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9)(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9)(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2:27:54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9)·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过程中,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常常作为两个对立的范畴出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其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学发展中,我们经常发现,某种通俗文学会逐渐转化为高雅文学,而以高雅姿态出现的某些作品,则可能变为通俗文学领域中的一员。
所谓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其实不过是人们对文学作品感觉向度上的深邃纯正与浅近芜杂之别的形象表述。它们首先带有十分突出的感性化的约定俗成特征,深邃与浅近即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线并非绝对化而是充满了弹性的,这是作品构成的形象性和接受方式的体验性决定的。有了这种弹性才可能产生雅俗价值转换的空间。
我们知道,文学文本一旦为作家所创造并在阅读中流传,它的价值体系便为语言符号所固定,作家便无法再度增加、减少或更改其意义。那么这些定型化文本为何会发生雅俗变易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文本构成过程中其内质与形态存在雅俗错位,即以通俗形态出现的文本,其实却暗含着高雅的内质,《西游记》《红楼梦》一类作品便是这样,它们以神魔和言情的世俗文学身份登场,却在思想和艺术上给人以深邃纯正之感,流露出高雅的韵味。相反一些以高雅姿态出现的作品,实际并不具备高雅的内质,骨子里充塞的是俗化的东西。
错位使文学的雅俗状态显得十分复杂,那么这种复杂的澄清(也就是雅俗各归其位)当然必须经由较长的历史过程来完成。当时间延续,人们往往发现,当时曾经极为看重的高雅作品,不过是一些平庸浅近的东西而已。在另一个层次上,由于时间造成的隔膜感,会使人们对过去时代那些通俗作品也产生理解困难,过去的“下里巴人”文本成了现时阅读中印证自我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阳春白雪”。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时间流程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发展轨道,它还不断过滤现象,积淀精华,使雅俗文学得以变易,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学价值。
雅俗观念其实正是一种接受观念,文本的结构意义等于作者赋予的意义和读者赋予的意义,前者是一个恒量,而后者则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休止的变量。后者延续着的不断变化的理解,能使作品的文本错位在时间流程中得以修复。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在构成过程中并没有错位的文本最终所发生的雅俗转化,我们便只能在接受心态的变化中寻找唯一的导因。也就是说,雅与俗随着时代的更替,读者群体的变化,其感觉向度上的深邃纯正与浅近芜杂本身虽然不会发生变化,但其内涵即什么是深邃纯正或浅近芜杂却不断会有新的解释。这种变化的浅层原因来自文本本身的构成特点,即文学的感性化、形象性、具体性存在方式,深层原因则是随着生活进步而来的人们的哲学美学和文学观念的变化。
作为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文学雅俗变易实现了文学价值的一种转换,在这种动态的转化中,包容着丰富的文化内蕴,可以说它体现了文学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摘编自张永刚《雅俗变易:文学价值转换的一种方式》)
材料二:
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不论是古代文学抑或现当代文学,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总是结伴而行,相辅相成。在古代高雅文学往往源于通俗文学。通俗的、民间的草根文学,走进宫廷、进入书房,经过加工、提炼,成为高雅文学。而底层的通俗文学,也主动汲纳、靠拢高雅文学,使自身变得细腻、雅致起来。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构成一种互动、互为关系。
而到了现代,特别是当下,二者的关系矛盾、对峙起来。通俗文学借助现代传媒与现代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发掘各种资源,激活各样文体,如火如荼地繁盛起来,成为重要的、普遍的大众文学。高雅文学虽然也在努力支撑,抢占阅读市场,但在浩浩荡荡的通俗文学大潮中,只能置身边缘,被遮蔽、淹没。高雅文学对通俗文学,自然有借鉴有交融,但更多的是批评、抵抗。通俗文学对高雅文学,倒表现出更多的效仿、结盟姿态,但也绝不愿变成“孤芳自赏”的高雅文学。这种文学态势是耐人寻味的,也是需要改变的。
源远流长的文学史证明,一个时代的文学,应该是一种多元化文学,而在这种多元格局中,高雅文学要成为主流文学,以涵养广大民众的精神和性格,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二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却有着轻重层次之别。高雅文学无疑是整个文学中的“重器”,应当居于核心的、引领的地位;而通俗文学应处于边缘的、基础的位置。
文学的变革与社会的变迁总是紧密相连、相互激荡。当下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面对艰难曲折的社会转型,将会有更为卓绝的探索和深广的改革。在这样的社会大变局中,高雅文学不能甘居边缘,不能与通俗文学随波逐流。它需要脱颖而出,从自身开始变革,肩负起参与现实、推动社会的重任来。
(摘编自段崇轩《高雅文学:“泛文学”时代的危机与变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是基于感性以深邃纯正与浅近芜杂区分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实际上两种文学作品不能分清。
B. 经过较长的时间流程,雅俗错位的文学作品就会复归本位,过去的通俗作品会因理解困难变得高雅。
C. 雅俗变易分为错位文本和非错位文本两种情况,社会观念的改变是非错位文本雅俗变易的深层原因。
D. 要想改变现在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矛盾、对峙的局面,高雅文学就不应该再批评抵抗通俗文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品创作完成并传阅,其价值体系就会被固定,所以《红楼梦》等作品创作之时作者就有意加入高雅韵味。
B. 决定文学作品结构意义的作者层面是一个恒量,因此作者赋予的意义在雅俗变易的价值转换中起不到作用。
C. 在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中,高雅文学只有成为主流文学,才能参与到社会变迁中来,从而改变自身,推动社会。
D. 闻一多的《死水》等作品号召反抗旧制度,这可以印证高雅文学是“重器”,“应居于核心的、引领地位”的观点。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文学艺术若脱离了读者与观众,失去了生活的基础,便也失去了其文学意义。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常因语言文学的高雅追求而忽视创作目的。
B. 《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原本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后不断演变,最终成为富三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集优秀诗歌创作之大成的文学经典。
C.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通俗形态出现,但因为作家把浓厚的历史意识、深入的文化思考渗透其中,从而具备了向高雅转化升华的可能。
D. 一部文学作品的全部意义,是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进行评价的结果,不能仅仅点以其作者和同时代的人的看法来界定。
4. 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5. 某网络作家立志要让自己创作的网络小说成为流传后世的高雅文学。请结合材料,给他提三点创作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文本一: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梁衡
①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这种柳,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泼洒到路的两边。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我们的车子央行其中,好像永远也逃不出这绿的围堵。
