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案2
(时间:45分钟 分值:44分)
一、信息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9分)
材料一:
感应美学来自中国传统美学。它认为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美,都是人与自然、心与物、主观与客观交互感应、融合统一的产物。
“感应”首先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审美主体要选择与其审美趣味相合的审美客体,审美客体要选择能够接纳其审美属性的审美主体。双向选择成功,“感应”才可能发生,美也才能产生。其次,“感应”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双向选择成功以后,主客体之间就会互相作用于对方,发生如皮亚杰[注]所说的“S←→AT←→R”那样的过程。皮亚杰的这一理论是就发生认识论而言的,但我们认为它也适用于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感应关系。在这一公式中,我们用S代表客体,用R代表主体,A表示“同化”的心理过程,T表示“顺应”的心理过程。如果主体“顺应”客体,也就是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且完全被主体接受,这就是“S→T→R”的过程;如果主体“同化”客体,也就是主体作用于客体而被客体接受,那就是“S←A←R”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在审美感应中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双向同时发生,交叉反复的。第三,“感应”是主客体互相渗透,达到合二而一,即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主体与客体共感同化,浑然一气。如听音乐者与音乐发生节律感应,随着音乐的节律手舞足蹈。这舞蹈之中既有作为客体的乐曲的节律,又有听音乐者的情感起伏变化,是听音乐者与乐曲之间感应渗透,合二为一的产物。(摘编自郁沅《中国感应美学论纲》)
材料二:
阅读《红楼梦》是何感受,各人自有体会,但总会有一致之处。我们对于《红楼梦》的阅读经验,正像宝玉之初见黛玉——虽为初见但至为熟悉,是一种知己与知己“远别重逢”的感觉。陌生的读者成为书中情境的体验者,“他”亦成为书中的一分子。
即使如此,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红楼梦》的理想读者,就像经典作品只能为少数人欣赏一样。“如果不是林黛玉,而是一个缺乏文化知识的普通丫头,即使看到《牡丹亭》的演出,也不一定产生共鸣,至少不会如此强烈,达到这样高层次的美学境界。”道理是一样的:成为《红楼梦》的“个中人”亦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脂砚斋,这位自视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反复以自己曾亲身经历书中所写事件而赋予自己一种独特的权威:“亲历亲闻”似乎是我们成为《红楼梦》合格读者的先决条件。这种做法显然是要将普通读者从《红楼梦》的读者群中驱逐出去;或者说,《红楼梦》在唤起一种亲切感的同时也在抵制无法进入书中情境的读者——“亲切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为此,作者和脂砚斋常用“个中人”来指称前者。《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欣赏警幻新制《红楼梦十二支》,警幻评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反成嚼蜡矣。”即使如此,宝玉仍觉“甚无趣味”,“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而“告醉求卧”。众所周知,《红楼梦十二支》即为《红楼梦》的别名,书中直称为“《红楼梦》原稿”,因而警幻所谓“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实际即指出阅读《红楼梦》的先决条件:阅读原稿,成为“个中人”。显然,宝玉的表现说明仅靠阅读文本无法成为“个中人”,因而即使他阅读了“原稿”仍觉“甚无趣味”而恹恹欲睡。无奈之下,警幻只得创设条件,让宝玉亲身经历曲中所涉情境、与曲中人事摩荡交接,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中人”。脂砚斋等人所谓“真有其人,真有是事”,就是强调作为“个中人”对于理解《红楼梦》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所谓实有的“真人”“真事”的了解,“个中人”自然具有优先权。然而这种“个中人”无疑具有排他性,因为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对这些人物、事件“亲历亲闻”。所以,对于数量更多的读者来说,除了理解这些实有的人与事外,对于书中呈现的情感、情境的体验,显然更为重要。这时读者也应是真正的“个中人”。一旦具备这个条件,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自然会获得一种亲切感和新奇感:“我”的体验在书中出现,“我”亦为红楼梦中人矣!这正像脂砚斋指出的:“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若自料不是宝、林之流,则不必求解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是观者进入是书情境、成为“个中人”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王怀义《作为阅读方法的感应美学——以〈红楼梦〉为中心》)
注 皮亚杰:瑞士人,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双向影响是审美感应产生的基础,主客体互相渗透,合二为一,美可以由此产生。
B.不同读者读《红楼梦》的感受各不相同,当他们成为书中情境的体验者,能感受到一种远别重逢的熟悉感。
C.脂砚斋是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因为他曾亲身经历书中所写的种种事件。
D.读者通过理解书中人与事、情感与情境,也可以成为《红楼梦》的“个中人”,产生前文所说的“亲切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则材料都涉及“感应美学”,但论述的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理论阐释,材料二侧重实践运用。
B.感应美学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却要依托西方心理学理论进行阐释,可见中国美学研究落后于西方。
C.两则材料都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都是为了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并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
D.成为文学作品“个中人”有两条途径,一是“亲历亲闻”,二是揣摩体验,后者对于多数读者更重要。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审美主客体之间双向选择关系的一项是(3分)( )
A.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4.请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过程模式,分析贾宝玉对《红楼梦十二支》从觉得“甚无趣味”到成为“个中人”的过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成立了“家乡文化生活”研究小组,正策划“古城一日游”活动,由你负责拟定路线和写作导游词。请根据“感应美学”的理论列出这两项工作的注意事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6分)
红楼梦(节选)
曹雪芹
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其词曰: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纸儿写好,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湘云笑道:“咱们这几社总没有填词。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词,改个样儿,岂不新鲜些。”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的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①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这里他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
众人来看时,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又都看了史湘云的,称赏了一回。宝玉笑道:“这词上我们倒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诌起来。”于是大家拈阄,宝钗便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了《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紫鹃炷了一支梦甜香,大家思索起来。
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他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嗳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因又问宝玉可有了。宝玉虽作了些,只是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头看香,已将烬了。李纨笑道:“这算输了。蕉丫头的半首且写出来。”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写道是: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②李纨笑道:“这也却好作,何不续上?”
