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雷电颂》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3 21:4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语文导学案
编写: 审核: 时间:
姓名: 班级: 组号:
7、 雷电颂(2课时)
教师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学习文中运用修辞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4.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资料链接:
一、人物介绍:
屈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二、戏剧知识介绍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5、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 ) 睥睨( ) 咆哮( ) 污秽( ) 犀利( ) 稽首( )
虐待( ) 驰骋( ) 踌躇( ) 鞭挞( ) 忏悔( ) 罪孽( )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 污秽:
犀利: 虐待:
踌躇: 鞭挞: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3、背景介绍
《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 ( http: / / www.21cnjy.com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____________一生的故事。以____________为情节线索,构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个悲剧典型。
二、 “雷电颂”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
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三、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正文前小字部分)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四、合作探究
目标一:
带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展示自己喜欢的段落。
目标二:
1、 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2、联系写作背景谈谈《屈原》的创作主旨。
3、《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建议:从句式,修辞等角度举例分析品味。
4、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
暴风雨
①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地轰鸣,使人惊恐。
②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③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④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⑤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⑥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⑦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________得更加明亮。
⑧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⑨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⑩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1)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本文所写的时间是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实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________”处应填的动词是
A、点缀 B、擦洗 C、洗涤 D、擦拭
4、本文题为“暴风雨”,却又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写“更加绚丽的早晨”,意在表现什么?
5、请按你的理解给文章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层次。(用竖线在下面序号处标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6、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写了早晨的美景,其中写听觉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写嗅觉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