②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陇亩,他是抱着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的。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而且除让他施展胸中的兵学、地学外;还要挖掘他腹中的农林水利之学。
③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用兵西北先要修路,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他先选树种,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榆、柳为主。河西天寒,多种杨;陇东温和多种柳,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广为宣传,又颁布各种规章保护树木。史载左宗棠“严令以种树为急务”,“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意为居民取材,用庇行人,以复承平景象”。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在他的带领下,各营军官竞相种树,一时成为风气。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
④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他在西北十多年,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到他离开时,中国这片最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绿色长廊。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左公绿柳之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三千里大道,百万棵绿柳,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左宗棠的绿色情结也还远不只是沿路栽树。他不但要三千里路绿一线,还要让万里河山绿一片。至少还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种桑养蚕,引进南方的先进耕作,还亲自在酒泉驻地栽了几百株桑示范。蚕桑随之在西北逐渐推广。二是美化城镇,改善环境,听说国外有“公园”,左将总督府的后花园修治整理,定期向社会开放。
⑤兵者,杀气也。向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毁城为乐,项羽烧秦宫,黄巢烧长安,前朝文明尽毁于一旦。他们能掀起造反的万丈狂澜,却迈不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就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
⑥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
⑦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要知道这是官方的公文啊,但仍难掩对左宗棠的尊敬。民国时还将左宗棠修缮过的兰州城门改名“宗门”,由省长亲笔题写,在众多研究左宗棠在西北的著作中最权威的一本是1945年初版于重庆,经王震将军提议又在1984年重印的《左文襄 公在西北》。此书从书名到内文,凡说到左宗棠时概不直呼其名,都是尊称“文襄公”,可见清和民国两代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进入当代后因极“左”政治影响才有了一个小的反复。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再认识,又不觉想起了这位在西北栽树的湖南人。
⑧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七千九百七十八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二百零二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一百八十七棵。看来我十年间两到柳湖还是来对了,这里确是左公遗泽最多处。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⑨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息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柳湖公园正在扩建,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而在柳湖之外,已是绿满西北,绿满天涯了。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
文本二:
①综观众多作家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理念上具有某些一致性,即:追求文、史哲的融合,用诗性话语在叩问历史的沧桑中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意义拷问。
②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他立足于现在而与历史倾心交谈,但他的宗旨绝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从对过去的追忆、阐释中揭示它对现在的影响和历史的内在意义,从而开创一片“以史明思”的审美境界。
(摘编自王充间《论散文》)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本一紧紧围绕标题“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组织材料,写出了左公在西北植柳的巨大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纪念。
B. ③、④两段文字对于读者把握作品内容有提示作用,读者可以由此出发,想象西北边陲茫茫的大漠中,连绵不断、伸向天边的绿柳。
C. 文章⑦、⑧两段,作者把充分的事实和史料相结合,介绍了左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左宗棠治理西北边陲的现实意义。
D. 作者着重强调了左宗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官场上,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7. 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本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迈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植树栽柳、种桑养蚕、美化城镇,播撒建设的种子。
B. 文本融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古思今,情感充沛,思想深邃,给读者以深沉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
C.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一些文言文,并运用了不少四字词语,文白相杂,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凸显了厚重、典雅、优美的文风。
D. 文本情理并重,以评带传,所写的人物在百年历史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从深层重新来诠释人物。
8. 文本一第⑨段画线句子体现了散文的语言之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9. 文本二中说:“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文本一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成功,请据此简要谈谈文本一在材料选用方面的安排及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 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 “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D. 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因事抒情。
16.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时,在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开阔江面上,“________,________”,好像凌空驾风而行,畅游之乐从笔下泉涌而出。
