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课件+教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课件+教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6-14 11:14:56

文档简介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重点难点 重点:从实际问题中抽出数量关系并列方程求解,最后对方程解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即方程建模的全过程). 难点:抽象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对方程解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学生自主预习教材P49-P50,完成下列各题.
1.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解法?
(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2. 我们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④解方程,⑤检验并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探究展示
(一)合作探究
动脑筋:
某省农作物秸杆资源巨大,但合理使用量十分有限,因此该省准备引进适用的新技术来提高秸杆的合理使用率,若今年的使用率为40%,计划后年的使用率达到90%,求这两年秸杆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假定该省每年产生的秸杆总量不变)
分析:由于今年到后年间隔两年,所以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是:
今年的使用率×(1+年平均增长率)2=后年的使用率,设这两年秸杆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根据等量关系,可列方程:
40%(1+X)2=90%
整理,得 (1+X)2=2.25
解得 X1=0.5=50%,X2=-2.5(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这两年秸杆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
归纳:(1)若某个量原来的值是a,每次增长的百分率是X,则增长1次后的值是
a(1+X),增长2次后的值是a(1+X)2,增长n次后的值是a(1+X)n,这就是重要的增长率公式.(2)若原来的值是a,每次降低的百分率是X,则n次降低后的值是a(1-X)n,就是降低率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掌握增长率基本公式,并知道增长率>0,0<降低率<1,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展示提升
1.为执行国家药品降价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00元降为81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若每件商品的售价为X元,则可卖出(350-10X)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120%,若该商店计划从这批商品中获取400元利润(不计其它成本),问需要卖出多少商品,此时的售价是多少?
分析:本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是:(售价-进价)x销售量=利润.
解: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21)(350-10x)=400
解得:x1=25 , x2=31.
设计意图: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后,数学问题的解是否就是实际问题的解必须经过检验,应用(1)中增长率不可能是负数,因此,X2=-2.5不符合题意,应当舍去,应用(2)中,商品售价有“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120%”的约束,而方程的解X2=31不满足这一条件,从该实际问题可以看出,有时实际问题中解的意义是“隐性”的,需要我们根据问题中的表述细心检验.
3.议一议,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有哪些?(组内交流,学生归纳)
实际问题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解一元二次方程
实际问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三.知识梳理
以“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2.求平均增长率的步骤.
3.解有关“利润”问题的关键,“总利润=每件商品利润×商品数量,利润=售价-进价”.
四.当堂检测
1.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7.2万册,问平均每年藏书的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2.某品牌服装专营店平均每天可销售该品牌服装20件,每件盈利44元,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天可多售出5件,若要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则应降价多少元?
3.对于向上抛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有这样的关系式:h=vt-gt2,其中h是上升高度,v是初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为方便起见,g取10m/s2,t是抛出后所经历的时间,如果将一物体以v=25m/s的初速度向上抛,物体何时在离抛出点20m高的地方?
设计意图: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有关增长率和利润的数量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明白,一元二次方程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物理学科中的问题也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很大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解决增长率、商品利润问题时,要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和有关数量间的关系,掌握其规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并掌握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几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体会方程建模思想,培养数形结合意识.
重点难点 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学生自主预习教材P51—P60,完成下列各题. 1. 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 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长方形的长比宽多4m,面积为60m2,则长为 ,宽为 .
4.已知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cm和8cm,那么这个菱形的边长为 ,面积为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步骤和关键,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二.探究展示
(一)合作探究
动脑筋:如图,在一长为40cm、宽为28cm的矩形铁皮的四角截去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若已知长方形盒子的底面积为3640m2,求截取去的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分析:如果设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xcm,那么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的宽是 ,长是 ,从而可以根据相等关系: ,可列出方程求解.
小组交流:这两个根都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展示提升
1.如图:一长为32m、宽为20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有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部分进行了绿化,若已知绿化面积为540m2,求道路的宽.
分析:经过平移后,设道路的宽为X米,新矩形的长为 ,新矩形的宽为 ,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可列出方程求解.
2.如图所示,在△ABC中,∠C =90°,AC=6cm,点P沿AC边从点A向终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沿CB边从点C向终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问点P、Q出发几秒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2?(小组讨论: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老师加以点拨、总结)

设计意图:应用(1)利用平移知识有效化解了建立方程模型的难点,让学生充分讨论,认识到这种平移方法的可能性;应用(2)是一个“动态几何”问题,涉及“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基本关系,同时抓住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数量关系,这也是建立方程模型的关键.
三.知识梳理
以“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一元二次方程解几何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代X2与几何知识。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的取舍问题。
四.当堂检测
1.如图,在长为100m、宽为80m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两条宽度相等且互相垂直的道路,剩余部分进行绿化,若要使绿化面积为7644m2,则道路的宽应为多少米?

2.如图,在Rt△ABC中,∠C=90°,AC=8cm,BC=6CM,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向终点C移动时,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问点P、Q出发几秒后可使△PCQ的面积为Rt△ABC面积的一半?

