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任务群七 整本书阅读 二 综合练案1(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训练任务群七 整本书阅读 二 综合练案1(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2: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 《红楼梦》阅读
综合练案1
(时间:45分钟 分值:44分)
一、信息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9分)
在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中,所写之“情”是人与人相处的高尚关系——等于是一种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
这种情,绝不限于男之对女(或女之对男),可以扩及于人之对物,或对一切不幸的事与境。这是最广博、最崇高的“情”。
曹雪芹把男女之间的“爱情”命名为“儿女私情”(第五回曲文《乐中悲》)。这就表明:他讲的“大旨谈情”虽然也包括若干“儿女”之“私情”,真正目标却是一个博大崇高的“公情”。
汉词语中并无“公情”一说,这是为了解说而姑且“杜撰”为之。“公情”何在?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普天下女儿之不幸境遇命运而痛悼。
曹雪芹选取了女儿作理想的用情之对象,展开了他如何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一切是“体贴”。换言之,古人已说过的“换我心,为你心,方知相忆深”,即设身处地,以己度人,方能体会到别人的真正的悲欢哀乐,苦楚辛酸,然后方能真正地给以同情与慰助!
“体贴”不见于孔子经典中,但他教导门人弟子说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接近“体贴”。
然而,孔子是消极的“勿施”;曹雪芹则是积极的“施予”。孔是推己及人,先己后人;曹则是先人后己,甚至是“为人忘己”或“有人无己”。
《红楼梦》因何而生?为谁而作?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但所谓“自传”,并不同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传记”。“自传”当然只是个简明方便的“示意”罢了——作者是通过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几个重大的哲思与期望。这一点,其实不复杂,也很明显,然而却引发了很多人的不解,以为乃是“写别人”的讽刺书,乃至“揭秘”的骂世书。
请您暂“放下”那一切纷纭的揣测,且听笔者的讲说,循着这条理路往前走走,试看如何。
书中第二十五回有一首咏叹“通灵宝玉”(即主人公贾宝玉)的绝句,实为理解全书、打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金钥匙,其诗云: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这好了,诉与我们读者的,“大旨”已明确无误了:此石经娲皇之炼,本是“补天”之材,不想单单遭弃,自惭自悼,不知已历几千几万岁月了。这日忽来僧道二仙,坐于此处“高谈阔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次后遂谈及人世的“富贵荣华”的乐事。只因这一来,便“打动”了石头的“凡心”,务欲下世投胎,去“受享”那人世间的快乐。
然而,等到它真的到了人世间,目睹身亲,百般滋味,方知二仙之诫不差:人世并不如所遐想的那么美,众生之处境、之命运,乐甚少,甚而苦实多——女儿尤其如是!
其次,石头之来,寻一“富贵温柔之乡”,原为“受享”,但一经亲历,又知物质享乐一点儿也不能满足他的灵性之所求,故曰“富贵不知乐业”。贾宝玉“别号”叫作“富贵闲人”,何义?浅解以为此乃“奇福”:又富贵又闲暇!
完全错了!雪芹妙笔是说:于富贵利禄场中,我是无缘的“空闲”人,两无交涉!
他又号“无事忙”,此又何义?
原来,“富贵闲人”既是与财富和荣誉无关之意,此之乃谓“无所事事”,又即我之所忙,不是奔竞利禄名位,而是为了“无事之事”而忙——为了众女儿而忙,为她们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
一句话,他要过的是诗人逸士的高层精神生活,而这与世俗的价值观念是抵触的。是以世人诽谤讥嘲为“疯傻痴呆”。这种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于是石头悟了:娲皇炼石补天,原为济世利人,身为石头,原非为“己”而来,还应依循娲皇遗意,以“利物济人”为事业。
悟到这里,这才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情”字!
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情和欲正是针锋相对的实质(理念与行为),而“外相”有时相混,世俗常人,往往不辨而妄思。
从此,石头矢志以“情”为己任,乃至可称之为“情教”的教主,博施的“情圣”!