(2)在《虞美人》中,李煜触景生情,回首过往,“________,________”,这物是人非的亡国现实让他愁思万千,难以排解。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望中原仍记得“________”,而当年拓跋焘行宫外却是“________”的场景,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忧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__①__。环顾周围,曾__②__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意。
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__③__,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__④__,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B.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C.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D.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20.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美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90%以上的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① ,多吃白菜可以起到补水护肤和滋补养颜效果。
大白菜要成为佳肴,在烹调时有一些讲究: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尤其是大白菜要竖着切,有研究表明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② ,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其次,这样切白菜容易熟,维生素的损失减少;再次,大白菜顺丝切能够保留更多粗纤维,更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大白菜可以炒食,素炒白菜帮、醋熘白菜心都是很营养的吃法;大白菜还可制成酸菜、腌菜、酱菜、泡菜、脱水菜、风干菜等,是“全才蔬菜”。③ ,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会影响到大白菜的味道,而且还会导致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变低。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或短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2. 请将第二段压缩成一段含递进关系复句的话。(不超过60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9)·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过程中,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常常作为两个对立的范畴出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其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学发展中,我们经常发现,某种通俗文学会逐渐转化为高雅文学,而以高雅姿态出现的某些作品,则可能变为通俗文学领域中的一员。
所谓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其实不过是人们对文学作品感觉向度上的深邃纯正与浅近芜杂之别的形象表述。它们首先带有十分突出的感性化的约定俗成特征,深邃与浅近即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线并非绝对化而是充满了弹性的,这是作品构成的形象性和接受方式的体验性决定的。有了这种弹性才可能产生雅俗价值转换的空间。
我们知道,文学文本一旦为作家所创造并在阅读中流传,它的价值体系便为语言符号所固定,作家便无法再度增加、减少或更改其意义。那么这些定型化文本为何会发生雅俗变易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文本构成过程中其内质与形态存在雅俗错位,即以通俗形态出现的文本,其实却暗含着高雅的内质,《西游记》《红楼梦》一类作品便是这样,它们以神魔和言情的世俗文学身份登场,却在思想和艺术上给人以深邃纯正之感,流露出高雅的韵味。相反一些以高雅姿态出现的作品,实际并不具备高雅的内质,骨子里充塞的是俗化的东西。
错位使文学的雅俗状态显得十分复杂,那么这种复杂的澄清(也就是雅俗各归其位)当然必须经由较长的历史过程来完成。当时间延续,人们往往发现,当时曾经极为看重的高雅作品,不过是一些平庸浅近的东西而已。在另一个层次上,由于时间造成的隔膜感,会使人们对过去时代那些通俗作品也产生理解困难,过去的“下里巴人”文本成了现时阅读中印证自我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阳春白雪”。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时间流程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发展轨道,它还不断过滤现象,积淀精华,使雅俗文学得以变易,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学价值。
雅俗观念其实正是一种接受观念,文本的结构意义等于作者赋予的意义和读者赋予的意义,前者是一个恒量,而后者则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休止的变量。后者延续着的不断变化的理解,能使作品的文本错位在时间流程中得以修复。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在构成过程中并没有错位的文本最终所发生的雅俗转化,我们便只能在接受心态的变化中寻找唯一的导因。也就是说,雅与俗随着时代的更替,读者群体的变化,其感觉向度上的深邃纯正与浅近芜杂本身虽然不会发生变化,但其内涵即什么是深邃纯正或浅近芜杂却不断会有新的解释。这种变化的浅层原因来自文本本身的构成特点,即文学的感性化、形象性、具体性存在方式,深层原因则是随着生活进步而来的人们的哲学美学和文学观念的变化。
作为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文学雅俗变易实现了文学价值的一种转换,在这种动态的转化中,包容着丰富的文化内蕴,可以说它体现了文学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摘编自张永刚《雅俗变易:文学价值转换的一种方式》)
材料二:
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不论是古代文学抑或现当代文学,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总是结伴而行,相辅相成。在古代高雅文学往往源于通俗文学。通俗的、民间的草根文学,走进宫廷、进入书房,经过加工、提炼,成为高雅文学。而底层的通俗文学,也主动汲纳、靠拢高雅文学,使自身变得细腻、雅致起来。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构成一种互动、互为关系。
而到了现代,特别是当下,二者的关系矛盾、对峙起来。通俗文学借助现代传媒与现代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发掘各种资源,激活各样文体,如火如荼地繁盛起来,成为重要的、普遍的大众文学。高雅文学虽然也在努力支撑,抢占阅读市场,但在浩浩荡荡的通俗文学大潮中,只能置身边缘,被遮蔽、淹没。高雅文学对通俗文学,自然有借鉴有交融,但更多的是批评、抵抗。通俗文学对高雅文学,倒表现出更多的效仿、结盟姿态,但也绝不愿变成“孤芳自赏”的高雅文学。这种文学态势是耐人寻味的,也是需要改变的。
源远流长的文学史证明,一个时代的文学,应该是一种多元化文学,而在这种多元格局中,高雅文学要成为主流文学,以涵养广大民众的精神和性格,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二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却有着轻重层次之别。高雅文学无疑是整个文学中的“重器”,应当居于核心的、引领的地位;而通俗文学应处于边缘的、基础的位置。
文学的变革与社会的变迁总是紧密相连、相互激荡。当下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面对艰难曲折的社会转型,将会有更为卓绝的探索和深广的改革。在这样的社会大变局中,高雅文学不能甘居边缘,不能与通俗文学随波逐流。它需要脱颖而出,从自身开始变革,肩负起参与现实、推动社会的重任来。
(摘编自段崇轩《高雅文学:“泛文学”时代的危机与变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是基于感性以深邃纯正与浅近芜杂区分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实际上两种文学作品不能分清。
B. 经过较长的时间流程,雅俗错位的文学作品就会复归本位,过去的通俗作品会因理解困难变得高雅。
C. 雅俗变易分为错位文本和非错位文本两种情况,社会观念的改变是非错位文本雅俗变易的深层原因。
D. 要想改变现在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矛盾、对峙的局面,高雅文学就不应该再批评抵抗通俗文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品创作完成并传阅,其价值体系就会被固定,所以《红楼梦》等作品创作之时作者就有意加入高雅韵味。
