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两小儿辩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两小儿辩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4:5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辩斗、沧沧凉凉、探汤”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两小儿的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对待问题要实事求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两小儿的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两小儿的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孔子和两小儿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谁带来了?(出示孔子的图片)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学识渊博。可是,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大智者也会遇到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孔子遇到的一个难题。(出示课题并齐读)
2.“辩”字中间是个“言”,表示说话,“辩”字和哪个字容易搞错?(“辨”)它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却不同。“辨若猛兽”中的“辨”是“分开、辨别”,而“辩若悬河”中的“辩”是“争论、辩解”。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辩”和“辨”都是“讠”字旁,表示它们都与“言”有关。
3.让我们再齐读课题。(生齐读)
4.孔子东游时遇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其中一个就是知识渊博的孔子。那么,两个小孩究竟为什么事而争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翻到60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
2.课文中的词语宝宝和难读的句子都藏在了课后题中,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和句子。(出示词语和句子,生齐读)
3.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准确,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请同桌互相听读,互相纠正读音,圈画生字。读的好的就送他一个词:抑扬顿挫。如果读的不好,请帮助他纠正字音。(生互读互评)
4.现在请同学们用波浪线把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画下来。(生回答)板贴观点: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些。”(生齐读两个小孩的观点)
5.那么,两个小孩究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把两个小孩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的句子画下来。(生回答)板贴句子: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篷,等到中午就像盘子一样大,这不是因为远处的小物体因为视角的原因看起来更小吗?所以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很凉爽,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因为越靠近热水就觉得越热吗?所以太阳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些。”(生齐读两个小孩认为自己观点正确的句子)(板书:车篷盘子、凉热)
6.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让我们再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①两个小孩和孔子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呢?②对于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你有疑问吗?快动脑思考一下吧!(生自读自悟)板书:观者近者大、远者小、近者热、远者凉。
7.同学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喜欢哪种角色就选择哪种角色朗读。(生分角色朗读)
8.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研读课文,明理提升
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两个小孩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同学们,你们能判断两个小孩的观点谁对谁错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吧!(生自读自悟)
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吧!
(1)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地球是球体,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是一定的,不会因为太阳的出没时间不同而改变距离。
(2)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些。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太阳出来的时候天气凉爽,是因为太阳还没有完全照射到地球,地表温度还没有升高。而中午的时候地表温度升高了,所以感觉更热。
(3)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是因为两个小孩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无法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3.同学们真棒!你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那么,你们认为孔子会怎么想呢?
(1)孔子会想:两个小孩都是聪明的孩子,他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很独特。但是他们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
(2)孔子会想:作为一位智者,我不能轻易地否定别人的观点。我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
4.同学们说得真好!孔子确实是一位智慧的老人,他不会轻易否定别人的观点,而是会认真思考其中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善于倾听和思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两个小孩和孔子对太阳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像孔子一样认真思考问题,像两个小孩一样善于观察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智慧和情感。(生齐读课文)
3.作业: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两个小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他们也来思考一下其中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个小孩和孔子对太阳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像孔子一样,善于思考,不轻易否定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要像两个小孩一样,善于观察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观察与思考”的小短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智慧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道理。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填表格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