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1 23: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四章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皖豫名校联盟期末)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是我国内陆地区通往中亚的要道,东西长约900千米,地势平坦,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下图示意随着铁路的建设河西走廊各地可达性时间(单位:小时)的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1~3题。
1.铁路运输在河西走廊占据重要地位,其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是(  )
A.依据运输需求 B.尽量少占耕地
C.适度超前 D.平衡地区发展
2.导致甘州与肃北可达性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站点的规模 B.距离铁路远近
C.设计运行速度 D.货物运输量
3.随着河西走廊各地可达性时间的变化(  )
A.图中各地间的直线距离缩短
B.图中各地内部的联系加强
C.沿线资源得到开发
D.河西走廊的聚落数量增加
(2023·湖北联考)广东省优越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和资源等不断流入,使其成为全国交通运输量最大、交通往来最为频繁的省份。下表示意2020年和2025年广东省交通运输指标(含预测)。据此完成4~5题。
运输方式 货运/108 t 客运/108人
2020年 2025年 2020年 2025年
公路 23.10 36.50 5.5 10.2
水路 10.40 13.00 0.1 0.3
管道 1.40 1.50 — —
铁路 0.80 1.20 2.3 6.8
航空 0.02 0.04 0.9 1.7
4.根据预测指标,广东省2020年至2025年客运量增幅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航空
5.当前,广东省的货物周转和人员出行等主要依赖公路,其原因不包括(  )
A.公路运输便捷灵活
B.高速路网日趋完善
C.汽车驾驶技术易掌握
D.公路运输成本低廉
新疆是我国目前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预计到2025年,新疆将建成30多个机场。下图为新疆机场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新疆机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城市
7.新疆各机场之间航班准点率很高,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较平坦 B.全年晴天多
C.飞机航速快 D.乘客数量少
(2023·湖南岳阳质检)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依偎着公路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完成8~9题。
8.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取水方便 B.气温高
C.地势起伏小 D.村落多
9.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  )
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
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
C.以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
D.气温低,积雪比南岸少
10.(2023·海南屯昌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于2020年开工建设,全程约1 011千米,其中有约800千米在隧道里,约100千米在桥上,真正在地面上的可能只有几十千米。人们调侃,一路美景只能下车看。
(1)分析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在2020年之前一直未开工建设的原因。
(2)指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以桥隧为主的好处。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河南鹤壁模拟)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横穿天山,连接新疆南北,又称“天山公路”。独库公路每年的一段时间要实行交通管制。开放通车期间,仍对7座以上载客汽车、核载5吨以上货车限制通行。下图示意独库公路线路。据此完成11~13题。
11.从哈希勒根达坂到玉希莫勒盖达坂仅50多千米的路程,在正常情况下自驾却需要约80分钟,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海拔高 B.弯道多
C.坡度大 D.车辆多
12.独库公路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核载5吨以上货车通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环境污染 B.保护公路路面
C.提高通行速度 D.减少交通事故
13.规划中的独库高速公路不再季节性封路,主要得益于其线路(  )
A.更直 B.更平 C.地势低 D.少滑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建能力取得了巨大的提升,建造了众多高难度的世界级桥梁,我国南方某山地中的大桥即是其中一座(如下图所示)。该桥主跨380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规模庞大的高墩大跨四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墩呈独特的“小蛮腰”造型,同一桥墩下的地下承重桩多达34根且长度不等,桩长度差值最大可达58米。读该桥所在纬度位置及景观图,完成14~16题。
14.我国克服困难建造多座世界级桥梁,是为了(  )
A.彰显综合国力 B.吸引外资进入
C.改善交通条件 D.打造热门景点
15.该大桥主桥墩承重桩长度差极大,是因为(  )
A.地下基岩起伏不平
B.地表高低起伏不平
C.建造难度各不相同
D.永久冻土反复冻融
16.相对国内传统桥塔造型的H形和A形,“小蛮腰”造型可以(  )
A.降低桥墩自重 B.减小建造难度
C.适应自然环境 D.增加坚固程度
17.(2023·山东青岛九中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山区修建公路,有粗放式与集约式两种理念。粗放式理念主张线路大致沿等高线延伸,以降低路面坡度;集约式理念主张通过工程措施克服自然障碍,以更好地改善行车条件,其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掘低路基、填高路基、开挖隧道、架设桥梁四种方式。下图为某公路段规划简图,线路采用集约式理念设计,路面海拔798米,图中等高线是公路开工前的状态。
(1)若图示公路采用粗放式理念修建,分析其对区域交通运输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2)若将图示公路路面海拔提高到810米,判断由此对桥梁长度、隧道长度带来的变化。
