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短诗五首》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08:52: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68张PPT)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3 短 诗 五 首
月 夜
沈尹默
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重点)
把握意象内涵,掌握白描手法的运用。(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强大的人格。(重点)
学习目标
概念:
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
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
形式:
文体知识
特点:
形式新:形式比较自由,可分行排列,没有字数规定,没有格律限制,押韵比较自由;
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
观念新:追求个性和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和见解。
沈尹默(1883—1971),诗人、书法家。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发表过白话诗。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走近作者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第一号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背景知识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朗读诗歌
《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整体感知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冬夜的“霜风”“月光”突出了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象征着“五四”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萧索的环境。
研读诗文
“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是思想的并立
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研读诗文
冬天的夜晚,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在这种萧索的环境中,诗人面对“一株顶高的树”,即更强势的人或势力,他也“并排立着”,决不“靠着”,反映了诗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怎样理解《月夜》中诗人的情感?
研读诗文
1.“我”是一个身处“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
2.“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3.“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研读诗文
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自由的渴望。
研读诗文
意境简洁、含蓄,语气委婉,节奏舒缓。
四句诗的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寒风中卓然独立的形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整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诗歌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清新质朴,富于散文之美。
写作特色
追求独立自由
霜风——吹(寒冷)
月光——照(明朗)
我、树——并排立(思想独立)
性格独立不倚
坚强果敢
月夜
板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戴望舒
萧红墓畔口占
了解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重点)
品味关键词句,把握诗句的含义。(难点)
感受诗人与萧红之间深挚的友情。(重点)
学习目标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其诗歌注重意境的创设和语言的锤炼,讲究节奏和音乐性,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雨巷》一诗传诵一时,他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舒望草》《舒望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走近作者
1942年,年仅31岁的萧红病逝于极度混乱的香港。好友的去世,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戴望舒因为宣传抗战被日本宪兵逮捕,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早已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1944年11月,诗人来到萧红墓前凭吊,作了这首悼亡诗。
写作背景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朗读诗文
1.品析“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这一句写诗人专程来萧红墓前凭吊,六小时的行程喻示一种“长度”(时间与空间上的),在这种“长度”里,包含着一种“重”,即寂寞给人带来的内心的沉郁和对生与死的沉重思考。“走”“六小时”“长途”从方式、时间、空间上突出两人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诗人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的心境——无比孤寂、悲凉。
品析语言
2.“到你头边放一束山茶花”一句,不说“墓畔”而说“头边”,有什么表达效果?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表明诗人希望萧红仍然活着,幻想她是暂时安睡,蕴含着诗人对萧红早逝的痛惜。
品析语言
3.诗人在萧红墓前放红山茶有什么寓意?
(1)“红山茶”暗含“萧红”之名。
(2)茶花历来被赋予高洁、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红山茶”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赞美和激赏。
(3)红色的山茶,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
(4)红山茶映照了诗人心情的庄严和沉重。
讨论交流
4.“我等待着,长夜漫漫”,“我”在等待什么?“长夜漫漫”有何深刻意蕴?
“我等待”的是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感。“长夜漫漫”,喻指黑暗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人生长路漫漫之意。
讨论交流
5.结尾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包含着诗人对萧红怎样的感情?
①伤悼萧红的不幸早逝;②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不能创造更多更出色的作品;③羡慕萧红已从现实中解脱,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
讨论交流
6.请简要分析《萧红墓畔口占》中的对比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表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长度”,又包含着一种“重”,这与“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动作的短促与轻逸形成了对比。
讨论交流
“我”与“你”也构成了对比:“我”“生”,“你”“死”;“我”“动”,“你”“静”;“我”“寂寞”,“你”如红山茶般热烈;“我”“等待”,“你”“卧听”;“我”痛苦地面临“长夜漫漫”,你悠闲地“卧听着海涛闲话”;“我”还要继续艰难地行走,“你”永远安详地长眠地下。
讨论交流
本诗写诗人长途跋涉来到萧红墓前祭奠亡友的所行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哀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以及险境中的坚守等复杂情感。
概括主旨
语言平实,言简义丰
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的语言,没有过多铺陈,没有华丽辞藻。叙述十分简洁,简单描述诗人去萧红墓前凭吊的事,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写作特色
萧红墓畔口占
“我”
“你”——卧听海涛闲话
对胜利的期盼
深沉的哀思
走长途
六小时、寂寞
放山茶
意味深长
等待着
长夜漫漫
板书设计
断 章
卞之琳
biàn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歌的内容。(重点)
品味诗歌意象,把握诗歌的哲思。(难点)
汲取诗歌的营养,做积极向上的人。(重点)
学习目标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新月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走近作者
本诗选自《鱼目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己说,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诗歌虽仅短短四行,却用简明的意象阐释了深刻的哲理。
写作背景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shì
朗读诗文
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然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八个意象
“桥上的你”
“看风景的人”
“桥”
“明月”
“窗子”
“别人”
“梦”
研读诗文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有什么联系?
