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二课时)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二课时)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1 15: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种群的数量特征(2)
学习目标
1、学会标记重捕法的误差分析,并能正确计算。
2、了解种群密度之外的其他种群数量特征。
3、分析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1、调查薛城范围内蚯蚓的种群密度?
2、调查薛城范围内老鼠的种群密度?
300只/km2
n重总
m重标
N总
M标
=
N总=
M标×n重总
m重标
1. 若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则估算值偏 ;
2. 若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估算值偏 ;
3. 若被标记个体变得狡猾,不易再次被调查者捕捉,则估算值偏 。



Mn
m
=
N
误差分析:
4. 若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 ;
5. 若被标记个体标记物过于醒目,导致比未标记的更容易被重捕,则估算值偏 ;
6. 若标志物影响动物的活动,导致更容易被捉到,则估算值偏 。



a. 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
b. 标记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
c. 标记物不易脱落,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能消失。
d. 标记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所有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e. 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
注意事项:
标记环、耳钉、涂色、植入芯片等
种群其他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 2015年,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死亡人口为975万,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_____‰。死亡率约为_____‰。
12‰
7‰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变化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来看,则表现为由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四个基本参数所决定。这样,种群在某个特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式表示: Nt+1=Nt+(B-D)+(I-E)(Nt是时间/时的种群数量,B,D、I、E分别是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的个体数,Nt+1是一段时期后、时间t+1时的种群数量,则有出生率=B/Nt;死亡率=D/Nt;迁入率=I/Nt;迁出率=E/Nt)
分析薛城区从10月24日开始,一周后的人口数量变化。
以不同的长方形面积来代表不同年龄段的数量,请绘制薛城区人口的年龄组成。绘图时长者在上,幼者在下。
1. 定义: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A
B
C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2. 三种类型
年龄结构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特征 幼年个体多, 老年个体少 各年龄期个体数 比例相当 幼年个体少,
老年个体多
发展趋势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图示
增长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稳定型
衰退型
2. 三种类型
【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示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
据统计,1990-2013年的24年间, 我国0 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7.69%下降到16.41%;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73.92%;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5.57%上升到9.67%。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又称(性比),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注意:
①雌雄个体是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不计算在内;
②并非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
2. 类型
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3. 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4. 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注意:正常的性别比例是指该种群正常状态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的性别比例,并不一定是雌雄相当型。
雌蛾
雄蛾
雄蛾
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
雌 :雄≈1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
种群出生率下降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4. 应用:
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
性外激素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B.种群数量还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①②③④依次可为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A
集群分布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的。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作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物个体的特征和种群特征表现不一样。
生物个体的特性是每一个个体所具备的,而种群则出现了新的特征。
种群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反映了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征。
课堂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