可以毫不张皇其词地说:一部《红楼梦》,是演情而辨欲之书。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之思》)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曹雪芹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但我们可以将他所谈之“情”扩充为对一切事物的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
B.关于《红楼梦》的写作目的,有自传说、讽刺说、骂世说等不同的解释,这些说法都源于持论者对《红楼梦》的错误理解。
C.作者将第二十五回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比作“打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金钥匙”,是指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真正的主旨。
D.周汝昌赋予了“无事”两层含义:“无所事事”和“无事之事”。前者指向世俗的利禄名位,后者指向众女儿的悲欢离合。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极具博大崇高之“公情”,实际是曹雪芹自己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的写照。
B.《红楼梦》并不为表现宝黛爱情悲剧,因为儿女私情不过是为己的“欲”,和“情”是针锋相对的实质。
C.作者将曹雪芹的“体贴”与孔子的“勿施”进行比较,意在说明《红楼梦》中的“情”符合儒家道德。
D.僧道二仙携石入世的目的,是要让他目睹世人的痛苦,从而领悟并振作,担负起“利物济人”的事业。
3.下列各项《红楼梦》引文中,不能佐证原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士隐叹息道:“老先生莫怪拙言,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
B.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C.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听人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
D.(宝玉)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
4.《红楼梦》的“自传说”最先是由胡适提出的:“《红楼梦》明明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结合原文看,周汝昌对“自传”的理解和胡适有何异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如何循着“理路”逐层深入,推导出《红楼梦》中“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这一结论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6分)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①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②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
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③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他自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
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善保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
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
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④你们没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侍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侍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服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删改)
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探春看来,采用抄检大观园的方式来管理自己家的人,这就是一件丑事。她命丫鬟们“秉烛开门而待”,既不害怕也不躲避。
B.探春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而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为完成任务揆情度理、随机应变,但是当场挨了一巴掌。
C.从“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并呵斥着王善保家的“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可以看出,王熙凤能够见机行事。
D.通过抄检大观园一事,曹雪芹描写了众人不同的反应,内容细腻,既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又体现了他高妙的创作技巧。
7.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言外之意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处表明探春不让搜查自己丫鬟们的物品,这是她对丫鬟们的保护。
B.②处表明探春警觉到家族的败落毁灭,表达对抄检大观园的愤怒之意。
C.③处是探春对王熙凤的痛斥,表明她与凤姐二人矛盾尖锐、势不两立。
D.④处探春不仅自己责骂王善保家的,也意在激起丫鬟们对她的回怼。
8.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贾探春的形象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预示着贾府的衰落”。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9分)
《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有稳重大方、八面玲珑的薛宝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林黛玉,也有精明能干、圆滑世故的王熙凤,心地善良、性格懦弱的贾迎春等。许多人会问:“十二金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可作者没有“嘲笑”或“不喜欢”,只有“悲悯”与“包容”。他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②___________________,善良的、凶恶的,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的不同处境。即便是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由此,我们或许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不再随便说: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
10.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走至周萍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C.中国传统戏曲多姿多彩,学习中你体会到戏曲的独特魅力了吗?
D.请你在年级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 《红楼梦》阅读
