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6-14 11:09:50

文档简介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体验反比例函数式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方法.
难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预习导学
自主预习教材P14—15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性质?
2.认真完成P14的动脑筋与P15的议一议,思考怎样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3.动脑筋和例题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什么只在第一象限?
二.探究展示
?(一)合作探究
1.某科技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的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的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通过了这片湿地.

(1)根据压力F(N)、压强p(Pa)与受力面积S(m2)之间的关系式,请你判断:当F一定时,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
(2)若人对地面的压力F=450N,完成下表:
受力面积S/ m2
0.005
0.01
0.02
0.04
压强p/ Pa
(3)当F=450N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分析当受力面积S增大时,地面所受的压强p是如何变化的.据此,请说出他们铺垫木板(木板重力忽略不计)通过湿地的道理.
学生分组进行探讨交流,领会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意义,体会数与形的统一,教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对于,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P是S的反比例函数.在物理中,我们学过,当人对湿地的压力F一定时,随着木板受力面积S的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P将减小,所以能通过湿地.
2.你能根据波义耳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p与它的体积V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k>0),即pV=k)来解释,为什么使劲踩气球时,气球会爆炸?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最后教师引导总结:
由PV=K可得,p是v的反比例函数,当使劲踩气球时,随着气球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p增大,所以气球会爆炸.
设计意图:展示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展示提升
1. 已知某电路的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三者之间有如下关系式:U=IR,且该电路的电压U恒为220V
(1)写出电流I关于电阻R的表达式
(2)如果该电路的电阻为220Ω,则通过它的电流时多少?
(3)如果该电路接入的是一个滑动变阻器,怎样调整电阻R,就可以使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
2. 某天然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5m3的圆柱形天然气储藏室.
(1)储藏室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d(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若公司决定把储藏室的面积S定为5000 m2,则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决定把储藏室的深度改为15m,则储藏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精确到0.01 m2)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由两个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质疑,教师适时指引、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此题关键是充分运用反比例函数分析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并且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列出函数关系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解得.
2.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联,了解了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特别是为讨论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当堂检测
1.京沈高速公路全长658km,汽车沿京沈高速公路从沈阳驶往北京,则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500元报酬,考虑由x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y(元)与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8m3,6小时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
(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小时的排水量达到Q(m3),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h)将如何变化?
(3)写出t与Q的关系式.
(4)如果准备在5小时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多少?
(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小时12m3,那么最少需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的知识重新解释这是什么?可以是什么?逐步形成考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件19张PPT。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3某科技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烂泥湿
地. 为了安全、迅速地通过这片湿地, 他们沿着
前进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 构筑成一条临时
通道, 从而顺利通过了这片湿地.
(1)根据压力F(N)、压强 p(Pa)与受力面积
S(m2)之间的关系式 , 请你判断: 当F 一
定时, p 是S 的反比例函数吗?解:对于 , 当F 一定时, 根据反比例
函数的定义可知, p 是S的反比例函数.(2) 若人对地面的压力F = 450 N, 完成下表:90 00045 00022 50011 250(3) 当F = 450 N 时,试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并结合
图象分析当受力面积 S 增大时, 地面所受压强 p 是如
何变化的. 据此, 请说出他们铺垫木板(木板重力忽
略不计)通过湿地的道理.(3) 当F = 450 N 时,该反比例函数
的表达式为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的性质可知,当受力面积S 增大
时, 地面所受压强 p 会越来越小. 因此,
该科技小组通过铺垫木板的方法来增大
受力面积,以减小地面所受压强,从而
可以顺利地通过湿地.这是波义耳于1662年首先用实验研究出的结果,上式通常称为波义耳定律.使劲踩气球时,气球为什么会爆炸?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球内气体的
压强p与它的体积V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 即 pV=k(k为常数,k>0).(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球内气体 的压强 p 是它的体积V 的反比例函数吗?写出它的解析式.(2)踩气球时,气球的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第(1)小题的结果,此时气球内气体
的压强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根据反比
例函数的哪条性质?(3) 当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气球会爆炸吗? 当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气球会爆炸.例 已知某电路的电压U(V)、电流I(A)、电阻
R(Ω)三者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U = IR, 且该电
路的电压U恒为220 V.
(1) 写出电流I 关于电阻R 的函数表达式;
(2) 如果该电路的电阻为200 Ω, 则通过它的
电流是多少?
(3) 如图所示, 如果该电路接入的是一个滑动
变阻器, 怎样调整电阻R, 就可以使电路中的电
流I增大?分析 由于该电路的电压U 为定值, 即该电路的电阻R 与电流I 的乘积为定值, 因此该电路的电阻R与电流I成反比例关系.
解(1) 因为U = IR, 且U = 220 V, 所以IR = 220,
即该电路的电流I 关于电阻R的函数表达式为I = .
(2) 因为该电路的电阻R = 200 Ω,所以通过该电路
的电流I = = 1.1(A).
(3) 根据反比例函数I = 的图象及性质
可知, 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减小时, 就可
以使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
在光滑的地面上摆着两辆一样的小车,一辆是空车,另一辆装有一块石头. 答:空车跑的快. 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同一个方向猛推这两辆小车,立即撒手,哪辆小车跑得快?哪辆小车跑得快?为什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F与物体的质量m、物体的加速度a有如下关系:F = ma.(1)当物体所受的力F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是它的质量m的反比例函数吗?写出它的解析式;(2)根据第(1)小题的结果,空车与装有石头的 车,哪辆车的加速度大?这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哪条性质?已知矩形的面积为24,则它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像大致可表示为( ) (1)当矩形的长为12cm时,宽为_______,当矩形的宽为4cm,其长为________.
(2) 如果要求矩形的长不小于8cm,其宽________. 至多3cm2cm6cmA小结:1. 请列举一些反比例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2.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最关键的是哪一步?(2010 ·武汉)C结 束单位: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姓名: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