B. 决定文学作品结构意义的作者层面是一个恒量,因此作者赋予的意义在雅俗变易的价值转换中起不到作用。
C. 在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中,高雅文学只有成为主流文学,才能参与到社会变迁中来,从而改变自身,推动社会。
D. 闻一多的《死水》等作品号召反抗旧制度,这可以印证高雅文学是“重器”,“应居于核心的、引领地位”的观点。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文学艺术若脱离了读者与观众,失去了生活的基础,便也失去了其文学意义。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常因语言文学的高雅追求而忽视创作目的。
B. 《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原本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后不断演变,最终成为富三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集优秀诗歌创作之大成的文学经典。
C.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通俗形态出现,但因为作家把浓厚的历史意识、深入的文化思考渗透其中,从而具备了向高雅转化升华的可能。
D. 一部文学作品的全部意义,是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进行评价的结果,不能仅仅点以其作者和同时代的人的看法来界定。
4. 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5. 某网络作家立志要让自己创作的网络小说成为流传后世的高雅文学。请结合材料,给他提三点创作建议。(6分)
【答案】
1. C 2. D 3. A
4. 材料一重点论述雅俗转化的条件和原因﹐材料二重点论述当前雅俗文化对立的情况和高雅文学的责任、使命。
5. ①作品内容要含有高雅的内质,能涵养民众的精神和性格;
②要主动汲纳高雅文学的优点,使作品变得细腻、雅致;
③要保持创作初心,警惕资本、市场的裹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实际上两种文学作品不能分清”错误,文中只是说“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其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说两种文学作品不能分清。
B.“经过较长的时间流程,雅俗错位的文学作品就会复归本位”错误,原文是“这种复杂的澄清(也就是雅俗各归其位)当然必须经由较长的历史过程来完成”,不是说经过较长的时间流程,雅俗错位的文学作品就会复归本位,逻辑关系错误。
D.“高雅文学就不应该再批评抵抗通俗文学”错误,根据原文“高雅文学不能甘居边缘,不能与通俗文学随波逐流”可知,并不是要高雅文学向通俗文学妥协。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所以《红楼梦》等作品创作之时作者就有意加入高雅韵味”错误,“以通俗形态出现的文本,其实却暗含着高雅的内质”,并不是作者有意加入高雅韵味。
B.“因此作者赋予的意义在雅俗变易的价值转换中起不到作用”错误,根据“其内涵即什么是深邃纯正或浅近芜杂却不断会有新的解释。这种变化的浅层原因来自文本本身的构成特点”可知,作者赋予的意义在雅俗变易的价值转换中是起作用的。
C.“高雅文学只有成为主流文学,才能参与到社会变迁中来”错误,原文是“它需要脱颖而出,从自身开始变革,肩负起参与现实、推动社会的重任来”,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强调不能只追求高雅而忽视通俗,而材料一的观点是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其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学发展中,我们经常发现,某种通俗文学会逐渐转化为高雅文学,而以高雅姿态出现的某些作品,则可能变为通俗文学领域中的一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文本构成过程中其内质与形态存在雅俗错位”等可知,材料一重点论述雅俗转化的条件和原因。
根据材料二“而到了现代,特别是当下,二者的关系矛盾、对峙起来”“在这样的社会大变局中,高雅文学不能甘居边缘,不能与通俗文学随波逐流。它需要脱颖而出,从自身开始变革,肩负起参与现实、推动社会的重任来”可知,材料二重点论述当前雅俗文化对立的情况和高雅文学的责任、使命。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以通俗形态出现的文本,其实却暗含着高雅的内质……却在思想和艺术上给人以深邃纯正之感,流露出高雅的韵味”可知,作品内容要含有高雅的内质,能涵养民众的精神和性格;
根据“底层的通俗文学,也主动汲纳、靠拢高雅文学,使自身变得细腻、雅致起来”可知,要主动汲纳高雅文学的优点,使作品变得细腻、雅致;
根据“通俗文学借助现代传媒与现代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发掘各种资源,激活各样文体,如火如荼地繁盛起来,成为重要的、普遍的大众文学”可知,要保持创作初心,警惕资本、市场的裹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文本一: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梁衡
①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这种柳,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泼洒到路的两边。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我们的车子央行其中,好像永远也逃不出这绿的围堵。
②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陇亩,他是抱着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的。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而且除让他施展胸中的兵学、地学外;还要挖掘他腹中的农林水利之学。
③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用兵西北先要修路,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他先选树种,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榆、柳为主。河西天寒,多种杨;陇东温和多种柳,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广为宣传,又颁布各种规章保护树木。史载左宗棠“严令以种树为急务”,“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意为居民取材,用庇行人,以复承平景象”。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在他的带领下,各营军官竞相种树,一时成为风气。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
④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他在西北十多年,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到他离开时,中国这片最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绿色长廊。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左公绿柳之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三千里大道,百万棵绿柳,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左宗棠的绿色情结也还远不只是沿路栽树。他不但要三千里路绿一线,还要让万里河山绿一片。至少还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种桑养蚕,引进南方的先进耕作,还亲自在酒泉驻地栽了几百株桑示范。蚕桑随之在西北逐渐推广。二是美化城镇,改善环境,听说国外有“公园”,左将总督府的后花园修治整理,定期向社会开放。
⑤兵者,杀气也。向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毁城为乐,项羽烧秦宫,黄巢烧长安,前朝文明尽毁于一旦。他们能掀起造反的万丈狂澜,却迈不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就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
⑥柳树是一种易活好栽,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一个缺点,不像松柏那样耐年头。我们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千年的古柳几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官方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告接连不断。这一半是为了保护生态,一半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
