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四章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四章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1 23: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四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3·山东潍坊期中)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欧班列的开通,我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下图示意中欧班列线路。据此完成1~3题。
1.“苏满欧”班列从苏州发出的商品最可能是(  )
A.玉米 B.奶粉
C.芯片 D.家电
2.与海运、空运相比,中欧班列的优势是(  )
A.运输成本低 B.运量较大
C.受天气影响小 D.运输速度快
3.中欧班列开通的主要意义有(  )
①降低我国商品销售价格 ②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③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④带动相关国家共同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后又一条进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总长1 011千米,其中隧道72座共838千米,有“高原地下铁路”之称。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4~5题。
4.规划建设川藏铁路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科技
C.经济 D.旅游
5.“高原地下铁路”修建方式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利于动物迁徙 ②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影响 ③降低维护成本 ④降低冻土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川外老铁路,曾是重庆特殊钢厂专用运输线路,已废弃多年。2019年老铁路山城步道改造开始,川外老铁路被重新唤醒。下图为川外老铁路改造路段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川外老铁路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运速太慢 B.需求太小
C.设施陈旧 D.管理落后
7.川外老铁路改造后的主要功能是(  )
A.客流运输 B.文化教育
C.交通要道 D.休闲旅游
(2023·陕西宝鸡期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读图,完成8~9题。
8.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
A.北京城市职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9.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某区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可反映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下图示意1999—2017年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京津冀经济圈相比,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更低的原因可能是(  )
①科研人才较少 ②农业、副业生产发达 ③私营工业比重较大 ④资金投入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功能定位
B.科研人才集中
C.名胜古迹众多
D.金融行业发达
读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图1)和位置示意图(图2),完成12~14题。
图1
图2
12.下列关于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呈南北走向
B.位于我国西沙群岛
C.南部陡北部缓
D.南侧河流较多
13.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合理合法。请结合图2,说明其依据是(  )
A.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而不是日本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
B.自古以来,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C.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非法将钓鱼岛“施政权”交给日本
14.近年来,我国在南海诸岛进行了一系列“生态岛礁”修复工程前期工作,该工作的主要意义是(  )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促进三沙市城镇化进程 ③加强我国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④促进南海煤炭资源的开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23·江苏南通期中)2022年5月30日,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依托我国最大潮汐发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如图),在潮汐电站库区水面上建设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形成“日月同辉齐发力、水上水下齐发电”的场景。据此完成15~16题。
15.我国在乐清湾海域所拥有的海洋权益是(  )
A.内水权益 B.领海权益
C.毗连区权益 D.专属经济区权益
16.与原先潮汐发电相比,温岭潮光互补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节约土地面积 B.减少碳排放
C.发电量更稳定 D.建设成本更低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2023·湖北联考)(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汉堡港始建于1189年,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的右岸,距入海口约76海里,濒临黑尔戈兰湾,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下图为易北河部分流域示意图。
(1)简述汉堡港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2)分析汉堡港口运输的不利条件。(4分)
(3)为汉堡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8.(2023·河南信阳期中)(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开通运营,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和若铁路全长约825千米,沿途较长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有效地克服了自然障碍。
材料二 南疆铁路网及依木拉克特大桥(下图)。
