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随堂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学期期末随堂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7:18:26

内容文字预览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随堂检测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chà)时间洒满了银光。
B.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quán)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C.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chǐ )笑起来。
D. 水渐渐蹿(cuàn)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霎(chà)——shà;
C.嗤(chǐ )笑——chī ;
D.蹿(cuàn)——cuān;
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涯和巨石。
B. 后三宫风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详的彩画,还有飞凤、舞风、凤凰牡丹等图案。
C.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赡仰这鲜红的国旗。
D. 木桥前,没腿深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字形。
A.山涯——山崖;
B.龙凤呈详——龙凤呈祥;
C.赡仰——瞻仰;
故选D。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
C. 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D.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虎生威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句中形容草原一片广阔的绿色,恰当;
B.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句中形容故宫建筑的分布状况,恰当;
C.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句中指怨恨和沮丧的情绪消失。恰当;
D.虎虎生威:像老虎一样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句中形容老师看出破绽的细心,不恰当;
故选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B. 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
C.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C.语意重复,可去掉“大约”或“左右”;
D否定不当,删除“不”;
故选A。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B.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C.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D.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标点运用。
B.考查书名号使用。改: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C.考查引号使用。改: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D.考查分号使用。改: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故选A。
6.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春秋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很多汉字形体优美,具有造型艺术的特质,或者结构匀称,稳重大方;或者灵动飞扬,富有动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春秋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表述错误。《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所编著。
故选A。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死的,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7. “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解释说明 B. 说话断断续续
C. 表示语意的跳跃 D. 说话结巴
8.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悬念解开,渔夫回来了,并同意收养孤儿。
B. 桑娜自作主张收养孤儿,渔夫很生气,迫不得已只好收养。
C. 渔夫和桑娜都是善良的人,具有同情心。
D. 选段主要是通过两人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9. 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起初不想管邻居家的孩子。
B. “搔搔后脑勺”说明渔夫正在认真思考,体现了渔夫觉得问题严重。
C.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D.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受到惊吓,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10. 对桑娜“一动不动”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桑娜在丈夫回家前,已经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了。
B. 丈夫的决定消除了桑娜原来的担心,使她沉浸在如释重负的欣慰之中。
C. 这“一动不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看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
D. 说明丈夫不在家时,桑娜还要从早忙到晚,现在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答案】7. C 8. B 9. A 10.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省略号的作用的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此处省略号前“总算活着回来啦。”是渔夫在感叹自己活着回家了,省略号后“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写对妻子的关心,前后话题转移了,所以此处用省略号表语言的跳跃中断,故选C。
【8题详解】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B.错误。从后文(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知,桑娜自作主张收养孤儿,渔夫并不是很生气,他和妻子不约而同做出了同样选择——收养孤儿。故选B。
【9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错误。联系全文可知渔夫也是一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善良人,“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他在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怎样抚养邻居的孩子,不是不想管邻居家的孩子。故选A。
【10题详解】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D.错误。联系前后文内容可知,桑娜是一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善良人,“一动不动”,是因为她已经把邻居家的孩子带到了自己家里,并不是疲惫不堪。故选D。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战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1.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心志,情志
B. 善哉乎鼓琴 善:善良
C. 少选之间 少选:不久。
D. 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12.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两人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A.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C.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D.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知之。
13.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描写伯牙善鼓琴为主,详细描写了伯牙的鼓琴技艺之高超:以描写钟子期善听为辅。
B. 课文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描述音乐的壮美,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前因后果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C. 选文将无形的音乐化作有形的事物,画面感很强。
D. 文章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动人故事,反映了朋友间互相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14. 选文中钟子期所说的两句话,理解最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两句话句式相似,朗朗上口,具有音韵之美。
B. 两句话都以比喻的修辞形容出琴声的特点。
C. 两句话表达了钟子期对伯牙琴技的赞美之情。
D. 两句话体现出演奏的地点是在高山流水之间。
【答案】11. B 12. C 13. A 14. D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B.句意为:你弹得真好呀。善:好;
故选B。
【12题详解】
考查内容、情感的理解。
A.句意: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此句意思只叙述事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他弹琴;
B.句意: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本句主要表达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后的表现,突出二人互相理解、互为欣赏的情感;
C.句意: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此句写子期死,伯牙认为再无知音,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行为突出两人深厚情谊;
D.句意: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一定知道。此句突出二人心有灵犀互相理解的情感;
故选C。
【13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写法的理解。
A.整篇短文都在写“伯牙善鼓琴”,却没有正面描写伯牙的琴技多擅长,琴音多高妙,而是写了钟子期听琴后的表现: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可见文章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钟子期的“善听”来表现伯牙琴音的高妙。“详细描写了伯牙的鼓琴技艺之高超:以描写钟子期善听为辅”表述有误;
故选A。
【14题详解】
考查内容的理解。
D.钟子期所说的两句话没有讲演奏的地点,只是用比喻的形式形容出琴声如高山流水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答案】21. 老妈在雪天步行几十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
22. 自然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或者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天气的寒冷,为下文老妈打电话让我拿羽绒服作铺垫。
23.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老妈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24. (1)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内容上,点明主旨,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体现了“我”及同事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六年级上学期期末随堂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chà)时间洒满了银光。
B.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quán)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C.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chǐ )笑起来。
D. 水渐渐蹿(cuàn)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涯和巨石。
B. 后三宫风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详的彩画,还有飞凤、舞风、凤凰牡丹等图案。
C.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赡仰这鲜红的国旗。
D.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
C. 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D.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虎生威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B. 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
C.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B.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C.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D.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6.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春秋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很多汉字形体优美,具有造型艺术的特质,或者结构匀称,稳重大方;或者灵动飞扬,富有动感。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死的,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7. “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解释说明 B. 说话断断续续
C. 表示语意的跳跃 D. 说话结巴
8.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悬念解开,渔夫回来了,并同意收养孤儿。
B. 桑娜自作主张收养孤儿,渔夫很生气,迫不得已只好收养。
C. 渔夫和桑娜都是善良的人,具有同情心。
D. 选段主要是通过两人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9. 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起初不想管邻居家的孩子。
B. “搔搔后脑勺”说明渔夫正在认真思考,体现了渔夫觉得问题严重。
C.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D.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受到惊吓,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10. 对桑娜“一动不动”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桑娜在丈夫回家前,已经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了。
B. 丈夫的决定消除了桑娜原来的担心,使她沉浸在如释重负的欣慰之中。
C. 这“一动不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看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
D. 说明丈夫不在家时,桑娜还要从早忙到晚,现在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战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1.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心志,情志
B. 善哉乎鼓琴 善:善良
C. 少选之间 少选:不久。
D. 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12.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两人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A.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 伯牙鼓琴,志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C.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D.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知之。
13.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描写伯牙善鼓琴为主,详细描写了伯牙的鼓琴技艺之高超:以描写钟子期善听为辅。
B. 课文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描述音乐的壮美,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前因后果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C. 选文将无形的音乐化作有形的事物,画面感很强。
D. 文章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动人故事,反映了朋友间互相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14. 选文中钟子期所说的两句话,理解最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两句话句式相似,朗朗上口,具有音韵之美。
B. 两句话都以比喻的修辞形容出琴声的特点。
C. 两句话表达了钟子期对伯牙琴技的赞美之情。
D. 两句话体现出演奏的地点是在高山流水之间。
第Ⅱ卷(阅读理解题 共28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喂,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不由地“心有戚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15. 本文第③④两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4分)
16. 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8分)
17. 本文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8分)
18. 请分别概括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