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负,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众人笑道:“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纵然好,也不算得。”说着,看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因又看宝琴的是《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众人都笑说:“到底是他的声调壮。‘几处’‘谁家’两句最妙。”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众人笑道:“不要太谦。我们且赏鉴,自然是好的。”因看这一首《临江仙》道是:
③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又看底下道: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小薛与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罚的。”宝琴笑道:“我们自然受罚,但不知付白卷子的又怎么罚?”李纨道:“不要忙,这定要重重罚他。下次为例。”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忙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在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④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史湘云提议,林黛玉起社填词,限定几个小调写作“柳絮词”后,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所作“柳絮词”各具特色。
B.薛宝钗认为林黛玉、薛宝琴二人创作的“柳絮词”过于伤悲,而她创作的这首《临江仙》夸赞柳絮,众人认为不落俗套。
C.“蕉丫头”“蕉下客”是探春,“潇湘妃子”是林黛玉,“枕霞”是史湘云,这些诗社里的别号来源多与居住环境有关。
D.选文中的“柳絮词”等诗词是《红楼梦》中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小说的情节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句运用动作描写,进行细节刻画,巧妙暗示了黛玉考虑细致、周到。
B.②句语意紧承上文,引出下文宝玉提笔续词,单独成段,凸显李纨的重要。
C.③句中的“卷”,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及柳絮的轻盈。
D.④句以宝钗放风筝收束全文,与前文多处宝钗言语相呼应,形成表现张力。
8.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在节选部分,史湘云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小说的语言同样如此。试从本文选三个人物,分析其所作“柳絮词”暗示了人物怎样的命运结局。(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除了阅读故事之外,通过形形色色的刻画人物,我们可以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自己。别人悲欢离合的生活让我们联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由此可以得到人生的感悟,受到启发。这也是我们阅读《红楼梦》很重要的一个理由。
现在红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毫无疑问,众多的专家学者及业余爱好者,在这部小说上花费大量的心血,花费大量的时间,花费大量的笔墨,写出许多研究论著。其论著之丰富,真可谓①________________。其实《红楼梦》是值得的。因为它是一部凝结着天才作家毕生心血的杰作,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乃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所以这部小说当得起如此密集的关注和如此精深的研究。这不是某个人的②____________,它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
我们知道作者没有写完,这部作品又经过很多次改编,所以就留下很多难以弥补的缺憾,在作品里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真乃至于有错的现象,在情节和字句上尽管有不少破绽,但是③________________,这无损于《红楼梦》卓越的艺术成就。
1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谈谈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案2
1.C [“脂砚斋是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错。原文有“自视”一词,即并不一定是事实,只是脂砚斋本人如此认为;且根据文意,只要读者进入《红楼梦》的情境,他们也可以成为“个中人”,故“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更不一定是事实。]
2.B [“可见中国美学研究落后于西方”错。材料一借用西方心理学理论来阐释审美主客体的双向作用,目的是使论证更形象易感,不能由此推出“中国美学研究落后于西方”的结论,事实上感应美学的提出就已证明中国美学研究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此外,“依托”一词表述不当,材料一只是借用皮亚杰理论的模式,而非据其理论内涵来论证观点。]
3.A [A项体现审美主体(诗人)和客体(敬亭山)的双向选择,“相看两不厌”即表明这种关系。B项体现审美主(诗人)客(音乐)体互相渗透,达到合二为一,产生新的艺术形象(莺语、花、泉流、冰)。C项是诗人对昔日戎马生涯的回忆,并不涉及审美感应。D项是作者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体现审美主体(作者)选择与其审美趣味相合的审美客体(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但不能体现审美客体要选择能够接纳其审美属性的审美主体。]