⑦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要知道这是官方的公文啊,但仍难掩对左宗棠的尊敬。民国时还将左宗棠修缮过的兰州城门改名“宗门”,由省长亲笔题写,在众多研究左宗棠在西北的著作中最权威的一本是1945年初版于重庆,经王震将军提议又在1984年重印的《左文襄 公在西北》。此书从书名到内文,凡说到左宗棠时概不直呼其名,都是尊称“文襄公”,可见清和民国两代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进入当代后因极“左”政治影响才有了一个小的反复。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再认识,又不觉想起了这位在西北栽树的湖南人。
⑧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档案记载,1935年时的统计,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七千九百七十八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二百零二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一百八十七棵。看来我十年间两到柳湖还是来对了,这里确是左公遗泽最多处。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⑨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但树身实在是老了,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齐腰处敞开黑黑的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而它的根,有的悄无声息地抓地入土,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柳湖公园正在扩建,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而在柳湖之外,已是绿满西北,绿满天涯了。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
文本二:
①综观众多作家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理念上具有某些一致性,即:追求文、史哲的融合,用诗性话语在叩问历史的沧桑中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意义拷问。
②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他立足于现在而与历史倾心交谈,但他的宗旨绝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从对过去的追忆、阐释中揭示它对现在的影响和历史的内在意义,从而开创一片“以史明思”的审美境界。
(摘编自王充间《论散文》)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本一紧紧围绕标题“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组织材料,写出了左公在西北植柳的巨大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纪念。
B. ③、④两段文字对于读者把握作品内容有提示作用,读者可以由此出发,想象西北边陲茫茫的大漠中,连绵不断、伸向天边的绿柳。
C. 文章⑦、⑧两段,作者把充分的事实和史料相结合,介绍了左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左宗棠治理西北边陲的现实意义。
D. 作者着重强调了左宗棠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官场上,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7. 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本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迈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植树栽柳、种桑养蚕、美化城镇,播撒建设的种子。
B. 文本融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古思今,情感充沛,思想深邃,给读者以深沉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
C.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一些文言文,并运用了不少四字词语,文白相杂,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凸显了厚重、典雅、优美的文风。
D. 文本情理并重,以评带传,所写的人物在百年历史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从深层重新来诠释人物。
8. 文本一第⑨段画线句子体现了散文的语言之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9. 文本二中说:“创作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应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另一只脚又牢牢地立足于现在”,文本一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成功,请据此简要谈谈文本一在材料选用方面的安排及其艺术效果。(6分)
【答案】
6.C
7. A
8. ①用词之美:妙用“昂然向上”“布满”“敞开”“抓地入土”“抱定”“绽出”“绿满”等动词,分别写出了古柳的沧桑,新柳的盎然。
②修辞之美: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格,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古老而又生机盎然的状态。如古柳的表皮“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树根“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树洞“像是在撕心裂肺的呼喊”,新枝“绽出恬静的微笑”,“新柳柔枝嫩叶……如儿孙绕膝”。
③句式之美:画线句整散句相结合,使文章错落有致,语言变化多姿,读来朗朗上口。用灵活的语言形式,写出了柳树姿态的多样化,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9. (1)材料选用方面:
①文章对一代名将左宗棠的在西北栽树的事迹进行叙写,这是“一只脚站在往事如烟的历史尘埃上”;
②同时描述了现在的左公绿柳之路和柳树的景象,揭示了他的千秋伟业给当代人带来的深深思考:和平重于战争,生态高于政治。环境第一,生存至上。启示人们今天不但要保护好左公柳,还要传承左公精神,重视生态保护,多植绿柳。
(2)艺术效果:
这种选材安排使得文本的当代思想价值远远超过史料价值,能够为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和科学的价值参考。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⑧……介绍了……左宗棠治理西北边陲现实意义”错误。第⑧说“岁月无情,从1871年左宗棠下令植树到现在已一百四十多年,要想拜谒一下左公亲植的柳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可见选项曲解文意,第⑧段主要写左公柳几近消失,现实中我们对西北边陲治理和保护的不够好。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A.“文本运用类比的手法”错误。第③段说“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可见并非类比(得出相同点),而是对比衬托(得出不同点)。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精彩语言的能力。
使用了叠韵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整散结合,音韵和谐,流畅自然,生动形象。
“古柳,躯干总是昂然向上的”“ 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特征“昂扬向上”“ 吸吮着岸边的湖水,有的则青筋暴突抱定青石”“绽出恬静的微笑”“ 撕心裂肺地呼喊”,把树写活了,亲切、生动、可爱,美好,富有感染力,一方面写古柳生存环境的恶劣,苍老、和饱经磨难和沧桑感,但依然倔强顽强地绽放新枝,与自然对抗,努力存活生长,彰显生命力的顽强。
比如“星星点点”“黑黑的”属于叠韵词,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几个“有的”“绿满”间隔反复,相关的句式整齐,“密浓如发,披拂若裾”,不仅增强了表现力和音乐美,而且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丰富了内容,饱满了树的形象特点”。