研读诗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画面一
画面二
画面三
画面四
由“看”和“风景”构成联系,表达相对、平衡的概念。
由“装饰”建立关联,借助“明月”“窗子”“梦”,再一次表达相对、平衡的概念。
研读诗文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是普遍联系,互相依存的。
研读诗文
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
研读诗文
《断章》一诗给予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也同样影响着别人。
静静地看风景,静静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不也很快乐吗?
探讨交流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必追问,无须探究,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就很美。
若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若能装饰你的梦,也是我小小价值的体现。
断章

装饰
桥上:
你——风景
楼上:
看风景的人——你
明月——你的窗子
你——别人的梦
普遍联系互相依存
板书设计
这首诗描绘了“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主客体相对关系的哲理性思考: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
概括主旨
1.画面剪合,构思巧妙。
意象交叠组合成了四幅画面,四幅画面之间又产生了微妙的联系。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可见作者构思之巧妙。
写作特色
2.含蓄蕴藉,哲理丰富。
此诗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话语,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的。此诗只是诗人刹那间的感悟,但内涵却无限丰富。
写作特色
风 雨 吟
芦 荻
联系生活体验,把握诗歌的意象。(重点)
概括“我”的形象特点;体会动静结合和铺排渲染的写景方法。(难点)
揣摩诗中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无畏“风雨”的人。(重点)
学习目标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他的诗以含蓄凝练的语言表现现代生活,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走近作者
duò
风雨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朗读诗文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风之大,呼啸奔腾、摧枯拉朽。
描绘出了狂风席卷一切、暴雨铺天盖地的动态画面,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雨之迅猛,滂沱而下,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暴风骤雨席卷大地
品析诗文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将风雨中的茫茫“郊原”比作起伏动荡的大海,将“房舍”比作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极富画面感,不仅写出了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
雨中大地景象
比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结合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里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品析诗文
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他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诗。
写作背景
诗中的“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它们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又指社会上的风雨(社会的灾难)、人生的风雨(人生面临的坎坷与困难)。结合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我们也可以将“风雨”理解为中华大地上的腥风血雨。
品析诗文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读第三节,说一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我”的状态
“我”的处境
品析诗文
诗人通过描绘暴风骤雨摧折下大地被淹没的景象,表达了“我”愿做年轻舵手,战胜风雨、一往无前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
概括主旨
统 一
聂鲁达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走近作者
1969年9月,聂鲁达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次竞选只是促成人民联盟各党派携手合作的一种策略。当人民联盟推举S·阿连德·戈森斯为共同候选人后,聂鲁达立即退出竞选,支持阿连德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为此他写下了《统一》。
写作背景
统一
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朗读诗文
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品析诗文
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 “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品析诗文
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探讨交流
诗人以树叶、花朵、果实为意象,形象地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的道理,指出不要被众多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概括主旨
全诗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以“叶”“花”两个意象来说明事物的统一性,第二句以“果实”“树木”为意象,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语言浅白平实。第一句中“繁多是个谎言”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统一”的深刻理解。而第二句中“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花,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的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待。
写作特色
语言浅显,意蕴深刻。
统 一
叶一片
花一朵
果实无差异
树木是一棵
大地是一朵花
由表及里认清事物本质
繁多是谎言
本质
(果)
(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