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的小事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身边的小事,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发现身边的小事。
2. 通过图片、文字等辅助方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身边的小事。
3. 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小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3. 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小事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能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1. 学生在表达身边的小事时,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如何做到认真倾听、积极发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小事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讲述自己发现的有趣的小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身边小事的关注,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好铺垫。
二、 揭示课题,明确任务
1. 教师揭示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身边的“小事”。
教师:很好,大家都发现了身边很多有趣的小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身边的“小事”。
2. 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
教师: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是:每位同学都要讲述一件自己发现的小事,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大家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揭示课题和明确任务,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和要求。
三、 分组讨论,准备发言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4-6人。
教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每个小组4-6人。你们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一下自己发现的小事,互相学习。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准备好发言,为接下来的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四、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 教师邀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好了,现在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台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小事”。
各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发言,讲述自己发现的小事。
2.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与肯定。
教师:很好,大家都能够发现身边的小事,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有些同学的发言还很有创意,比如这位同学用了一句诗来形容他发现的小事,非常好。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关注身边小事的兴趣。
五、 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1.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教师:现在,我们要来互相评价一下刚才的发言。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的发言最有趣?哪位同学的发言还有待提高呢?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
六、 总结提升,发散思维
1. 教师总结本次口语交际的情况。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口语交际,发现了身边很多有趣的小事。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不仅能够发现身边的小事,还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身边的小事,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2. 教师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教师:同学们,除了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些小事,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小事等待我们去发现。比如,我们可以在家里做家务,体会劳动的乐趣;我们可以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们还可以在社会上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发现美,用心去体验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提升和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关注身边小事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结】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互相评价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热爱生活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这篇教学设计能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研员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