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如“表皮皴裂着满是纵横的纹路,如布满山川戈壁的西北地图”“如西北风霜中老人的手臂”“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岸边补栽的新柳柔枝嫩叶随风摇曳,如儿孙绕膝”,表现秋日的暖阳中美好温馨的画面。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选材和结构布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先看文本中作者的选材和布局如何体现历史和现实的融合:
写历史的段落有:
第二、三、四、七段写历史:“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陇亩,他是抱着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的。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面对赤地千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但古往今来西北曾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他在西北十多年,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到他离开时”,“我们发现在清和民国两代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
写现实的句段有:
第一段写现实“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第三段结尾回归现实“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第四段也兼及现实“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第六段写现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贴的一张告谕:……。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第五段评价历史人物难以永恒长久,与第六段柳树的常青形成对照;第八、九段写今天,“岁月无情……但198年到如今又过了十五年啊,斗转星移,大树飘零,左公柳还在锐减”“ 那天,我到柳湖去,想穿越时空一会左公的音容。只见”“我以手抚树,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
选材特点为形散神聚,表达效果是: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内容丰富,中心突出,思想深厚,耐人寻味。作家不停留于一般的写景、怀人、述感、抒情,只写耳目所及的事物,只写一个横断面,而是追求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既写现在,又写过去,既写现实的发展,又写历史的变迁。饱蘸历史的浓墨,在现实风景线的长长的画布上去着意点染与挥洒,使自然景观烙上强烈的社会、人文印迹,努力反映出历史、时代所固有的那种纵深感、凝重感、沧桑感。结合现实风物的描述,对历史背景作审美意识的同化,以敏锐的、现代的眼光去观照、思考和发掘已知的史料,给予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生活以新的认识、新的诠释,体现创作主体因历史而触发的现实的感悟,从而使作品获得比较博大的历史意蕴和延展活力。同时,也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挺举起作家人格力量的杠杆,让自己的灵魂在历史文化中撞击,展开深沉的人文批判,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第二、三、四、七段以回顾并评价历史为主,写左宗棠在西北的伟大建树以及深厚而长远的思想观,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敬重感,左宗棠困境中不屈不挠顽强地坚持,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值得后人仰慕赞叹。第一、五、六、八、九段等段涉及现实,或交代行程或抒发议论感悟。选材及布局充分体现了散文特色——形散神聚。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内容丰富,中心突出,思想深厚,耐人寻味。艺术效果上看:散文中如能恰当地融进作家的感悟,投射进史家穿透力很强的冷隽眼光,实现对意味世界的深入探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寻求一种面向社会、人生的意蕴深度,往往能把读者带进悠悠不尽的历史时空里,从较深层面上增强对历史人物、现实风物和自然景观的鉴赏力与审美感,使其思维的张力延伸到文本之外,也会使单调的丛残史迹平添无限的情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
10.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11.B
12.D
13.(1)请你带军稍向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是很快乐吗!
(2)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
14.①苻坚不能认清形势,缺少智谋。②苻坚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这种人就是这样的。
“欲”的宾语是“胜敌”,且“不亦……乎”是固定句式,常用于委婉地提出问题,表示对对方的看法或态度不太肯定,故此应独立成句。所以“胜敌”后应断开,“乎”后应断开;
“焉”用在句末,此处表陈述语气,因此“焉”后应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金”指“钲”,古代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
C.正确。“片善”中的“片”是形容词,微小的意思,“片甲不留”中的“片”是数量词,一片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正确。
D.正确。句意:慕容垂却没有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唐太宗认为“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得失事迹”指的是李靖所解说的苻坚拥兵百万却在淝水之战中落败和吴汉与刘尚分屯、合击取得胜利的事件。因此,是苻坚和吴汉的战例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而并非只是吴汉的战例。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却”,动词,后退;“周旋”,动词,辗转、追逐;“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
(2)“出奇”,出奇制胜;“不意”,意料之外;“斯”,代词,这;“相变”,变化。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材料二中,太宗提问“苻坚甚处是不善”,李靖用“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来作答,指出了苻坚在与谢玄的作战中战败的原因,即苻坚已然被困却不明局势的“无术”,没有智谋。
当太宗问李靖前代古人谁擅长根据实际情况“兵有分聚”时,李靖肯定了吴汉善于分兵合围的做法,明确指出了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的原因是“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即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能与敌军交战于险狭之地,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域作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钲音就收兵,这样对敌作战就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指挥大部队作战,可进就进,不可进就停止。”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并临淝水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大军长途跋涉深入我国境内,却临水列阵,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战。请你带军稍向后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追逐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而观战,不是很快乐吗!”苻坚的部将都说:“应该凭借淝水阻截晋军,不让其渡河冲上岸来。我军兵多,对方兵少,(只有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办法。”苻坚说:“只管退兵,让对方军队渡河,(乘其渡河之际)我们以数十万骑兵逼向河中而歼灭他们。”苻融(苻坚之弟)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下令秦军后退,不料部队因后撤而混乱不能控制。在这时晋将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精兵八千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挥军激战于淝水之南,苻坚部队惨遭失败。
材料二:
太宗说:“古人临阵出奇兵取胜,攻击敌人没有想到的地方,这也是奇正互相变化的法则吗 ”李靖说:“以前各个时代的战斗大都是一些善用小的谋略战术的人,战胜那些没有谋略战术的人,以部分的长处去战胜那些毫无长处的,这些人哪里能够说得上是同他们讨论兵法呢?像谢玄大败苻坚,并不是谢玄用兵有什么长处,而是苻坚有着许多不高明的地方。”太宗回头看了看侍臣,要他们翻检出《晋书·谢玄传》来,阅读后说:“苻坚什么地方不高明呢 ”李靖说:“我看《晋书》中的《苻坚载记》上说:‘前秦各部队都溃退败逃,只有慕容垂一支军队单独保全没有损伤,苻坚率领残败军队千余骑奔赴他的军营,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慕容垂没有这样做。’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前秦军队的溃乱。慕容垂却独能保全完整。苻坚被慕容垂陷害暗算是很明显的了。自己已经被别人陷害暗算却又想去战胜敌人不是很困难的吗 所以我说:没有谋略战术。苻坚一类人就是这样。”太宗说:“用兵打仗时兵力的使用有时分散,有时集中,贵在分合各自适当。从前代人的事迹来看、谁是最善于这样做的呢 ”李靖回答说:“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而在淝水被晋军打败,这是因为作战时兵力能够集中但却不能分散导致的。”太宗说:“是这样呵。(吴汉)成功与(苻坚)失败的事迹,足可成为万代的借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 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 “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D. 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因事抒情。
16.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6分)
【答案】15. C
16. (1)轻松愉悦之情,上片写词人冒雨赶路,归来酣睡,轻松愉悦。
(2)老来一事无成的苦闷。下片写词人醒后想到归来后“老去”、“才尽”,胸无大志可能会被英雄豪杰嘲笑,心情苦闷
(3)摆脱红尘俗物后的旷达淡然之情。湖边沙路漫步,豁然开朗。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C.“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错误,联系上一句“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可以知道词人情感的变化,转为了老年一事无成的自嘲,因此“笑豪英”应该理解为被豪英嘲笑。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应答出“情感变化的过程”。
如上阕描写旅途中冒雨赶路的辛劳以及归来后歇宿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冒雨归来,和衣而眠, 接着“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用典,表示行旅生活结束后的一身轻松。这里流露出轻松愉悦之情。
如下阕前三句抒写归来后的牢骚情绪以及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这两句借用前人诗意,集中抒发了内心的不平和牢骚,接着笔锋一转,“求田问舍笑豪英”中 “求田问舍”这一典故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笑豪英”是说为英雄豪杰所耻笑,因为退隐等于放弃自己早年立下的报国的壮志,在自嘲中写出了一事无成的苦闷。
如下阕最后两句“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抛弃世俗的功利之心,与开头写人、马在雨水泥泞中艰难跋涉的情景相呼应,表现出此次行役归来后轻松、欣慰的旷达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时,在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开阔江面上,“________,________”,好像凌空驾风而行,畅游之乐从笔下泉涌而出。
(2)在《虞美人》中,李煜触景生情,回首过往,“________,________”,这物是人非的亡国现实让他愁思万千,难以排解。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望中原仍记得“________”,而当年拓跋焘行宫外却是“________”的场景,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忧虑。
【答案】 ①. 纵一苇之所如 ②. 凌万顷之茫然
③.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④. 只是朱颜改
⑤. 烽火扬州路 ⑥.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苇、凌、顷、雕、砌、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__①__。环顾周围,曾__②__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意。
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__③__,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__④__,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B.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C.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D.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20.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答案】
18.①依依不舍 ②郁郁葱葱 ③绚烂多彩 ④周而复始
19. D
20. 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深厚感情,舍不得离开,所以应该用成语“依依不舍”。依依不舍: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形容植被曾经苍翠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所以应该用成语“郁郁葱葱”。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而变得色彩灿烂美丽,所以应该用成语“绚烂多彩”。绚烂多彩: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也指绚烂无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
第四空,此处语境是指岁月在盛衰中一圈又一圈的轮转,不断循环,所以应该用成语“周而复始”。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中途易辙,句子“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在讲“红枫”,一句话没说完,下句“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的主语就换成了“上天”,把句子“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改成“被置于悬崖峭壁”,接着讲“红枫”;
二是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落下一场秋雨”是假设,应该用表假设关系的词语“即使”。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改为整句,句式应该一样,把句子改成主语是“你”的句子,“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改成主语是“你”的句子,和“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句式一样,改为“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改成主语是“你”的句子,和“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句式一样,改为“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
结合下文“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可知,“柿子”在前,“蚯蚓”在后,所以句子“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在前,“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在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美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90%以上的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① ,多吃白菜可以起到补水护肤和滋补养颜效果。