五.教学反思
初中阶段方程的应用是学生的难点,学生审题有困难,很难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因此,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并准确找出等量关系是关键,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件31张PPT。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5 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本节来举一些例子. 某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巨大,但合理使用量十分有限,因此该省准备引进适用的新技术来提高秸秆的合理使用率.若今年的使用率为40%,计划后年的使用率达到90%,求这两年秸秆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假定该省每年产生的秸秆总量不变).
今年的使用率×(1+年平均增长率)2
=后年的使用率
你能找出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吗? 40%(1+x)2=90%
整理,得 (1+x)2=2.25
解得 x1=0.5=50%, x2=-2.5答:这两年秸秆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若设这两年秸秆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请你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接下来请你解出此一元二次方程x2=-2.5符合题意吗?(不合题意,舍去) 例1 为执行国家药品降价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00元降为81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举
例 原价×(1-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现行售价你能找出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吗? 100(1-x)2=81解得 x1=0.1=10%, x2=1.9答: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10%.
若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
(不合题意,舍去)接下来请你解出此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都符合题意吗? 例2 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若每件商品的售价为x元,则可卖出(350-10x)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120%.若该商店计划从这批商品中获取400元利润(不计其他成本),问需要卖出多少件商品,此时的售价是多少?

例 (售价-进价)×销售量=利润.
你能找出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吗?
(x-21)(350-10x)=400 整理,得 x2-56x+775=0
解得 x1=25, x2=31. 注意:21×120%=25.2,即售价不能超过25.2元,
所以x=31不合题意,应当舍去.故x=25.答:该商店需要卖出100件商品,且每件商品的售价是25元.
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从而卖出350-10x=350-10×25=100(件)
你认为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2.根据题意,设未知数3.把等量关系转换成一元二次方程4.选取适当的方法解方程5.根据题意对求出的根的实际意义进行检验6.答题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有哪些?1.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7.2万册,问平均每年藏书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练习解:设平均每年藏书增长的百分率为x
5(1+x)2 = 7.2整理,得 (1+x)2=1.44
解得 x1=0.2=20% , x2=-2.2 (不符合题意,舍去)答:平均每年藏书增长的百分率为20%。2.某品牌服装专营店平均每天可销售该品牌服装20件,每件可盈利44元.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天可多售出5件.若要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则应降价多少元?解:设应降价x元,则
(44-x)(20+5x)=1600整理,得 x2-40x+144=0
解得 x1=36, x2=4
答:应降价36元或4元。举
例例3 如图2-2,一块长和宽分别为40 cm,28 cm的矩
形铁皮,在它的四角截去四个全等的小正方
形,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使它的底面
积为364 cm2. 求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你能找出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吗?
若设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边长分别为(40-2x)cm,(28-2x)cm,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得 x1=27,x2=7 .因此 原方程可以写成 x2-34x+189=0.
这里 a=1,b=-34,c=189,
b2-4ac =(-34)2-4×1×189=(2×17)2-4×189
= 4(172-189)=4×(289-189)=400,(40-2x)(28-2x)=364接下来请你解出此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都符合题意吗? 如果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7 cm,那么左下角和右下角的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4 cm,这超过了矩形铁皮的长40 cm. 因此x1=27不合题意,应当舍去.答: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7 cm.例4 如图2-4,一长为32m、宽为24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有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部分进行了绿化.若已知绿化面积为540m2,求道路的宽.

例分析 虽然“整个矩形的面积-道路所占面积=绿化面积”,但道路不是规则图形,因此不便于计算。分析
若把道路平移,此时绿化部分就成了一个新的矩形了, 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矩形面积=矩形的长×矩形的宽若设道路宽为x m,则新矩形的边长为(32-x)m,宽为(20-x)m,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32-x)(20-x)=540 整理,得 x2-52x+100=0
解得 x1=2 , x2=50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两个根都符合题意吗? x2=50>32 ,不符合题意,舍去,故 x=2.答:道路的宽为2米.举
例例5 如图2-6所示,在△ABC中,∠C=90°, AC=6cm,BC=8cm.点P沿AC边从点A向终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沿CB边从点C向终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问点P,Q出发几秒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2?
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两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 =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PCQ=?PC×CQ
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题意得AP= xcm,PC=(6-x)cm,CQ=2xcm 若设点P,Q出发x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2整理,得解得 x1= x2=3答:点P,Q出发3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2.
4.如图,在Rt△ABC中,∠C=90°,AC=8cm,BC=6cm.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 BC向终点C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问点P,Q出发几秒后可使△PCQ的面积为Rt△ABC面积的一半?
答:点P,Q同时出发2s后可使可使△PCQ的面积为
Rt△ABC面积的一半.整理, 得则由S△PCQ= 可得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分析数量关系
设未知数检 验小结与复习例1 (2012湘潭)如图,某中学准备在校园里利
用围墙的一段,再砌三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围墙MN最长可利用25m),现在已备足
可以砌50m长的墙的材料,试设计一种砌法,使
矩形花园的面积为300m2.
例2 (2012济宁)一学校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向某园林公司购买力一批树苗,园林公司规定:如果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每棵售价120元;如果购买树苗超过60棵,每增加1棵,所出售的这批树苗每棵售价均降低0.5元,但每棵树苗最低售价不得少于100元,该校最终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请问该校共购买了多少棵树苗?
解:因为60棵树苗售价为120元×60=7200元<8800元,
所以该校购买树苗超过60棵,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
由题意得:x[120﹣0.5(x﹣60)]=8800.
解得: x1=220, x2=80.
当x=220时,120﹣0.5×(220﹣60)=40<100,故x1=220不合题意,舍去;当x=80时,120﹣0.5×(80﹣60)=110>100,故x=80.
答: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结 束单位:北京25中
姓名: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