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巩固提升练习
(物体的运动专题巩固)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6km=3.6km×1000m=3600m B.3.6km=3.6km×1000=3600m
C.3.6km=3.6×1000m=3600m D.3.6km=3.6×1000=3600m
2.小刚五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17.29cm、17.51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33cm B.17.30cm C.17.305cm D.17.31cm
3.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4.物体沿直线以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又以同向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5.一列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 )
A. 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B.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北向南的风
C.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南向北的风
D. 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
6.小明和小华在玄武湖公园里划船游玩,以船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以下表述能说明“运动的相对性”的是( )
A. 以船上的小明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 以水边的小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C. 以船上的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D. 以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7.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地面上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8.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跑1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甲”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B.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乙”的运动
C.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时刻是t2
D.图(c)中0~t3时刻跑步者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
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______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即______的颗粒物。
10.如图所示,甲铅笔长 cm;乙秒表的读数为 s;丙表读数为 km/h。
11.在抗击疫情中,多地防疫站经常用洒水车在路面上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某洒水车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前进了,该车的速度是 .
12.如图是中国“天河”号空间站核心舱的结构图,长16.6________,竖起来约有6层楼高,与在轨核心舱的尺寸相同。它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________反射,使参观者从不同方向看到它。
13.如图是一个足球离开脚在客厅砖面水平向前滚动的每隔0.2s拍摄一次的频闪照片的俯视图,已知铺客厅的正方形瓷砖边长为60cm,A、B两点为足球滚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点,由图可以判断出:足球的运动轨迹是 __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图中整个运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4.小刚同学测橡皮的宽度,记录5次测量结果,分别是:①2.51cm,②2.51cm,③2.41cm,④25.2mm,⑤2.53cm。小刚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其中错误数据的序号是________,根据以上记录,被测橡皮的宽度是________cm。
15.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次“频摩擦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位置运动到位置的距离是______木块从位置到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
16.如图所示是 打出的甲、乙两条纸带。在甲图中,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秒。在甲纸带中A 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 乙纸带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说明纸带上打出两点所用时间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
17.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图乙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图丙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19.小张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张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张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图1是小红和小华在做“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场景,纸锥没有从同一高度下落,她俩分别用米尺测得甲、乙纸锥下落的高度为s1、s2,下落的时间为t1、t2。如果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则应比较 和 的大小,值大的纸锥下落的快,若用相同路程比时间,则应比较 和 ,值小的纸锥下落的快。图2是她俩用米尺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照片,她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进行数据处理,请你指出她们的三个错误之处: 、 、 。
纸锥下落高度h 下落时间t 平均速度v
1
21.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1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
(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 tBC(选填“<”、“=”、“>”);
(2)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 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 m/s。
22.如今,高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国庆节假期,小明选择乘坐高铁去上海,他通过12306网站查询到G7003次列车的时刻表如图所示:
G7003时刻表
站序 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停车时长
1 南京 — 08:00 —
2 常州 08:39 08:41 2分钟
3 无锡 08:55 08:57 2分钟
4 苏州 09:12 09:14 2分钟
5 上海 09:40 — —
(1)本次列车从常州到苏州运行的时间为_________min;
(2)南京到上海全程约为300km,列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_________?
(3)已知列车的长度为400m,若列车以150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为1.1km的大桥时,则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在研究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规律时:
(1)小球从A点开始沿斜面滚下,记下小球每隔0.1s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AF之间距离为 cm;
(2)可以看出小球运动越来越快,这里采用的比较方法是( )
A.相同时间比路程 B.相同路程比时间
(3)小球从A到F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4)下列运动图像中符合小球运动规律的是( )
A. B.C. D.
24.图甲是一台激光雕刻机工作时,电动机M带动横杆沿框架前后移动,电动机N带动激光头在横杆上左右移动,同时激光头发出高亮度激光,在金属表面灼烧出各种图形。
(1)激光照射在金属表面,能灼烧金属,说明光具有________,金属表面因吸收热量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汽化。
(2)激光照射金属时,落在金属表面的光斑越小,形成的线条就越细,雕刻出的图案越精细,所以激光头中安装了________透镜来会聚光斑大小。
(3)如图乙所示,开始时光斑在A点,设定雕刻时间为2s。若只启动电动机M,让横杆以3cm/s的速度匀速向后移动,能雕刻出线段AC;若只启动电动机N,让激光头在横杆上匀速向右移动,能雕刻出长8cm的线段AB。现让两个电动机同时工作。
①雕刻出线段AD,激光头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②若要雕刻出线段AE,则应该如何调整电动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