大白菜要成为佳肴,在烹调时有一些讲究: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尤其是大白菜要竖着切,有研究表明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② ,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其次,这样切白菜容易熟,维生素的损失减少;再次,大白菜顺丝切能够保留更多粗纤维,更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大白菜可以炒食,素炒白菜帮、醋熘白菜心都是很营养的吃法;大白菜还可制成酸菜、腌菜、酱菜、泡菜、脱水菜、风干菜等,是“全才蔬菜”。③ ,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会影响到大白菜的味道,而且还会导致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变低。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或短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2. 请将第二段压缩成一段含递进关系复句的话。(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
21. ①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秋冬季 ②菜内的水分损失减少 ③大白菜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
22. 烹调大白菜,要讲究切法,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大白菜竖着顺丝切,不仅能够保留更多水分和粗纤维,而且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前文“冬季餐桌”“冬日白菜”强调大白菜是冬季常吃的蔬菜,下句指出在秋冬季节多吃大白菜的好处是“补水护肤和滋补”,据此应填: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秋冬季。
②处,语境强调大白菜要竖着切的好处是更好地保存水分,下句“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的前提是水分损失减少,据此应填:菜内的水分损失减少。
③处,下文“最佳的时间”指的是焯烫大白菜的时间,“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强调时间不能太长,据此应填:大白菜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
22.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第二段共有三句话,其中前两句围绕大白菜的烹调讲究,主要信息有“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概括出“烹调大白菜,要讲究切法,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
后两句主要是说竖着切的好处,主要信息有“大白菜要竖着切”“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减少”“有利于刺激肠蠕动”,据此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出“大白菜竖着顺丝切,不仅能够保留更多水分和粗纤维,而且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守护烟火气,你我共担当
柴米油盐,至淡至浓;人间烟火,最抚心田。烟火气,是当下中国最平凡普通的美丽风景。而守护这烟火气,则需要当下的你我携手努力,共同担当。
烟火气,就藏在那些便民菜市场里,沾满露水的青菜,散发着田园气息,静静躺进大妈们的菜篮里;跳跃欢蹦的鱼虾,一呼一吸间散发着海洋特有的气息,在大爷们手中接受挑拣。烟火气,也藏在楼下街边的豆浆油条中,热气腾腾的包子米粥里,香气随着晚风钻入鼻尖,欢笑声伴着蝉鸣飘入耳中。灯火璀璨,人声嘈杂,烟火气是最真实又可爱的人间;柴米油盐、瓜果蔬菜,幸福在衣食住行的波光间荡漾流转。无处不是人间烟火,无处不是值得留恋的风景。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一碗人间烟火,里面藏着中国人幸福的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
2020年以来,疫情席卷整个地球,但我们大中国的人间烟火气却并未消散。在人间烟火之下,城市的“守护者”坚守职责,不悔初心。你看,“大白”们不顾天气炎热,穿着防护服坚守抗疫一线检测核酸,汗水湿透了衣背;保安、保洁每天坚守在农贸市场、超市门口,为前来买菜的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疫情防线;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按照隔离居民的要求买好日常用品,无数次上楼下楼,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是他们的守护让这“人间烟火气”更加升腾起来。他门守护了一方平安,守护了国泰民安,守护了我们渴求的人间烟火气。
守护人间烟火气,少不了政府的加持。为了这人间烟火最美的风景,天津将打造网红夜市,构建人间烟火新气象。2022年为构建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夜间经济,天津将打造“夜津城”品牌,重点培育夜生活文化,同时打造四张夜间经济靓丽名片,包括“夜游海河”“夜购津货”“夜品津味”“夜赏津曲”。海河、津货、津味、津曲四大名片正对应文旅产业的游、购、吃、娱四大系列,同时和夜间经济相融合,实现夜间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最美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人间烟火气,就藏在人民政府的城市规划中,藏在人民公仆的热心关怀里。
烟火气,不是一触即燃的热烈,而是细水长流的安然。林语堂先生说:“构成人生的,更多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关注百姓的日常小事,也就守住了这最美的人间烟火。在实现了扶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之后,国家开始着手医保改革,出台新政策,下调几十种药品价格,部分药品价格降幅高达97%,真正做到了让百姓治得起病,吃得起药。
世事苍茫,人生颠簸,唯有一缕烟火气可抵挡寒冷。与正在发生局部战争而百姓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地区相比,与消极对待疫情而致百姓生命于不顾的国家相比,与缺吃少穿、生存艰难的人们相比,生在中国,享受这祥和温暖的烟火气,我们何其有幸!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作为中国的青年,如何珍惜这烟火气,如何守护这烟火气,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唯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学会担当和奉献,才对得起我们享受的人间烟火,才无愧于做中华的子孙!
《傅雷家书》中说:长大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珍惜每个和平的日子,把握好眼前的幸福,追逐着更好的明天,守护烟火气,你我共担当。惟愿中国盛世安泰,我辈定当锦上添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何为“烟火气”?“烟火气”是出门归家闻到的食物香气,是家人团聚笑语喧哗的热闹,是乡村集市的萝卜白菜,是城市夜景的灯火辉煌,是整个国家的国泰民丰,岁月安好,是安定祥和、人人幸福……总之,“烟火气”是市井生活味道,是百况人生形态,也是“民生为大”的理想,更是良政善治的境界。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但仅止于对“烟火气”的歌颂还不够,我们要思考这“烟火气”因何而来,要如何珍惜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烟火气”。“烟火气”是寻常百姓心灵的温暖,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目标。“烟火气”来源于国家的富强和稳定,来源于人民的团结和奋斗,来源于边防战士、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的守护,来源于我们每个平凡人的奉献和担当。珍惜和守护这“烟火气”,我们要懂得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青少年要努力增长本领,担起时代重任,守护好这最美的风景。
写作时可先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平时的观察勾画自己心中最美的“烟火气”风景,展现天津这座富有烟火气的城市的精神风貌;然后结合具体事件或事例论述“烟火气”的来之不易,是谁在守护着我们城市、国家的“烟火气”;还可以与某些国家对比,表达家国情怀,对我们国家的百姓能够享受这平凡而美好的“烟火气”的感动与祝福;最后思考作为青少年,如何珍惜并守护这“烟火气”,可用排比句具体写应该怎么做。
立意:
1. 着眼寻常烟火,礼赞最美风景。
2. 愿烟火人间,得太平美满。
3. 守护“烟火气”,你我共担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