(1)描述图中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4分)
(2)分析和若铁路有较长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目的。(6分)
(3)指出和若铁路运营后,新疆可显著获益的服务行业。(2分)
19.(14分)2021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局之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备受各界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是著名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涵盖11个省级行政区,6亿多人口,贡献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材料二 2020年12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上海连续六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该指数认为,长三角地区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4分)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4分)
(3)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角度,为长三角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6分)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永暑岛是在永暑礁西南部吹沙填海形成的人工岛(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珊瑚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永陆面积2.8平方千米,为三沙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下图为永暑岛位置及卫星遥感图像。
(1)指出永暑岛机场和港口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6分)
(2)阐述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6分)
答案:
1.D 2.C 3.B 解析 第1题,苏州电子产品较多,因此最有可能出口的应为家电,D正确;苏州位于亚热带地区,玉米种植并非苏州的优势,A错误;苏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不适合发展畜牧业,奶粉并不多,B错误;芯片为高新技术产品,芯片生产并非苏州的优势,C错误。第2题,相比于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受天气影响较小,C正确;海运的运输成本更低、运量更大;空运的运输速度更快。第3题,中欧班列开通不能降低我国商品的销售价格,对于文化交流作用不大;中欧班列开通有助于加强沿线地区交流,从而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③正确;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助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相关国家共同繁荣,④正确。B正确。
4.C 5.D 解析 第4题,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交通闭塞,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建设铁路所需要的资金和铁路的经济效益是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C正确。地形是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制约因素,科技是建设川藏铁路的保障因素,均不是规划建设川藏铁路的主导因素;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西藏等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旅游本身不是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第5题,部分路段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才是利于动物迁徙,建设隧道长度大,其主要目的不是利于动物迁徙,①错。雅安至林芝段地形崎岖,滑坡、泥石流频发,“高原地下铁路”修建方式有利于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影响,②正确。地下路段维修成本更高,③错误。因隧道内部温度变化小,冻融作用不剧烈,“高原地下铁路”修建方式可以降低冻土的影响,④正确。D正确。
6.B 7.D 解析 第6题,由材料可知,川外老铁路曾是重庆特殊钢厂专用运输线路,因为时代的发展和钢铁厂的搬迁,铁路运输需求量急剧减小,从而废弃,B正确。铁路运输速度慢不是废弃的原因,A错误。设施陈旧可以改造升级,C错误。管理落后不是废弃的原因,而且可以随时提高,D错误。第7题,由材料可知,川外老铁路沿线有气象台、雕塑区和森林公园等众多景点,老铁路步道改造完成后,主要用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不是主要的功能,B错误,D正确。老铁路山城步道改造完成后,并不开通列车,所以川外老铁路改造后的主要功能并非客流运输和交通要道,A、C错误。
8.C 9.C 解析 第8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使得北京以重点发展城市职能为主,而不会将全部工业迁至河北,A错误;在协调发展中,京津冀的经济差距会缩小,B错误;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C正确;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减少,D错误。第9题,区域协同发展,会使得河北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C正确;现代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所以环境污染不一定加重,A错误;城市的等级不会大幅提升,B错误;由于京津地区工业的迁出,河北人口向京津地区迁移的趋势会缓解,D错误。
10.C 11.A 解析 第10题,农业、副业属于第一产业,私营工业属于第二产业,长江经济带由于农业、副业生产发达,私营工业比重较大,第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之和比京津冀经济圈比重大,因此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更低,②③正确;长江经济带科研人才较多,资金投入多,①④错。C正确。第11题,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城市功能定位使北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A正确。
