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0 23:16: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故事大道理”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故事”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学会明辨生活中的是与非,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基于以上分析,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学习阅读方法,抓住人物言行体会荒诞可笑之处,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从故事到道理,从道理到生活
【课前解析】
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寓言,小故事,大道理,道理寓于言中。读寓言故事,一方面要读懂故事的内容,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另一方面要能够从中明白文字背后隐藏的道理,并且能够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建立联系。
关注学情:
学生之前经历了五次“快乐读书吧”活动,对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已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条件。三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开始逐步形成,这有利于本课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关注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有: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任何事深入理解。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从中感受寓言的趣味,激发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在咱们班级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有 25位同学两到三天就读完了,看来这本书一定很吸引大家,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很高涨。读这本书咱们班有 29位同学全部读完了,而且我还知道了,这本书里面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这几篇(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故事让你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么,指生回答:
3.(1)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请你们试试看图猜寓言故事。预设:叶公好龙、买椟还珠、杯水车薪。
(2)教师引导:接着,请大家看寓意,猜寓言。
预设 1:坐在那里空想,到最后只会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守株待兔)
预设 2: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滥竽充数)
预设 3:比喻效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本领。(邯郸学步)
(3) 出示关键词猜故事。
预设:五十步一百步嘲笑《五十步笑百步》
4.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猜的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它们,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二、读《郑人买履》,明确读书方法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没有哪个故事让你觉得特别好玩?简单的说一下预设:一叶障目那个人不知道一片树叶是不能隐身的,还去偷别人的东西。
预设:杞人忧天明明天不会塌,他还整天因为这个事情担忧。
2.教师引导:在大家分享的故事中,总有一些人的言语或行为让我们觉得很可笑,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让我们觉得很可笑的故事:出示课件《郑人买履》,等一会咱们来交流交流,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可笑。
(1)学生读故事交流可笑之处。
预设:他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肯相信自己的脚。他的话很可笑。
预设: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子,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尺码。
预设:鞋是买给自己的脚穿的,又不是给尺码穿的。
(2)你想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预设:没带尺码用自己的脚试就可以了,还回家拿尺码,回来后集市也散了,鞋也没有买到。
(3)你觉得这个郑国人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会灵活变通、固执
(4)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样道理?遇事要随机应变,实事求是,不能墨守成规。
3.将交流的信息整理成一张寓言故事身份证。
(1)故事名称:《郑人买履》
(2)人物:郑国人
(3)可笑之处:宁可相信良好的尺码,也不肯相信自己的脚。
(4)道理:做事情要灵活变通,不要固执己见。
4.教师引导:有了这张寓言故事身份证啊,我们能更好的读懂故事,还能去发现藏在寓言故事中更多的奥秘。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桌子上的学习单,看看这个故事你能给它制作一张寓言故事身份证吗?
(1)课件出示:截竿入城
(2)学生读故事完成寓言故事身份证后交流汇报:
故事名称:截竿入城
人物:鲁国人
可笑之处:
预设:鲁国人进城的动作好笑。(学生表演并演示正确的进城方法)预设:这个老人让把竹竿给切断,他自己知道竹竿切断就卖不出好价钱了,但是还是听老人的建议.
道理:
预设 1,人不能光听别人的建议,也要自己想办法
预设 2在给别人建议的时候,要想想后果。
5.课件出示两个故事的寓言故事身份证,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预设:故事寓意相似。
6.你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还读到哪些故事和郑人买履,截竿入城寓意相似呢?
预设: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不宜动土。
三、运用方法,自主阅读
读了这本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接下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来说一说读了哪个故事明白了哪些道理?然后在交流说一说哪几个故事让你发现了相似的道理,开启一场寻找相似之路吧。(板书:寻找相似)
先来说一说我读了哪篇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叶公好龙: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的人
画蛇添足:不要多此一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做事要考虑后果
东郭先生与狼:帮助别人要考虑后果,不能什么人都帮。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做事要考虑后果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疑神疑鬼,天不会塌,地也不会陷。
有哪些寓言故事也告诉我们道理相同的:
智子疑邻、疑邻盗斧、疑心生暗鬼
四、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通过读一个个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道理。(板书:读寓言)读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板书:明道理),读一个又一个故事,明白很多道理。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有智慧了。
其实在古代寓言故事里,很多故事都是给人们劝诫,给别人提出一些建议劝告,在咱们的生活中,你能不能也像古代人有智慧的一样,来给别人用寓言提提建议呢。
课件出示,学生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填空。。联系咱们的生活,我们对寓言故事的道理就明白的更深、更好了(板书:联生活)
五、获得启示
有两位同学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之后,他们写下了对自己的启示,咱们来读读是什么启示,和老师配合。学生、老师配合读启示。请孩子们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启示卡,可以写你读了什么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样的决心。学生写启示。
六、推荐阅读。
读了这本书,一定明白了很多很多个人生道理、我相信寓言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小小的魔袋,你经常去堵他,你就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奥秘。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但是读寓言故事不能只在这(课件出示推荐阅读书目),希望同学课下继续读故事,明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些道理,下课。
板书设计:
小故事大道理
联实际
明道理
读故事
拓展练习
一、读《中国古代寓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河伯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画蛇添足》B.《望洋兴叹》C.《歧路亡羊》
(2)“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句话出自( )
A.《东施效颦》B.《疑邻盗斧》C.《郑人买履》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B.《截竿入城》中,鲁国人拿的竹竿太长,为了入城,他听从一位老人的建议把竹竿截断了。
C.《塞翁失马》中,老翁因为骑马摔折了大腿免于征战,最终保全了性命。二、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寓言故事。
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于寓言故事的学习是沿着“激发兴趣—明确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的思路进行,主要就是默读短文,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其荒诞可笑之处,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哪些故事的道理是相同的,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从故事到道理,由道理到生活。掌握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总体上已经到达了教学目标,各个环节都顺利地完成了,学生得到科学的探究过程的训练。整个学生的探究过程的都比较的顺利。而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都积极的进行参与,积极的进行了思考和回报。
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关注还不够,没有做到随机应变。由于经验不足,引导学生的时候有些心急,没有及时地根据学生的解答进行提问,而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了他们,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应该让学生多说。在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后,在学生运用方法读其他寓言故事时,教师除了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独立地思考,学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也要有效果,把自己的思考结果与同组成员之间交流、整理、总结、并把共同思考的结果充分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学生才能相互的启发提高。
回想这几周的准备过程,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教材地把握和对学生地分析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学情地把握。教师对于学情的掌握于教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今后要多多学习,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