(3)指出乙处公路修建宜采用的工程措施,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A 2.B 3.C 解析 第1题,铁路运输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属于大宗笨重类货物,运输需求量大,所以铁路运输在河西走廊占主要地位,A正确。第2题,站点的规模大小对可达性时间没有影响,A错误;距离铁路越近,可达性时间越短,距离铁路越远,可达性时间越长,B正确;设计运行速度对可达性时间有影响,但不是两地可达性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货物运输量的大小对可达性时间影响不大,D错误。第3题,图中各地可达性时间缩短,但各地间的直线距离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图中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B错误;便于资源的输出,会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C正确;影响河西走廊聚落分布的因素不是交通,而是水源,所以河西走廊的聚落数量不会增加,D错误。
4.B 5.D 解析 第4题,水路2025年的客运量是2020年的3倍,公路2025年的客运量约是2020年的1.85倍,铁路2025年的客运量约是2020年的2.96倍,航空2025年的客运量约是2020年的1.89倍,其中水路客运量增幅最大,B正确。第5题,公路运输的特点为便捷灵活,A不符合题意;目前,高速路网日趋完善且汽车驾驶技术易掌握,B、C不符合题意;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并不是成本最低廉的,D符合题意。
6.D 7.B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新疆机场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的山麓地带,这里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城镇多,且相距远,故影响新疆机场布局的因素是城市,D正确。第7题,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因此受天气影响较小,准点率很高,B正确。
8.D 9.A 解析 第8题,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旁,道路的修建主要是便于居民出行,D正确;地形是影响道路修建的原因,但居民的需求影响更大,C错误;道路的修建与水源和气温关系不大,A、B错误。第9题,河谷的北坡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气温较高,冻土分布较少,行车更为安全,A正确、D错误。南北两岸的植被覆盖率相差不大,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泥石流发生的几率不大,B错误;河流两岸一般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是否以沉积为主,C错误。
10.答案 (1)自然环境复杂,技术难度高;桥隧比重大,投资多;沿途人口稀少,运输量小。
(2)减少线路弯曲,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通行时间;可有效避开滑坡、泥石流、洪涝、暴雪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减少耕地占用和植被破坏。
解析 第(1)题,可以从地形、技术、资金、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途经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技术难度高;地势起伏较大,导致桥隧比重大,投资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沿途人口稀少,交通运输需求量小。第(2)题,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地形起伏大,修建桥隧,有利于减少线路弯曲,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通行时间;以桥隧为主可以有效避开滑坡、泥石流、洪涝、暴雪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以桥隧为主,可以有效减少耕地占用和植被破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11.B 12.D 13.C 解析 第11题,哈希勒根达坂和玉希莫勒盖达坂之间道路起伏大,为了降低坡度,弯道更多,车速较低,B正确;海拔高、坡度大不是导致通行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A、C错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数量较少,车辆较少,D错误。第12题,独库公路弯道多、路面窄、坡道陡,较长和较重的车辆频繁制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核载5吨以上货车通行,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D正确。第13题,独库公路在寒冷的冬季封路,是因为路面海拔高,冬季积雪覆盖,不能通行。为了得到更平、更直的高速线路,在穿越高山时开凿隧道,使路面整体海拔更低,冬季不再被积雪覆盖,不再需要季节性封路,C正确。
14.C 15.A 16.D 解析 第14题,我国克服困难建造多座世界级桥梁,是为了改善交通条件,C正确;彰显综合国力、吸引外资进入、打造热门景点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与建设桥梁关系不大。第15题,该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因桥位于强岩溶发育带和断层破碎带,基岩起伏不平,而使同一桥墩下34根地下承重桩长度差值最大可达58米,A正确;桥墩需要打在基岩上,与地表起伏关系不大,B错误;大桥主桥墩在同一区域建设,建造难度相差不大,C错误;该桥位于亚热带地区,地表没有永久冻土,D错误。第16题,“小蛮腰”造型是力与美的结合,不但线形美观,而且刚度增加,D正确;不能降低桥墩自重,A错误;增加了建造难度,B错误;是为了克服自然环境的不利条件,C错误。
17.答案 (1)线路曲折,行车速度减慢;路程长(滑坡风险大),行车耗时增加(耗能多或交通易中断)。
(2)桥梁长度变长,隧道长度变短。
(3)掘低路基。乙地地面海拔超出798米,超出量不大,掘低路基工程量较小(不宜开挖隧道)。
解析 第(1)题,选择粗放式理念修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会使交通运输线路延长,且线路会更加曲折。因此,会导致运输时间延长,行车耗时增加,运输效率降低。此外,粗放式理念修建的公路不能很好地改善行车条件,无法规避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造成交通中断。第(2)题,集约式理念主张通过工程措施克服自然障碍,因此图中公路线路采用集约式理念设计,建设了一段桥梁和一段隧道。当前的路面海拔为798米,若路面海拔提高到810米,桥梁海拔也应提高,根据河谷下窄上宽的特征,会使桥梁长度延长;隧道海拔也会提高,根据山脊下宽上窄的特征,隧道海拔提高会使隧道长度变短。第(3)题,乙处的海拔为800—820米,路面海拔798米,海拔相差不大。乙地海拔比路面海拔高,不需要填高路基和架设桥梁;海拔相差不大,开挖隧道成本太高。故四种工程措施中采用掘低路基最为适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