说叙事视角,理解小说艺术特点。
本文人物众多,但作者选择以咸亨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叙述故事,并分析效果的不同。综合对比,看看哪个叙述视角更好,为什么。
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300字以上。
学习目标
课前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任务
本课小结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本课小结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本课小结
课后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2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孔乙己
鲁 迅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孔乙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又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孔乙己》。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品味作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矛盾表现。
4.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的主题。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苦难。在文化教育领域,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写了这篇小说。
知识链接
小 说
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荤菜( ) 阔绰( ) 侍候( )
舀 ( ) 羼水( ) 绽 ( )
哄笑( ) 笔砚( ) 间或( )
颓唐( ) 附和( ) 蘸 ( )
惋惜( ) 打折( ) 门槛( )
不屑置辩( )
hūn
chuò
shì
yǎo
chàn
zhàn
hōnɡ
yàn
jiàn
tuí

zhàn
wǎn
shé
kǎn
xiè
预习检查

( )散会
( )散曲
sàn
sǎn

( )笼罩
( )蒸笼
lǒnɡ
lónɡ

( )打折
( )折扣

( )哄笑
( )一哄而散
( )折腾
( )哄骗

( )阔绰
( )绰起

( )间或
( )人间
shé
zhé
zhē
本课读“shé”,意为打断;读“zhé”时,意为降低商品的定价(出售)。
hōnɡ
hònɡ
hǒnɡ
意为吵闹、开玩笑时读“hònɡ”。
意为哄骗、哄逗时读“hǒnɡ”。
chuò
chāo
jiàn
jiān
多音字
预习检查
形近字
辩( )
biàn
辨( )
不屑置辩
明辨是非
辫( )
发辫
biàn
biàn
羼( )
羼水
孱( )
chàn
chán
孱弱
碟( )
dié
碟子
蝶( )
dié
蝴蝶
谍( )
dié
间谍
牒( )
dié
通牒
喋( )
dié
喋喋不休
混合,掺杂。
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含贬义)
预习检查
理解并掌握词义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间或:偶然,有时候。
营生:谋生活。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整理完成人物档案。
点我放课文朗读
姓名 姓孔,名不详 籍贯
年龄 出生年月 晚清(具体不详)
学历 身体状况
特长 工作单位 无
家庭成员 无 主要社会关系
工作生活经历 主要工作成就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总体评价 整体感知
姓 名 籍 贯
年 龄 出生年月
学 历 身体状况
特 长 工作单位
家庭成员 主要社 会关系 姓孔名不详
鲁镇
五十多岁
晚清
半个秀才没捞到
身材高大、被打致残
写得一笔好字、会茴字的四种写法


