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可爱的童帽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掌握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立体形象思维,在本课中尝试用手绘方法表现设计构想,采用对比讲解、实物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体验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能感受民间传统手工艺,产生传承与尝试设计的兴趣,树立设计意思,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绘画造型能力比动手实践能力稍强一些,在帽子设计环节可先用绘画的形式先画好设计草图,再根据设计草图剪贴成型。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很多,除了有遮阳、保暖、美观的作用外,有的可以显示职业和身份,有的还可以保护头部避免或降低来自外力的伤害,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帽子的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能运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感受童帽的造型美、色彩美、花纹美和设计理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蕴含设计的寓意民间童帽,欣赏款式、功能及材料各异的现代童帽,结合生活应用需求设计童帽,运用绘画、剪贴等技法,用纸材以及其他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童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帽子设计产生兴趣,树立设计意识,产生传承与尝试设计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设计童帽的外形和装饰的花纹,理解童帽设计美观与实用性的关系,认识设计理念和要点,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制作美观的童帽。
教学难点:能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线”设计表现不同质感、不同功能、不同款式的童帽,设计作品体现出特征与功能,能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出趣味环保的童帽造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一起参与一场帽子秀,展示各具特色的时尚帽子,感受帽子的魅力,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童帽的好奇之情。
发现理解:
1.感受帽子的作用:遮阳防晒、御寒保暖、安全保护、装饰美化、遮风挡雨
2.欣赏课本中《虎头帽》(如图1)的图片并回答问题。图1 虎头帽(陕西)
①老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额头上的“王”字形条纹和黄黑相间的斑纹。
②找一找虎头帽什么地方有老虎的特征 虎头帽用黑白各色描绘老虎的五官和身上对称的花纹,拖着长穗,黄黑相间的翘尾巴以及前额上的“王”字花纹。
③虎头帽有什么寓意 虎虎生威。
④虎头帽美在哪里?虎头帽的装饰富有童趣。
3.欣赏课本中《五毒彩缎绣花童帽(陕西)》《双凤太阳纹童帽
(贵州苗族)》《维吾尔族花帽》《兔皮帽
(鄂伦春族)》的图片,观察帽子的特征并赏析。
4.比较与感受现代款式多样、用料各异的童帽。
①传统童帽(如图2)与现代童帽(如图3)在材料、外形、功能上的对比。民间传统童帽大多具象,色彩对比强烈,寓意深刻;现代童帽则以意象为主设计,运用多种材料,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明快活泼。
图2 传统童帽 图3 现代童帽
②童帽设计与应用的关系。现代童帽更注重功能性与季节的关系,御寒的冬帽、防晒的夏帽、遮阳的草帽等;与功能的关系,装饰性的、职业需要的、安全需要的。
5.欣赏不同款式的帽子,学习与理解帽子的结构:有帽盖、帽檐、帽耳、帽花。
6.欣赏帽子:棒球帽、遮阳帽、贝雷帽、圣诞帽、针织帽、生日帽、牛仔帽、魔术帽、厨师帽,理解帽子的基本形状:半球体、锥体、圆柱体。
7.感受不同材料、不同款式帽子质感的对比,硬朗的材料(如图4)坚挺、有力,用直线、折线、弧线表示,柔软的材料(如图5)轻柔、毛茸茸,用曲线、细曲线表示。
图4硬朗的材质 图5柔软的材质
8.思考问题:帽子可以添加哪些元素设计成实用且有艺术感的帽子?展开小组讨论,帽子的艺术创想,讨论帽盖、帽檐、帽耳、帽花的变化并进行创作构思:季节性、功能性;基本形变化;颜色、花纹的变化:与其他物体的创意联想,探讨汇总讨论的结果并分享。
示范探究:
展示与欣赏示范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童帽的功能:遮阳防晒、御寒保暖、安全保护、装饰美化、遮风挡雨,结构:帽盖、帽檐、帽耳、帽花的变化。例如,帽盖的变化有半球体、圆柱体、锥体等。
创作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①用线条和色彩设计你喜欢的童帽。具象及抽象的花纹,色彩的明暗、深浅、冷暖对比。
②能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功能、不同质感的童帽。
③联系生活设计与众不同的童帽。
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举办“帽子秀”。
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设计和应用的关系,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奖,最佳装饰奖。
拓展延伸:
尝试各种材料设计平面或立体的童帽。
教学反思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运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展示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帽子,运用实物直观,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不同款式的特点,举办“帽子秀”设计展览活动,激发他们对帽子设计的兴趣。
加大对学生思维启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示范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避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束缚。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挥自我学习的意识,进行独立的创作,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在创作中的亮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运用多元教学评价方法与策略,比如,量化评价,运用优、良、合格、展示激励的语言和评价标准;质性评价,运用评语、批注、圈点、作业分析法;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微笑、点头、坚大拇指、赞语,提高学生自信心;终结性评价,运用测试与过程性评价;纵向评价,自己和自己对比,在自己身上寻找进步与停沸原因;横向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比,在比赛、交流中进步和成长;自评和互评,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寻找发展和进步的方向。
如何高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善于营造可感、可知、有声、有色氛围环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想象情境、创设体验情境,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的资源,积极探索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习活动,加强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有机融合,强调学生的创新性、参与性、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对美术学科兴趣和特长的培养,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任务驱动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