12.C 13.A 14.C 解析 第12题,钓鱼岛的山体是东西走向的;钓鱼岛位于东海,西沙群岛位于南海;钓鱼岛南部等高线密集,北部等高线较稀疏,因此南部陡北部缓;图中显示,北侧河流较多。第13题,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与日本琉球群岛有冲绳海槽相隔,不属于日本琉球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因此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合理合法,A正确。第14题,南海诸岛所在海域面积广阔,对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我国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意义重大,①③正确;“生态岛礁”修复工程对三沙市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南海煤炭资源开发影响不大,②④错误。
15.A 16.C 解析 第15题,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和历史性海湾等,乐清位于领海基线以内,我国在乐清湾拥有内水权益,A正确;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一带水域,B错误;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C错误;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D错误。第16题,潮光互补发电没有节约土地面积,而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A错误;光伏发电、潮汐发电、潮光发电,所发的电都属于清洁能源,B错误;光伏发电与潮汐发电都不稳定,而潮光互补发电可以使发电量更加稳定可靠,C正确;潮光互补发电单位面积投入更多,建设成本更高,D错误。
17.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可实现河、海联运;发展历史悠久;流域内经济发达,贸易量、运输量大;港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及物资储存;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全年可以通航;国民素质高,服务优质;政策支持;等等。(4分)
(2)距入海口较远,河道狭窄,不利于大流量船舶通航;下游地形平坦,河流泥沙易淤积,航道水深较浅。(4分)
(3)清理、拓宽汉堡下游入海航道,增加通航能力;大力发展陆路及航空运输,分流港口运输货物;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拓宽基尔运河,利用沿海港口分流汉堡港的货物运输量等。(6分)
解析 第(1)题,汉堡港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优势、航运优势、运输需求量等方面分析回答。第(2)题,汉堡港口运输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影响港口运输的因素方面分析。汉堡港距入海口约76海里,港区距入海口较远,河道相对狭窄,不利于大吨位的船舶通航;下游地形平坦,水位浅;河流流速慢,泥沙易淤积。第(3)题,结合上面通航的不利条件可进行河道淤泥的清理,拓宽汉堡下游入海航道,增加通航能力;大力发展陆路及航空运输,分流港口运输货物,分担港区压力;从管理角度看,应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提高船舶的运输效率;由图可知,易北河入河口附近有运河与其他海区相连,可以拓宽基尔运河,利用其他沿海港口分流汉堡港的货物运输量,减轻汉堡港的运输压力。
18.答案 (1)围绕沙漠呈环形。聚落分布、地形、水源。(4分)
(2)针对沙漠地区风沙大、沙丘迁移容易掩埋线路的问题,“以桥代路”,让风沙从桥下穿过,大幅减轻风沙对线路的侵蚀与掩埋,提升行车安全;铁路建设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为野生动物开辟生态通道;铁路建设会占用、破坏耕地,“以桥代路”可以节省用地,保护有限耕地资源。(6分)
(3)休闲旅游、批发零售(商业)、交通物流、住宿餐饮等。(2分)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线路图可以看出,图中铁路线围绕沙漠呈环形,其主要考虑到铁路修建的难易程度、通过人口聚集区的数量以及干旱区沿途的水源补给。第(2)题,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往往是出于对地形地势的适应以及生态环境、耕地等的保护。第(3)题,铁路运营后,聚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紧密,对外对内要素流动速度都得到巨大提升,可以促使全国人民到此处休闲旅游;提升批发零售(商业)的需求、交通物流依靠铁路提速提效、住宿餐饮伴随人口流动量的增大而增大。
19.答案 (1)自然: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锑、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有长江黄金航道,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众多,市场广大;科技发达,人才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区域协作条件好,初步形成开放经济格局。(4分)
(2)自然: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河道宽,水流平稳,无结冰期;流程长,水系发达,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与多条铁路和运河相交,可水陆联运;入海口有上海港,可江海联运;沿线资源丰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客货运输量大。(4分)
(3)中上游地区矿产丰富,水能充足,生态良好,劳动力廉价,市场潜力巨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发达;中上游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矿产、能源、劳动力和市场;长三角为中上游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持,将部分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6分)
解析 第(1)题,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劳动力、市场、科技、产业基础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主要从通航时间、通航里程、交通及运输需求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20.答案 (1)高温、高湿、日照强(气象条件复杂);风浪较大;淡水资源短缺;岛礁地形凹凸不平;沙石等建筑材料不足。(6分)
(2)增加海洋国土面积,宣示国家海洋国土主权;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保障我国南海安全;岛上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物资运送和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6分)
解析 第(1)题,永暑岛纬度低,常年高温,晴天时日照强,海上多暴雨,并且多台风,风浪较大。岛屿面积小,储存淡水的面积小,淡水资源短缺。岛屿地形不平整,并且沙石较少,建筑材料稀缺。第(2)题,永暑岛开发,意味着我国对其进行正常的建设,建成后便于管辖周围海域情况,增加海洋国土面积,宣示国家海洋国土主权;就近管理,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保障我国南海安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后,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便于进行,岛内的物资运输更加便捷,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