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先锋】第20课 曹刿论战 第1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先锋】第20课 曹刿论战 第1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6: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新课导入
你知道有哪些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长勺之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去领略古人的智慧吧。
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担当。
03
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理清行文思路。
02
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异义的差别。
01
作品简介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书中记述了各诸侯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背景链接
齐、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齐襄公时,政令无常,其弟小白和纠分别逃到莒(jǔ)国和鲁国避难。后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即齐桓公)。鲁庄公十年(前684)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本文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字音字形
曹刿 (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弗敢加也( )
小信未孚( )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 ) 望其旗靡( )
彼竭我盈( )( )
guì

shì
jié
jiàn


zhé

yíng
读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疏通文意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十年(前684)。
军队。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译 文
《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指鲁庄公,鲁国君主。前693—前662年在位。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译 文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参与。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代词,指“公将战”这件事。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可译为“呢”
于是,就。
介词,把。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夸数目,一定按照实情。”(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译 文
遍及,普遍。
顺从,听从。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虚夸,夸大。
实情。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信服。
赐福,保佑。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介词,按照、依照。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
译 文
明察。
指诉讼事件。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跟随。
结构助词,的。
介词,按照、依照。
类。
介词,凭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次战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
译 文
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起补足音节作用。
还不可以。
大败。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庄公正要(下令)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译 文
驱车追赶。
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追逐,追赶。
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连词,表顺承。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译 文
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缘故,原因。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作,鼓起。
第二次。
穷尽。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译 文
倒下。
推测,估计。
埋伏。
代词,指齐国军队。
新课精讲
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曹刿形象
详略得当
鲁庄公形象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手法
鲁庄公在战前是如何表现的?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导思
关键词:
爱国、杰出才能
再读课文
读法指导
①乡人的问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用轻视、嘲讽的语气读;曹刿的答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要读出自信以及对肉食者的鄙夷,“鄙”字要适当拖长语调。
②读鲁庄公的回答时,一开始要信心十足,后面要逐渐显得底气不足;曹刿的话应用沉着、坚定的语气读,如读曹刿给鲁庄公分析这次战争胜利的原因时,语气不要急躁,语速不宜太快。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叙述战前的准备。
第二部分(②):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
鲁庄公三答→鄙
对比,突出曹刿的
远见卓识。
曹刿三答→远谋
公将鼓之
未可
公将驰之
齐人三鼓
可矣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第三部分(③):写曹刿论述战争的取胜之道。
取胜之道
蓄养士气
抓住战机
新课精讲
战争的时间
交战的双方
战争的性质
十年春
齐国、鲁国
齐师伐我
第一部分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待了哪些内容?
原因: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被迫迎战,曹刿认为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精神: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曹刿的什么精神?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鲁庄公的理由
曹刿的评价
3.鲁庄公认为可以和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不足以赢得战争。
民心向背、取信于民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鲁庄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评价说“可以一战。”这是为什么呢?
5.“战则请从”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请从”为下文曹刿的正确指挥及取得战争胜利做铺垫。
铺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