小伙计——短暂的“师生”关系(可惜“学生”不认“老师”)
掌 柜——买卖关系
短衣帮——同为“站着喝酒”的“酒友”关系
邻居小孩——同分吃茴香豆的关系
丁举人——同为读书人的关系,偷与被偷,被打与打的关系,可怜虫与胜利者之间的关系。
咸亨酒店所有的人——嘲笑与被嘲笑的关系
整体感知
工作生活经历
主要工作成就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总体评价
①读过书,终于但没有进学
②替人家钞钞书,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③偶然做些窃书的事,被吊打
④常去咸酒店喝酒,受人嘲笑
⑤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⑥教小伙计识字
⑦因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丁举人打断了腿
⑧用手走来喝酒
一事无成
不拖欠酒钱, 善良而且热心
好喝懒做、偷东西、迂腐、死要面子
孔乙己是个热衷功名,轻视劳动,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迂腐可笑而又有诚实善良一面的读书人。
整体感知
梳理课文结构,概括小说情节。
第一部分(1—3):小说的序幕部分。通过“我”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4—12):小说的主体部分。以“我”的口吻,描述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三部分(13):小说的尾声。以“我”的亲身见证推测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第一层(第4~8段):通过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括力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这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二层(第9~12段):通过对孔乙己挨打这一具体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境遇。这是小说的高潮。
文本研读
1.梳理文中直接刻画孔乙己的情节,明确小说中孔乙己出场的次数。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孔乙己争辩。(第4段)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第6段)
孔乙己教小伙计写字。(第7段)
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第8段)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喝酒。(第11段)
文本研读
2.这篇小说的情节设置与常见的小说情节设置是否类似?有什么区别?
这篇小说与一般小说情节发展有着完整严密的因果关联的特点有所区别。小说并不集中在某个事件上,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咸亨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一中心人物,描写发生在其中的几个场景,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作者是怎样将几个截取于生活的横断面连结成一个整体的?
安排一个线索人物“我”(咸亨酒店小伙计)作为“见证人”,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把五个片段连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合作探究
1.研读课文第1~3段,思考:在咸亨酒店喝酒的酒客分为哪两类?他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短衣帮:在店外柜台外站着饮酒。
长衫客: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合作探究
2.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其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对孔乙己的出场有什么作用?
  酒店是社会的缩影,透过酒店去透视社会,以小见大,反映出贫富悬殊,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做铺垫,也为揭示造成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埋下伏笔。
02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了一个迂腐、落魄的孔乙己。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了孔乙己这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继续深入解读。
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孔乙己独特身份的一句话。
(2)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孔乙己独特社会地位的一句话。
(3)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孔乙己人生结局的一句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再读课文,用文本中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刻画。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被打折腿前 人物形象 被打折腿后 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
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
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又脏又破的长衫
还算健康
食不果腹
经常被欺凌殴打
岁数大
懒惰、贫困却死要面子
盘着两腿
脸上黑而且瘦
穿一件破夹袄
体弱残疾
憔悴不堪
生活落魄
合作探究
描写方法 被打折腿前 人物形象 被打折腿后 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自命清高,迂腐可笑
死要面子
迂腐,自欺欺人
不要取笑!/跌断,跌,跌……
痛苦、懊丧、爱面子。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刻画。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刻画。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被打折腿前 人物形象 被打折腿后 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
排出九文大钱
(重点分析:排)
诚实而又迂腐的炫耀
摸出四文大钱
(重点分析:摸)
日益穷困潦倒
合作探究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刻画。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被打折腿前 人物形象 被打折腿后 人物形象
神态描写
睁大眼睛
涨红了脸
不屑置辩
极高兴的样子
极惋惜的样子
自命清高
迂腐不堪
高傲
喜欢炫耀
对知识的陈腐毫不自知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合作探究
矛盾一: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的人。
“站着喝酒”:他生活贫困,经济、社会地位与“短衣帮”相同。
“穿长衫”:他不愿放弃读书人身份,自恃清高,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3.品读文中关键语句,找出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
矛盾二: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又偶尔偷窃的人。
  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偷窃: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
合作探究
3.品读文中关键语句,找出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
 矛盾三: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吃懒做的人。
  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好吃懒做。
 矛盾四: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账的人。
  “从不拖欠酒账”表现了他质朴、诚信的一面。
 矛盾五: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人。
  “以读书为傲”: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他受封建科举的毒害很深,是失败的读书人。
合作探究
3.品读文中关键语句,找出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
  矛盾六:孔乙己热心教小伙计“茴”字的写法,但又被人不屑。
  “热心教小伙计‘茴’字的写法”:表现了他的迂腐可笑和心地善良。
  “被人不屑”:反映了孔乙己的地位之低,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矛盾七: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
  “使人快活”:表明其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无人关心”:表明其命运可悲。
合作探究
4.孔乙己所到之处充满了笑声,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笑”?是哪些人的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笑的原因是什么?试着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分析。
  一笑(第4段):众人笑——嘲笑——因孔乙己偷书脸上添了新伤疤而笑。
  二笑(第6段):众人笑——嘲笑——因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而笑。
  三笑(第8段):孩子笑——天真无邪的笑——因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而笑。
  四笑(第11段):众人笑——冷漠无情、毫无人性的笑——因孔乙己在丁举人家偷书被打断了腿而笑。
  小结: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生活,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合作探究
5.你从这些人的笑声里听出了什么?他们的“笑声”背后是怎样的“心理”?