综合练案1
1.D [A项“虽然曹雪芹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说法有误。曹雪芹是将“爱情”命名为“儿女私情”,而不是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同时,作者认为曹雪芹所谈的“情”就是那样一种“公情”,并不是“我们可以将他所谈之‘情’扩充为对一切事物的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B项“这些说法都源于持论者对《红楼梦》的错误理解”说法有误。由文中“《红楼梦》因何而生?为谁而作?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可知,作者认为“自传说”是“切合实际”的,只是对其进行了修订。C项“是指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真正的主旨”说法有误。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只能说从这首诗入手可以真正把握《红楼梦》的主旨。]
2.B [“《红楼梦》并不为表现宝黛爱情悲剧”说法有误。原文所说的“欲”指“受享”富贵荣华、奔竞利禄名位。《红楼梦》表现的“情”当然包括宝黛爱情,只是不限于宝黛爱情。]
3.A [A项是续作者在卷尾“说教”,训示天下人断乎不可犯一个“情”字,与原文所认为的“情”“最广博、最崇高”截然相反。B项是描述贾宝玉与常人不同之处,可以支持原文中“他要过的是诗人逸士的高层精神生活,而这与世俗的价值观念是抵触的”观点。C项是描述贾宝玉对非凡女子的崇敬之情,可以支持原文中“所写之‘情’是人与人相处的高尚关系——等于是一种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的观点。D项是描述贾宝玉对死去女子的真情,可以支持原文中“曹雪芹选取了女儿作理想的用情之对象,展开了他如何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一切是‘体贴’”的观点。]
4.(1)同:周汝昌认同胡适关于《红楼梦》是对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真实叙述的观点。
(2)异:胡适认为曹雪芹是为了抒写他的“忏悔”;周汝昌则认为所谓“自传”并非“传记”,曹雪芹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重大的哲思与期望。
解析 周汝昌与胡适观点的相同之处:由文中“《红楼梦》因何而生?为谁而作?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可知,周汝昌认同胡适关于《红楼梦》是对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真实叙述的观点。
两人观点相异之处:由题干中“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可知,胡适认为曹雪芹是为了抒写他的“忏悔”;而由文中“但所谓‘自传’,并不同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传记’。‘自传’当然只是个简明方便的‘示意’罢了——作者是通过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几个重大的哲思与期望”可知,周汝昌认为所谓“自传”并非“传记”,曹雪芹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重大的哲思与期望。
5.①作者从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切入,分析出同情人世间众生尤其是女儿苦难处境、命运的观点。②通过对“别号”“富贵闲人”的解说,得出鄙弃富贵利禄的观点。③通过对“无事忙”的分析,得出为众女儿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的观点。
解析 作者为了推导出《红楼梦》中“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这一结论,首先写到“书中第二十五回有一首咏叹‘通灵宝玉’(即主人公贾宝玉)的绝句,实为理解全书、打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金钥匙”,以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为切入点;指出“人世并不如所遐想的那么美,众生之处境、之命运,乐甚少,甚而苦实多——女儿尤其如是”,分析出同情人世间众生尤其是女儿苦难处境、命运的观点。
接着,作者对贾宝玉的“别号”进行了分析解读,“雪芹妙笔是说:于富贵利禄场中,我是无缘的‘空闲’人,两无交涉”,通过对“别号”“富贵闲人”的解说,得出鄙弃富贵利禄的观点。
最后写到“‘富贵闲人’既是与财富和荣誉无关之意,此之乃谓‘无所事事’,又即我之所忙,不是奔竞利禄名位,而是为了‘无事之事’而忙——为了众女儿而忙,为她们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通过对“无事忙”的分析,得出为众女儿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的观点。
6.B [“揆情度理、随机应变”错。原文“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说明她没有眼色。]
7.C [③处探春明着是说给王熙凤听的,但她知道凤姐也是迫不得已,所以她是说给其他的抄检人听的。]
8.(1)性格刚烈,敢于抗争。探春对抄检大观园持坚决对抗的态度,她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凤姐等人对她陪笑、解劝甚至服侍。
(2)能言善辩,敢作敢当。探春义正辞严且无所畏惧,她顶撞凤姐,言语犀利,充分展现出其敢作敢当的勇气。
(3)洞察危机,卓有远见。探春从家族的全局利益着眼,认为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就会一败涂地,表现出了她对贾府命运的担忧。
9.(1)显示出贾府家族管理混乱。抄检大观园是不公正、不透明的行为,这反映了贾府内部管理的矛盾和混乱。
(2)展现了贾府家族内部矛盾激化。抄检大观园体现出家族成员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探春打王善保家的耳光,暴露出与邢夫人之间的矛盾。
(3)暴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通过“抄检大观园”事件,对封建家族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4)暗示了家族成员的命运。“抄检大观园”事件中,无辜的家族成员受到牵连,一些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答出三点即可)
10.C [C项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你”均是泛称。A项是特称,指周萍。B项是特称,指奥菲利娅。D项是特称,指负责挑选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的人。]
11.(示例)①冰雪聪明、敏感多疑 ②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 ③也应该是被尊重的对象[或“也有可以被欣赏的美”,或“也值得尊重(欣赏)”]
解析 第①处,根据上下文,填入两个并列四字词语,且要符合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贾母疼爱,但她生性孤傲,敏感多疑,又冰雪聪明,诗词妙语信手拈来,故可填写“冰雪聪明、敏感多疑”。第②处,根据后文句式,填入能概括“生命形式”的一对反义关系的词语,故可填写“高贵的、卑贱的”或“富有的、贫穷的”。第③处,要注意前句的“即便是”,那么需要有对应关联词“也”;根据后文“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确定“也”字句内容倾向尊重、欣赏等方向,故可填写“也应该是被尊重的对象”,或“也有可以被欣赏的美”,又或“也值得尊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