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3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3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3: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构成了他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以及土地在作者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重音和节奏。
2.把握诗中的意象,揣摩诗人营造的氛围。
3.积累拓展艾青诗歌,并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中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写了一首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的激情。
二、出示活动内容
活动一:深情朗读
活动二:细腻体味
活动三:尝试创作
活动四:积累拓展
三、 知识卡片
1.作者介绍:
艾青出生于1910年,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当代诗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五岁,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的早期的诗风格浓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作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题。
2.背景介绍: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深情朗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一读:深沉、悲愤的感情基调
二读:鲜明的节奏
三读:抒情的重音
四读:炽热的情感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角色演读,深情背诵
(男)假如/我是一只鸟,
(男合)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女)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女合)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女合)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众合)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男女领)——然后/我死了,
(众合)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众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男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五、细腻体味
1.初读诗歌我们知道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借助鸟的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那么这只鸟歌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2.请同学们试着用以下格式为诗中意象作旁批 。
“______”意象,象征了______________。
土地—— 象征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 。
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 。
风 ——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
课中小结:
内涵丰富的意象
写实与象征交织
抒情视角的转换
六、尝试创作
以“我爱这____”为题,仿写一首小诗。
我爱这世界
假如我是一缕光,
我也应该用温暖的臂膀拥抱:
这充满生机的土地,
这永远激荡着我们欢乐的河流,
这席卷着喜悦的清爽的风,
和那勤恳劳作的善良的人们……
——然后我消散了,
将温暖都留在这世间。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笑意?
因为我对这世界爱得纯真……
我爱这校园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
这被阳光普照着的校园,
这永远充满着同学们欢乐的课间,
这静悄悄地吹拂着的温柔的风,
和那来自操场的青春活力……
——然后我飞走了,
连思绪也留在校园里面。
为什么我的心里常有留恋?
因为我对这校园爱得真挚……
我爱这四季
假如我是一只精灵,
我也应该用婀娜的身姿舞蹈:
这水声潺潺如奏鸣曲的溪流,
这阳光灿烂草木茂盛的森林,
这秋意浓浓黄叶烂漫的山野,
和那来自天际的无比娇美的冰晶……
——然后我笑了,
连笑声都浸入这四季里面。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常扬起?
因为我对这四季爱得热烈……
七、积累拓展
朗读《艾青诗选》中有关“土地”意象的诗歌,并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1937年7月6日,艾青在沪杭路车厢里写下这首《复活的土地》,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天在古老的卢沟桥响起了划破历史长空的枪声。
《复活的土地》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沪杭路上
1937年12月28日,艾青来到武汉。“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但是国名党军队节节败退,丢失了大片大好河山。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寻求着如何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正确道路,同时也不免面对严峻的现实而陷入深沉的思考。作为一个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的诗人,艾青在感情上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一个满怀正义和激愤之情的诗人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歌。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己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鸟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篷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己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禽,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此诗写于1938年2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战火迅雷般逼近了黄河,艾青正和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张仃等一批文化界朋友,应聘赴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旅经陕西潼关。诗人目睹战争阴云笼罩下北国大地一派荒凉、纷乱的景色,心灵受到极大震动,一位朋友感叹“北方是悲哀的”,更触发了他的思绪,因而诗人路过潼关之时写下这首《北方》,同年四月发表在《七月》杂志的卷首。
《北方》
一天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与时日的光辉
——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
带来了恐怖
疯狂的
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
困苦地呼吸
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几只驴子
——那有悲哀的眼
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载负了土地的
痛苦的重压,
它们厌倦的脚步
徐缓地踏过
北国的
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阴郁地
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而万里的黄河
汹涌着混浊的波涛
给广大的北方
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而年代的风霜
刻划着
广大的北方的
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
——这来自南方的旅客,
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扑面的风沙
与入骨的冷气
决不曾使我咒诅;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见
我们的祖先
带领了羊群
吹着笳笛
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
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潼关
作业:积累《艾青诗选》中有关“太阳”意象的诗歌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