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培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培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09: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性培优冲刺
第五单元培优卷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分)
1.(本题2分)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怂恿(yǒnɡ) 污涩(sè) 蜷伏(quán) 嗔怪(chēn)
B.丰腴(yú) 斑斓(lán) 迷惘(wǎnɡ) 蹒跚(pán)
C.窗棂(línɡ) 温煦(xù) 笨拙(zhuō) 放肆(sì)
D.暮霭(ài) 卑劣(liè) 羞怯(què) 余辉(huī)
2.(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晖 消耗 忧郁 神采奕奕B.蓬松 原委 倾刻 大相径庭
C.匍匐 预警 假寐 怪涎不经D.安祥 懒惰 叮嘱 畏罪潜逃
3.(本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万维网的推动下,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相继出现。
B.时尚的目的不是用服装来展现痛苦与不幸,而是让人们感到舒适、自信。
C.我们不得不否认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以最好的表演征服了现场裁判和观众。
D.为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政府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休闲书屋。
4.(本题2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 去哪儿舒适又安全 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5.(本题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B.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C.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6.(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二、句子默写(共6分)
7.(本题6分)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8.(本题6分)综合实践活动。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老师献爱心】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
上联: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也在行动】寒假时,妈妈准备让你用“微课”资源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晓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么和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5分)
(本题5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①吴姬:这里指酒店的女主人。金陵古时属吴国,故称吴姬。②压酒:新酒酿熟后压糟取汁。③尽觞:千杯。
9.(2分)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10.(3分)试简析最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五、对比阅读(共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1.(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2)将啮其喉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遗留、留下、招致)
12.(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 犬阻之,不使前也
C.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
D.乃杀之而取其革 乃悟前狼假寐
13.(2分)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4.(3分)【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六、现代文阅读(共22分)
(本题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掌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早,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15.(3分)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16.(2分)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7.(3分)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18.(3分)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握住母亲的脚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有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归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也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许多年以后,当他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的崇拜者谈成功之道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真正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有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9.(2分)分别说说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理解”的含义。
20.(3分)从记叙的顺序来看,第④段的第一个句子属于插叙,其作用是什么?
21.(3分)文末写“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2.(3分)读了此文后,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感想。
七、作文(共40分)
23.(本题40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动物在地球上绝迹,不但大自然失去莺歌燕舞的生机,更重要的是生态失去平衡。
请你以“我喜爱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组成完整的题目。不少于500字。
1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D项“暮霭”正确读音是“ǎi”;“羞怯”正确读音是“qiè”;“余辉”的“辉”应当为“晖”。
2.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倾刻”应为“顷刻”;C项“怪涎不经”应为“怪诞不经”;D项“安祥”应为“安详”。故选A。
3.B
【详解】A.语序不当,应将“越来越多的”调至“社会问题”的前面;
C.否定失当,可将“否认”改为“承认”;
D.搭配不当,应将“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改为“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故选B。
4.A
【详解】试题分析:安之若素,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褒义词。使用语境错误。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D项表述错误,这是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
6.C
【详解】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⑤句承接语段提出“家风”对家庭的影响这个话题,③进一步说对社会的影响,②句由家风说到“家教”,④句“这”指代前句“家教”,①句最后说明“家教”的作用。故选C。
7.(1)遥怜故园菊(2)一夜征人尽望乡(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详解】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峨”“轮”“羌”等字词的书写
8.示例:(1)学生认真学习报师恩 (2)期待每一位同学都能参加活动,尤其是平时比较孤单、自卑的同学也要绽放自己的美丽。 (3)妈妈,我想邀请晓华同学来家里和我一起学习微课,一方面,我们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另一方面,晓华的父母不在家,他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照顾他,您同意吗?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对对联的基础要求:相同位置词性要相同、句式要相同、内容要相关、字数要相等。本题在内容上要求“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据此可拟写出下联。
(2)本题考查宣传语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一句话,要抓住关键词(寂寞的花朵、春风、微笑),联系中心(关爱留守学生)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或双关意义,说出句子所表现的“手法”、“境”及“情”。同桌拟写的这句话很明显是用比喻,将留守的学生比作“寂寞的花”,老师与同学的关爱比作“春风”。意思就是老师与同学的关爱会让孤独的留守学生快乐起来。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本题属于“要求型”说话题,答题格式为“称呼+(‘自我介绍’有时要加,比如打电话时、采访时)+理由(‘理由’最好不少于2个,情感品质方面及事理方面或知识能力方面等)+要求+好吗(你认为呢)?”据此填写内容,注意语句的通顺,理由充分即可。如:妈妈(称呼),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泰微课”。(要求)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理由一)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理由二)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好吗?
9.“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10.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方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间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意味悠长。
【解析】9.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中的“香”,既写出了柳花的香,店内横溢的酒香;还写出了店主人的热情和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留恋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0.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这首诗是诗人在开元十四年春赴扬州时,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诗歌的最后两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作者把“别意”与“东流水”设喻对比,并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使离别的愁思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更耐人回味。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1.(1) 闭上眼睛
(2) 咬
(3) 确实、的确
(4) 遗留、留下、招致 12.C 13.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14.阴险、狡猾、奸诈。 【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解析】1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瞑”是“闭眼”;“信”是古今异义词,“实在,确实”的意思。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项,第一个“以”,用;第二个“以”,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B项,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第一个“乃”,就;第二个“乃”,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故选C
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径、去、犬”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第一问: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狼的性格特点。甲文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乙文说明狼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的阴险。因此狼都是狡猾的。第二问:考查的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根据“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和“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来分析。甲文主要是讽刺嘲讽狼再狡猾不如人的智慧;乙文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人不能手软,待他们再好,本性难移。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甲)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个有钱人家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也和狗相安(无事).稍微大了点,还是很驯服。竟然(就)忘了它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就杀(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狼子野心,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可信的,而不是诬蔑。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野兽有这样的情况不并足以说什么,为什么连人都回这样而延误自身呢?
