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4: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术、斗、大、器、上”等5个生字,会写“术、斗、器”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的动人情景,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3.了解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感受白求恩大夫在危急关头,坚守岗位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白求恩为什么把手术台称为阵地?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从白求恩说的话、做的事和他的神态、动作中,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从而感受到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白求恩的相关资料:
2.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延安,为八路军服务。1939年春,他率医疗队到河北医疗困难最大、条件最为艰苦的石门县(今属石家庄)工作。在石门短短的10个月的时间里,他为部队和当地群众医治了几百名伤员。由于工作紧张,他经常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以上,在一次手术中,他持续工作了69个小时,为115名患者施行了手术。就在这次手术后不久,不幸因伤势恶化以身殉职。同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揭示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白求恩在战地医院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救治伤员的工作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对当时情景的真实描述。(板书课题)
4.学生质疑: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课文主要讲的是白求恩做手术的情景,那为什么白求恩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呢?(设计意图:从白求恩的相关资料入手,让学生对白求恩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质疑课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反馈交流: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设计意图:回顾刚学过的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快速找出关键句子回答问题。)
再读课文,画出描写白求恩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并理解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白求恩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等词句的意思。说说白求恩为什么这样拼命工作?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看法。相机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白求恩为抢救伤员而忘我工作的情景。
重点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白求恩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白求恩低下头……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再让学生体会白求恩的神态:“十分疲惫”。然后结合课后第3题“想想说说”,让学生想象一下白求恩当时“刚毅”的神态和“坚决”的神态是怎样的神态;让学生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最后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通过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白求恩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积累。可以采取自由背、同桌互背等多种形式来达到背诵的目的。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求恩大夫说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设计意图:通过写话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白求恩的认识和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白求恩的事迹?(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也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白求恩的事迹。
(四)课堂总结,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