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交流平台
1.边读边想象画面
2.提问
3.观察
4.神话
5.事件写清楚
6.批注
7.概括主要内容
8.复述
人文主题:自然之美
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习作要求: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
见其形
园地一:边读边想象画面
交流平台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听其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如《走月亮》中,那果园里的香味扑来,有雪梨、火把梨、紫葡萄……瓜果飘香,令人陶醉。
闻其味
人文主题:提问
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习作要求: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交流平台
我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园地二:提问
提问
内容:部分内容:(题目、词语、句子)
全文内容:(什么人?什么事?)
写法: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反复)
关键句作用(中心句 过渡句)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
联系生活:延伸到生活,对生活的的影响。
人文主题:连续观察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习作要求: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交流平台
细致观察
园地三:观察
这段话中哪些部分体现作者的细致观察?
法布尔观察到了蟋蟀的前足、大颚、后足、后腿,所以准确地描写了每部位的动作,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只有进行细致地观察,才能写得准确。同学们在观察事物时,要学习法布尔,注意观察细微之处。
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连续观察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调动感官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人文主题:神话
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习作要求: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交流平台
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园地四:神话
充满神奇的想象
人物个性鲜明
表达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神话的特点:
盘古:开创精神 牺牲精神 天生神力
精卫:坚韧执著 (坚持不懈)
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 勇敢无畏 不怕牺牲 造福人类
女娲: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
大禹:无私奉献 充满智慧 造福百姓
夸父:挑战自然 勇敢无畏
习作单元
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习作要求: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
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交流平台
园地五:事件写清楚
按一定的顺序写。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抓住当时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人文主题:成长故事
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习作要求: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交流平台
园地六:批注
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批注角度和方法
有疑问
内容:部分内容:(题目、词语、句子)
全文内容:(什么人?什么事?)
写法: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反复)
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关键句作用(中心句 过渡句)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
联系生活:延伸到生活,对生活的的影响。
批注角度和方法
写得好
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生动地写出了( ),表达了( )的情感。(记叙文)
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写出了人物( )的心情。(写人)
运用(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准确地写出了事物( )的特点。(说明文)
句子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
批注角度和方法
体会
通过( ),我体会到( 心情 )。
启发
通过( ),我明白了( 道理 )
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习作要求:学习写书信。
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盘古开天地》
交流平台
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写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园地七:概括主要内容
起因: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
经过: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从太阳车拿走一颗火星。宙斯下令严惩普罗米修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普罗米修斯受尽折磨,但他毫不屈服。
结果:后来,大力神经过高加索山,拯救了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重获自由。
《普罗米修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盗取火种
经过
遭受惩罚
结果
获得自由
读懂文章是基础,
题目提示很重要。
起因经过和结果,
清晰明确好把握。
事多不止一件时,
抓住主要是关键。
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
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根据课题能猜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如何简要复述课文。
学习了历史人物故事,每个故事中藏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交流平台
园地八:复述
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如,《西门豹治邺》中调查民情这个情节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主要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如《扁鹊治病》中表示时间的词句,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如《扁鹊治病》中表示时间的词句,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
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
发展。”
起因
人物:扁鹊 蔡桓侯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经过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结果
扁鹊拜见蔡桓侯,发现他皮肤有小病,蔡桓侯不以为然。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指出蔡桓侯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派人问扁鹊缘由,扁鹊把他的病情发展做了分析。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不久,就病死了。
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