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三章第一节 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1~2题。
1.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2023·浙江杭州检测)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限制图中甲地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相对于我国新疆棉花生产,丙地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是( )
A.光照充足
B.降水较丰富
C.土质疏松
D.昼夜温差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据此完成5~6题。
5.一位农民说:“如果能卖到4 000元/千克,我能在北京种出柑橘。”从这句话可看出农业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 )
A.城市化的发展程度
B.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C.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
D.国家的政策
6.事实上,在北京种出的柑橘市场竞争力较小,这是因为( )
A.投入多,生产成本过高
B.北京种出的柑橘不适宜食用
C.人们不喜欢吃柑橘
D.在北京不利于经营农业
(2023·江苏联考)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下图为某年11月1日某地即将进入作物收获期的局地景观照片。据此完成7~9题。
7.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新疆 B.河北
C.湖南 D.黑龙江
8.该地为发展种植业,改造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9.该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科技水平高 B.单产高
C.经营规模大 D.商品率高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利用山地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台地种植油橄榄。读图,完成10~11题。
10.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
11.该地区居民在不同地形区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充分显示了当地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山地放牧合理利用了山地的草场资源
B.在台地种植油橄榄,可使夏季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C.在低地种植小麦和玉米,可适应夏季少雨的气候特征
D.该地区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主要是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全年生产、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全年生产表,完成12~14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冬作马铃薯 收获 收获 播种
小春马铃薯 播种 收荻
早春马铃薯 播种 收获
大春马铃薯 播种 收获
秋作马铃薯 播种 收获
12.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新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B.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C.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D.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13.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洪涝 B.土壤
C.霜冻 D.光照
14.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
A.中、低海拔地区 B.高海拔地区
C.干热河谷地带 D.四川盆地
15.(2023·安徽六安期中)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分析东北粮食优势产区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2)简述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的原因。
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1.B 2.D 解析 第1题,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油菜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油菜生长发育越慢,这主要是因为各地的热量存在差异,B正确。第2题,a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适宜种植油菜,D正确。
3.B 4.B 解析 第3题,甲地在美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阻挡西部海洋水汽的深入,气候干旱,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所以限制其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正确。第4题,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较多,水分条件好。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较少,B正确。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广布,土质疏松,A、C、D不符合题意。
5.B 6.A 解析 第5题,农业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供不应求时,产品价格升高,就可以在生产成本较高的区域种植,B正确。第6题,在北京种柑橘,投入多,生产成本过高,价格高,导致其市场竞争力较小,A正确。
7.C 8.D 9.B 解析 第7题,该地11月即将进入作物收获期,说明该地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长,热量条件好,湖南符合,C正确;新疆、河北、黑龙江,生长期相对较短,11月已经结束收获。第8题,湖南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水源充足,A、B、C不符合题意;由于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较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特点为酸、黏、瘦,需要进行土壤改造,D正确。第9题,该地种植水稻,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程度较低,科技水平低,A、C、D错误;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能满足人口密集区的粮食需求,B正确。
10.A 11.B 解析 第10题,该地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所在地区,夏季炎热干燥,易导致牲畜饮水困难、农业灌溉缺水,故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不足,A正确。第11题,该地为山地地区,农业生产深受地形条件的影响,A、D不符合题意;该地夏季降水较少,不可能出现洪涝灾害,B符合题意;在低地种植小麦和玉米,便于灌溉,可适应夏季少雨的气候特征,C不符合题意。
12.B 13.C 14.B 解析 第12题,西南地区纬度低,地势高差相对大,山上、山下气温相差较大,所以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每个季节都有新鲜马铃薯上市,B正确。第13题,洪涝发生在夏季,种植小春马铃薯主要在冬季,A错误;土壤在一年中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错误;该地纬度较低,冬季光照条件较好,D错误;冬季该地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常常出现霜冻,霜冻成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C正确。第14题,大春马铃薯主要生长在夏季,而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因此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气温较低的高海拔地区,B正确。
15.答案 (1)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水源:河流分布,灌溉水源充足。
(2)单产低的原因:东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丰富,耕作较为粗放;农田基础设施较差,投入低;热量不足,只能保证一年一熟;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
商品率高的原因:大型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较高,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人均粮食占有量大。
解析 第(1)题,东北粮食优势产区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分析。第(2)题,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单产低与其较为粗放的种植方式、较频繁的自然灾害、较差的农田基础设施有关;商品率高主要与其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人口较少密切相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