15.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16.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 17.(1)“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2)“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18.深深的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解析】15.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通读文章可以看出“ 没有发芽的种子”的含义是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1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是因为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
17.本题的考点是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①“呆”字写出了我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凝望喇叭花的情景,属于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②“揪”字写出了女儿将喇叭花种子丢进垃圾篓时,我内心的痛惜,是心理描写。
18.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从文章结尾“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可以感受到作者因为荒废了自己理想引发的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19.A处了解家里的情况及母亲的艰辛;B处真切感受到母亲的辛勤付出,母爱的伟大,真正明白是那么不容易,成才是何等艰难。 20.其作用是交代青年人的身世(家境),为下文给母亲洗脚而终于真正地理解母爱做铺垫。 21.握住母亲的脚,就是感受母亲一生的艰辛,明白自己的成长凝聚着母亲多少的心血,懂得成长是多么不易的道理。 22.示例:母亲的脚,浓缩了母亲一生一世的沧桑,雕刻着母亲抚育儿女的满腹辛酸。正是这双脚,才满世界奔跑,带给儿女一次又一次的希望。母亲的脚踩出了儿女的前程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母亲的脚站立成一棵大树,为儿女遮风挡雨可同时又被岁月剥蚀,风化成炭;母亲的脚其实已不仅仅是一双脚,分明是支撑世界的擎天柱,是托起未来与希望的脚手架。
【解析】19.考查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中的“理解”可分析上句“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即可得出答案:了解家里的情况及母亲的艰辛。而“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中的“理解”是“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的事情之后的感受,即真切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所以一定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
20.考查对文章插叙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明显使用了插叙的方法。从内容上看:交代青年人的身世(家境),补充内容。从结构上看:为下文给母亲洗脚而终于真正地理解母爱做铺垫。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21.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此语句正好是文章的最后一段,要考虑到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要把文章的中心答出来,即握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意思相符即可)
22.题干要求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感想。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如可从为啥要“握住母亲的脚”的角度分析作答。也就是要答出母亲的脚对她自己的人生,对儿女一生的意义。
【点睛】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5)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突出中心思想。
23.我喜爱小白兔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可爱的了,它是我六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回来的。
小白兔长得真可爱。它长了一身洁白的毛,像棉花团似的,摸着它的毛感觉绵绵的、软软的。更可爱的是它的那双顺风耳,风一吹,连草动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双耳朵有时竖起来,有时贴在背上。一双像红宝石一样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时刻注意着我的手里有没有拿着好吃的东西!最有意思的是小兔子的那张小嘴巴了,那张三瓣嘴活像个大写英文字母“Y”。
小兔子可胆小了。它从来不让别人抱它,就连碰它都不让碰一下。如果在外面有陌生人动它一下,它就会钻进汽车下面躲起来。记得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一位小妹妹,小妹妹很想抱一下小兔子,我同意了。但小兔子就是不同意,一个劲往我怀里钻。我让小妹妹拿了点生菜,然后我对小兔子说:“让这个小妹妹抱抱你吧!”它好像听懂我的话似的,慢慢走到了那个小妹妹跟前,一路上好像在想:如果她对我好我就让她抱,如果她对我不好我就跑到沙发底下。
我的小兔子不但胆子小,而且还喜欢乱吃别人家种的生菜。有一次我把小兔子带下了楼,在楼下我摘了几朵花,在一边玩,玩够了,我又回来找我的小兔子,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想:这下完蛋了!我全家人一定会说我的。就在这时我的小兔子又朝我跑了过来,一看就知道它一定是去找吃的了!我问它:“你到哪去吃东西了?”它听懂我说的是什么了,就领着我到了种生菜的土地旁边。我还没反应过来,小兔子就又上去吃掉了两片菜叶。我生气的就对它说:“别吃了,别吃了。这不是咱们家种的菜。”我赶紧把小兔子抱回家了。
现在大家应该比较了解我的小白兔了吧!是的,现在天气暖和了,我给小白兔穿上了一件不热的新衣。为了不让小白兔再吃别人家种的菜,我在小兔子的脖子上拴了一条绳子。我的小白兔虽然很胆小,爱乱吃别人家种的菜叶。但是它也为我的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喜爱”。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组成完整的题目”可知,补题的内容是动物名称。“喜爱”是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表明你对动物产生好感或兴趣。“我”提示文章要用第一人称来写。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作为书写的对象,表达一个健康和谐的主题作文即可。作文时要注意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运用。文题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①扬长避短,熟悉为先。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②创新求异,独树一帜。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的。③力避空泛,小处切入。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宽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④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更不能出现语法上的错误或语意不明的情况。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在补写题目确立中心后,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写作材料,力求写出真情实感;要学会精巧的构思,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波澜,给读者一个耳目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