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09: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父、沙、啦、鸣、悄”等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我”在大自然中观察翠鸟以及和翠鸟亲密接触的情景,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如“一下子”、“疾飞”、“蹬开”等。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如“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以及描写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动作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观察翠鸟,或请家长协助,让学生了解和翠鸟有关的知识。
课文插图的投影(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它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课前观察说一说自己对翠鸟的了解。可以用图片展示自己见过的翠鸟,谈自己对翠鸟的了解。然后让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翠鸟。
课文题目是《搭船的鸟》,你从课题知道了什么?(从课题可以知道文章是写动物的。)
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它是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采取指名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重点指导读好“羽、嘴”等轻声;翘舌音“翘、梢”,平舌音“饲”,以及多音字“朝”。(出示小黑板)
2.再读课文,解决质疑。
默读课文,标出课文中具体描写搭船的鸟的部分。指名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解决质疑: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它是什么样子?它要做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翠鸟之所以要搭船,是因为要捕鱼吃。并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美丽、可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换词的方法理解“偶尔”的意思。)
3.勾画重点句子,再读一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有感情指导朗读,根据段落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训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在朗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5.再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搭船”可以理解为乘船的意思,“搭船的鸟”就是乘船的鸟。)引导学生从课题提出问题: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样子?它要到哪里去?它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第一自然段。并通过想象朗读和动作演示理解重点词语“美丽”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深入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描述是一段生动的场景描绘,它描绘了“我”和母亲乘坐小船去乡下外祖父家的情景。下面是对这段描绘的详细讲解: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这描述了故事的基本情景,即“我”和母亲乘坐小船去外祖父家。这个简单的句子提供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
“我们坐在船舱里。”这进一步描绘了“我”和母亲在小船上的具体位置,即船舱里。这提供了更具体的场景细节。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这描述了天气和环境,强调了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这个细节不仅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还暗示了可能的氛围和情绪。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这描述了船夫的形象和动作。他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橹,这个动作描绘出了他努力前行的形象,也提供了对小船前进动力的视觉画面。
总的来说,这段描绘通过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呈现了“我”和母亲乘坐小船去外祖父家的场景。它包括了人物、环境、天气和船夫的动作,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具体、生动的画面。这样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第2自然段讲解】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的讲解:
“后来雨停了”是上文描述雨下得很大的后续,表明了雨停了这个新的状态。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描述了作者看到小鸟的情景。作者用“多么美丽啊!”来形容这只小鸟,表达了作者对这只小鸟的赞美和喜爱。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描述了小鸟的羽毛颜色和特点。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小鸟的羽毛颜色,并把它与鹦鹉进行比较,进一步强调了这只小鸟的美丽和独特。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这最后一句补充了小鸟的特征,特别强调了它的红色长嘴,这增加了对小鸟形象的描述,使之更加生动和具体。
总的来说,这段描述描绘了雨停后,“我”看到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的情景。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小鸟的羽毛颜色和特点,表达了对这只美丽小鸟的赞美和喜爱。这段描述生动而具体,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第3自然段讲解】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的讲解: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是作者对小鸟出现时间的疑问。作者意识到小鸟是在他们上船后才出现的,但不确定小鸟是什么时候飞来的。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小鸟的突然出现。小鸟在船头停了好一会儿,但作者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增加了小鸟的神秘感。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是对小鸟行为的疑问。作者对小鸟停留在船头的目的感到好奇,想知道它在做什么。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是作者对小鸟意图的猜测。作者设想小鸟可能想和他们一起旅行,这反映出作者对小鸟的亲近和友善态度。
总的来说,这段描述通过一系列疑问和猜测,表达了作者对突然出现的小鸟的好奇和关注。这种好奇和关注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悬念,使读者更加关注小鸟的动向和后续发展。
【第4自然段讲解】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的讲解: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这描述了小鸟突然飞入水中的情景,这是对之前“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和“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回应。小鸟突然的动作和消失在水中的形象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紧张感。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这描述了小鸟在水下的活动。它在水下捕获了一条小鱼,并且成功地飞回船头。这个动作描绘了小鸟的敏捷和捕食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视觉效果。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描述了小鸟吃鱼的情景。它站在船头,一口吞下了小鱼,这个动作描绘了小鸟的饥饿和捕食的满足感。
总的来说,这段描述描绘了小鸟突然飞入水中捕鱼,然后又飞回船头吃鱼的情景。这个动作描绘了小鸟的敏捷和捕食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视觉效果。这个情节进一步展示了小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突显了生命的相互依赖和关怀。
【第5自然段讲解】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的讲解: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这是对小鸟身份的揭示。母亲告诉作者,这只小鸟是翠鸟。这个信息增加了小鸟的识别度,并使读者对小鸟有了更多的了解。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翠鸟的行为和目的。作者通过“搭了我们的船”来描述翠鸟的行为,并解释了它的目的是“在捕鱼吃”,这突显了翠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段描述通过母亲的话和作者的感叹,揭示了小鸟的身份和行为。这个信息增加了读者对小鸟的了解,并进一步突显了小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总结:
《搭船的鸟》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相处。本文重点写了作者在乡下居住的一个雨后清晨的情景,一次乘船出游时,作者无意间发现一只彩色的小鸟搭了父亲的便船,在船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致的笔墨对这只小鸟进行了描绘,让读者对小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课文以小孩子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他看到的一件平凡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