  这是一种社会疾病。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在“短衣帮”的心目中,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备受压迫的地位,同样可悲可怜,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合作探究
6.作者用“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合作探究
7.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可以从自身原因、直接原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
自身原因:热衷科举、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
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制度因素: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贫富悬殊、等级森严、势利冷酷。
社会因素:民众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合作探究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8.第11段第一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该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作用:用萧索、凄清的自然环境营造悲凉的氛围,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他的悲剧结局。
品味语言
1.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排”字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却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
“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 “排”字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
品味语言
1.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秀才本来是考取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鄙视和嘲笑的口吻。“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
品味语言
1.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3)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这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品味语言
2.掌柜说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四次,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孔乙己的命运,掌柜漠不关心,唯一使他记起和遗憾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作者让这句话反复出现,充分表现了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贪婪,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国民的麻木愚昧、冷酷无情。
品味语言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里是否有所矛盾?
  不矛盾。“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家)—— 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名家论孔乙己
拓展延伸
文章主旨
小说通过讲述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塑造了孔乙己这一“苦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深刻地批判了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病态的社会。
板书设计
孔乙己的概况——身份、外貌、言行特点
孔乙己的历史——交代悲剧原因
孔乙己被人取笑——孔乙己迂腐、世人麻木
孔乙己教“我”写字、给孩子分豆——热心、善良
孔乙己
序幕
主体
开端、发展
高潮
尾声
人们的谈话——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孔乙己最后一次喝酒——成了“废人”
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我”的推测——暗示孔乙己死去(结局)
酒店的格局与顾客——显示“世态”
“我”的工作——显示“社会人情”
孔乙己活动的环境
(故事的背景)
孔乙己被戏弄
孔乙己被摧残
课后思考与探究
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是众人眼中的笑料。他的悲惨命运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更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
他好喝懒做,又迂腐可笑,只能挣扎在社会底层。但他又打心眼里不认同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与平衡,所以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象征身份的长衫。而当时社会冷酷无情,咸亨酒店里的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只是他还拖欠了酒店老板的十九个铜钱。
课后思考与探究
二、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四次笑,实际上写的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快活。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制度中处于受压迫的地位,同样可悲可怜,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只知道哄笑取乐。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
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课后思考与探究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排”: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孔乙己讲究排场,炫耀自己的得意心理,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
“摸”: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迟钝,表明他沮丧悲苦,穷愁潦倒,不能再摆阔的悲惨境地。
课后思考与探究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秀才本来是考取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鄙视和嘲笑的口吻。“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
3.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人们对孔乙己的冷漠,也从侧面反映了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课后思考与探究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
“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因为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无人关心,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死活,只能估计说“大约”;但他已失去最起码的生存能力,在那个世态炎凉、自私冷漠的社会,人们麻木不仁、冷酷无情、落井下石,孔乙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又说“的确”。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
课后思考与探究
四、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
表达效果:作者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我”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连这样一个小孩子都如此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同时,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示例】以孔乙己的视角改写片段:
我在酒店喝过半碗酒,心里感觉稍稍快活了些,旁人便又问我:“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我看着问话的人,很不屑。他们便接着对我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可是戳痛了我的伤疤,我别过头去,心里更颓唐不安了。唉,这些人,不足与语。
作者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且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课后思考与探究
五、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示众》中的看客形象:“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的胖小孩,抱着孩子的老妈子,研究白背心上文字的秃头,嘴巴张得像一条死鲈鱼的瘦子……《药》中的看客形象: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现出气愤模样”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麻木不仁、愚昧庸俗、冷漠无聊,对弱者不但没有同情心,反而残忍地嘲笑、讽刺或者挖苦,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一些刺激。
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是为了指出处于病态社会中的人们的劣根性,唤醒愚昧麻木的人们,从精神上给他们以疗救。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