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1 13: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
分子热运动
1. 分子: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分子数目巨大。
2.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扩散就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4.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5.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内能
1. 分子具有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那么分子也具有动能。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具有的动能也就越大。
2. 分子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应该也具有势能。
3. 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 内能的影响因素:(1)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3)同一物体,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Q),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热传递的本质: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2)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比热容
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②转换法(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①应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等,②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度量
实验结论:①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不同,②水的吸热能力更强;③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物体的温度变化、质量有关,还与物质种类有关。
2.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3. 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符号:c,单位:J/(kg·℃),读做: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c 水= 4.2×103 J/(kg · ℃) 的物理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4. 比热容公式:Q=cm△t c= m= △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5.比热容的特点: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可以粗略鉴别物质。②比热容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本身及状态,与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 ③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④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热本领越强,其温度越不容易改变。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1.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机器。分类:汽油机、柴油机。
3. 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汽油机工作过程:
①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空气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飞轮转动,内能做功。
④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5.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
6.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7.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柴油机:构造与汽油机类似,每一个工作循环也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9.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①结构不同: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②吸气冲程不同: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气缸里的只有空气。③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利用火花塞点燃燃料,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
第2节热机的效率
1.热值的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3.公式: ①Q=qm m= q=
其中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②Q=qV V= q=
其中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
4.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在数值上等于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6公式: Q总= Q有用= Q总η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1.
7.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①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③合理利用散热。④加润滑油,减少因克服摩擦而做的额外功。
第3节热量的转化和守恒
1. 能量的转化——能量形式发生改变——做功/燃烧(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能量的转移——能量形式未发生改变——热传递
注:能量的转化/转移具有方向性。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会自发地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
2. 能量守恒定律:大量事实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3. 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