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五章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环境红利是通过征收环境税,对生态带来的正向效益。我国的环境红利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十万亿环境“债务”,即环境治理费用。据此完成1~3题。
1.漫画反映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
A.共同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发展生产力
B.防治灾害,整治生态环境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3.下列抑制环境“债务”产生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关停高耗能工业
B.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用石油取代煤炭
C.加强地质勘探,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力度
D.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
江苏省盱眙县大力推广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养殖小龙虾,建立了多个优良苗种繁育基地,开辟出一条绿色富民、乡村振兴的新道路。下图为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图。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和浮游生物为食,可以减少饲料投入
B.小龙虾的粪便可作为稻田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C.物质和能量在虾—稻共生系统内不断循环,不需要消耗资源
D.虾—稻共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入
5.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文化持续发展
(2023·山东泰安期末)下图为山东某企业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条图。多条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模式。读图,完成6~7题。
6.该企业生态工业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7.该企业的生态工业模式( )
①重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②没有废弃物排入自然界 ③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④增强了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江苏扬州模拟)河北省是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的重要产区。其种植业以小农经营为主,养殖场因不能占用耕地,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畜禽粪污利用率低。近年来,承德市采用种养结合方式,实现粪污就近消纳,构建从种植到养殖全封闭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如下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中,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为( )
A.秸秆、粪污 B.秸秆、沼气
C.粪污、沼气 D.粪污、玉米籽
9.以往限制承德市畜禽粪污利用率提高的原因有( )
①种养业空间分布不均 ②畜禽养殖比重较低 ③农业生产技术不成熟 ④生态环保意识不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安徽池州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与河豚、鲥鱼并称为“长江三鲜”,但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下图示意贵如黄金的“天价”刀鱼。
(1)指出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现象违背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简述理由。
(2)分析可能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给出保护措施。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山东滨州期末模拟)下图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维映射图,其中响应度越高,表示产生的效益越大。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P发展行为付出的代价主要是( )
A.能源利用率降低 B.就业率大幅下降
C.资源储藏量减少 D.人口增长率下降
12.若P发展行为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3~15题。
13.目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4.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15.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活动是(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16.(2023·河南郑州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全县东、西、北三面被中低山环抱,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县土地的60%。该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 000毫米以上,降雨多集中在春末夏初。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红岩村距县城约14千米。20世纪90年代之前,红岩村经济发展落后,在此之后,红岩村村民不断探索,开始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图1),上山垦荒种柿子树,屋前屋后建栏养牲畜,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21世纪初,红岩村村民开始走上发展生态旅游的道路,从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为“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图2)。
图1
图2
(1)简述红岩村养殖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当地喀斯特地貌区的果农并未跟风种植柑橘,而是选择种植耗水较少的柿子树。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简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当地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C 2.A 3.D 解析 第1题,图中的现象是上一代人过分掠夺资源,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违背了代际间的公平性原则,C正确。第2题,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B、C、D三项,其具体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根本的,A正确。第3题,环境“债务”问题即环境问题。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有利于减轻环境问题,D正确;完全关停高耗能工业是不可行的,A错误;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正确,但用石油取代煤炭并不可行,且石油也是非可再生资源,B错误;加强地质勘探,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力度,会加大对能源的消耗,导致能源短缺,C错误。
4.C 5.B 解析 第4题,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在原本的稻田生态系统中人工添加了小龙虾,但是原本的稻田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着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人为添加其他物种到该生态系统中,需要人为添加资源,C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第5题,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B正确。
6.C 7.A 解析 第6题,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能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第7题,该生态工业模式重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①正确;废弃物排放量少,并不是没有废弃物,②错误;对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成本,③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联系,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8.A 9.C 解析 第8题,生态循环农业以玉米种植区的农业废弃秸秆(经沼气池后形成的沼渣)和养鸡场的粪污(经沼气池后形成的沼渣)作为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A正确。第9题,养殖场因不能占用耕地,大多数分布在偏远地区,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分离,养殖场周边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直接限制了畜禽粪污利用率的提高,①正确;畜禽养殖业比重较低不是影响畜禽粪污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且从材料中无法获取畜禽养殖比重发生变化的相关信息,②错误;由“小农经营”推测可知当地农业生产技术不成熟,导致畜禽粪污利用率较低,③正确;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将畜禽粪污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利用率较低,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
10.答案 (1)持续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人类活动导致刀鱼的数量减少,其减少的速度超过了生长发育的速度,即超过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破坏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
(2)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河流上的大坝切断刀鱼洄游线路;水体污染;等等。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等。
解析 第(1)题,长江刀鱼资源衰竭(过度捕捞)意味着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长江刀鱼衰竭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不公平,即违背了公平性原则。第(2)题,长江刀鱼资源的衰竭一方面是过度捕捞所致,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导致刀鱼生存空间和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保护措施针对以上两方面分析即可。
11.C 12.B 解析 第11题,图示P发展行为侧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消耗大量资源,C正确;能源利用率提高,A错误;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率提高,B错误;经济发展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人口增长率提高,D错误。第12题,若P发展行为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则违背了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公平性原则,B正确。
13.C 14.B 15.D 解析 第13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以及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C正确。第14题,该构想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A错误、B正确;资源的循环利用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C错误;该产业构想对提高农民素质影响不大,D错误。第15题,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回桑”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种桑养蚕的收益比种植粮食高很多,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桑基鱼塘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D正确。
16.答案 (1)牲畜消耗果皮等废料,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牲畜粪便可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果园提供有机肥;增加肉类产出,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当地夏季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喀斯特地貌区下渗强烈,地表水资源短缺;柿子树需水量较少,耐旱性较强。
(3)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减少农村人口迁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观光旅游。
解析 第(1)题,结合图1,牲畜以果皮等为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牲畜粪便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和生产、生活用能,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牲畜粪便还可以产生沼肥,为果园和农作物提供有机肥料,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养殖牲畜,可以生产肉制品,提供优质农副产品。第(2)题,该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 000毫米以上,降雨多集中在春末夏初,降水集中度高,雨季短,夏季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县土地的60%。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下渗强烈,地表水资源短缺,而柿子树生长耗水较少,耐旱性较强。第(3)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一方面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减少农村人口迁出,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循环经济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观光旅游,同时带动了民宿、交通、导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