4.①宝玉因为缺乏对相关情境、人事的体验,即使阅读《红楼梦十二支》原稿仍觉“甚无趣味”,体现了审美客体未能“顺应”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也未能“同化”审美客体。②警幻创设条件,让宝玉亲身经历曲中所涉情境、与曲中人事摩荡交接,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中人”,体现了审美客体“顺应”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也能“同化”审美客体。
解析 根据材料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过程模式可知,“感应”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双向选择成功以后,主客体之间就会互相作用于对方,发生如皮亚杰所说的“S AT R”那样的过程。其中S代表客体“《红楼梦十二支》”,R代表主体“宝玉”,A表示“同化”的心理过程,T表示“顺应”的心理过程。
结合材料二“宝玉的表现说明仅靠阅读文本无法成为‘个中人’,因而即使他阅读了‘原稿’仍觉‘甚无趣味’而恹恹欲睡”可知,宝玉因为缺乏对相关情境、人事的体验,即使阅读《红楼梦十二支》原稿仍觉“甚无趣味”,体现了审美客体未能“顺应”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也未能“同化”审美客体。
结合材料二“警幻只得创设条件,让宝玉亲身经历曲中所涉情境、与曲中人事摩荡交接,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中人’”可知,警幻创设条件,让宝玉亲身经历曲中所涉情境、与曲中人事摩荡交接,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中人”,体现了审美客体“顺应”审美主体,审美主体也能“同化”审美客体。
5.(1)线路拟定:①筛选游客感兴趣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景点;②优化游览路线,保持游客游览兴趣的持续性。
(2)导游词写作:①突出景点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激发游客的审美兴趣与审美体验;②言辞优美,贴合古城文化意蕴,使导游词本身成为文化情境创设的一部分。
解析 根据“感应美学”的理论可知,审美主体要选择与其审美趣味相合的审美客体,审美客体要选择能够接纳其审美属性的审美主体。双向选择成功,“感应”才可能发生,美也才能产生。
策划“古城一日游”活动,拟定路线时要注意双向选择,选择景点要切合游客的审美趣味;选择游览路线要符合游客的兴趣,才能保持游客游览兴趣的持续性。
导游词的写作:根据“感应美学”的理论,要达到主体与客体共感同化,浑然一气。写作导游词,注意创设情境,突出景点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才能有效激发游客的审美兴趣与审美体验;言辞优美,贴合古城文化意蕴,使导游词本身成为文化情境创设的一部分。
6.A [湘云所作“柳絮词”在林黛玉起社填词之前。]
7.B [“单独成段,凸显李纨的重要”属过度解读。]
8.(1)才华出众,文思别致。她写的《如梦令》,黛玉评价为“新鲜有趣”,众人“称赏了一回”。(2)心直口快,纯真坦率。对宝钗所写《临江仙》第一个称赞,认为第一句就“出人之上了”。(3)孤傲旷达,命运凄苦。从《如梦令》所写柳絮形象、暮春之景可知。(答出两点即可)
9.(1)探春只写出半首《南柯子》,“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暗示了她远嫁边疆的命运;宝玉帮她完成后半首,暗示了兄妹二人的人生就像南柯一梦。
(2)湘云的《如梦令》写了暮春之景,象征她的凄苦命运,“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隐喻她命运困顿,史家衰败。
(3)宝琴“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暗示“好日子”即将结束,成为一场梦,贾家败落;宝琴风筝是“大红蝙蝠”,吉祥偏福之意,暗示宝琴命运独好。
(4)黛玉借柳絮的“粉堕”“香残”“飘泊”“白头”“无人收”抒发了自己漂泊无依、年华易逝、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暗示其凄苦的命运。
(5)薛宝钗“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认为柳絮会随着东风,飞到云彩之上,体现了其乐观积极的性格,暗示其心想事成。(答出三点即可)
10.(示例)①浩如烟海 ②一己之见 ③瑕不掩瑜
解析 第①处,根据前文“其论著之丰富”可知,所填成语的意思是关于《红楼梦》的论著非常多,所以可填“浩如烟海”。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第②处,此处前句的意思与后文相对,根据后句“它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可知,前句指的是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所以可填“一己之见”。一己之见:一个人的意见。第③处,根据前文“在作品里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真乃至于有错的现象,在情节和字句上尽管有不少破绽”可知,这部作品有缺点存在,但后文“这无损于《红楼梦》卓越的艺术成就”又明确表达出它的缺点无法掩盖其优点,所以可填“瑕不掩瑜”。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11.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突出了《红楼梦》的极高价值,表现了人们对它的热爱。
解析 “花费大量的心血,花费大量的时间,花费大量的笔墨”三个结构一致的句子连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花费大量的”这一结构反复出现三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大量的”“心血”“时间”“笔墨”四个词语,写出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业余爱好者在《红楼梦》上的巨大付出,突出了《红楼梦》的极高价值,表现了人们对它的热爱。
12.(示例)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除了阅读故事之外,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刻画),我们可以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过程”,没有谓语部分,后句主语是“我们”,可给“阅读《红楼梦》的过程”加上介词“在……中”,使句子前后主语一致;二是搭配不当,“形形色色”不能修饰“刻画人物”,可将“刻画”删掉或改为“人物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