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时空定位
历史解释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和考古学家玛格丽特米蒂在一次讲座中有一个听众提问:“发掘出一个原始部落的遗址后,您怎么判断这个部落是不是已经进入早期文明阶段了?”
猜猜看,她会怎么回答?试分析,她为什么这么回答?
米蒂教授的回答:“受伤后又愈合的股骨”。她这样解释道:“在一个完全野蛮的部落里,除了少数特例,多数受伤的个体都无法生存下去。如果在一个部落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愈合的股骨,就说明这些原始人在受伤后得到了同伴的保护和照顾,有人跟他们分享火堆、水和食物,直到他们的骨伤愈合。这就标志着原始人类开始懂得怜悯,而怜悯正是文明与野蛮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标要求: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 能了解各地农作物的培植情况,并能识记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2 能概述五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并能简述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 能分析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原因,并能阐明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对文明的影响。
重点 理解五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难点 分析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原因,认识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对文明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文明溯源: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人类产生后的一百多万年里都处于野蛮的状态,历史学家是如何衡量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了呢?
(1)依赖自然的采集者:
采集狩猎
逐水草而居
生产力低
集体生产
产品公有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开发自然的生产者
放牧
收割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农耕
畜牧
手工业生产
社会分工
定居生活
早期城市
生产工具
交换贸易
产品互通有无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为文明。
——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文明的曙光》
早期文明产生历程: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劳动生产率提高
社会分工
剩余
私有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生产力
文明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二、古代文明的特点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大洋文明
大河文明
统一而又多元
思考
依据右图及教材第3页正文内容,说明古代文明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统一性:
(1)地理位置:
基本上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2)地理环境:
多临近大河流域,自然环境适合农业的发展。
2.多元性:
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1)古代西亚文明
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苏美尔人和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美索不达米亚人也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摘编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自然环境: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水源。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1)古代西亚文明
兴起过程 文明的早期发展表现
国家制度 文化成就
公元前9000年 公元前4500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900年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
①建立君主专制;
②原来的城市成为地方行政单位;
③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①创立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
②创作最早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发明60进位制;
④首先使用车轮和战车;
⑤洪水和方舟传说。
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现存法国卢浮宫。
汉谟拉比
王
权
柄
太
阳
神
沙
玛
什
政权被笼罩上神权主义色彩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东方文明的灿烂明珠,代表了古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其确立的一些原则,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思考
保护私有财产,并规定政府的职能
同态复仇法(原则)
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鲜明的阶级歧视。
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知识拓展:两河流域的文化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其中记录了洪水传说的神话并传到古希腊。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2)古代埃及文明
自然环境:干旱地区,尼罗河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兴起过程 文明的早期发展表现
国家制度 文化成就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比较完整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宰相、州长)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具有无上权威。(“神之子”)
①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⑤建造金字塔(体现法老至上权威 ,包含数学知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古埃及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头之一。
③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④书写材料——纸莎草;
②创立象形文字;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100年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知识拓展:埃及文明灿烂的文化
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尔的铠甲关节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记起(公元前3100年),到现在仍使用于教堂内。
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划分为3个季节,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日,一年365天。
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
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人们通常称古王国时期为“金字塔时代”。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3)古代印度文明
自然环境:三面环海,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兴起过程 文明的早期发展表现
政治 文化
公元前6世纪
大约公元前3000年
种姓制度
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社会各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此外还有贱民。
影响:该制度等级森严、异常牢固,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宗教:婆罗门教、佛教;
③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②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
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知识拓展: 佛教的产生
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学习目标
知识应用
新课讲授
本课小结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山岭沟壑,耕地缺乏,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腊从事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和经济文化交流。而曲折的海岸线,众多的优良港湾尤为这些活动提供了条件。特殊的地中海气候使得希腊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商品。
(4)古代希腊文明
自然环境:三面环水,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
兴起过程 文明的早期发展表现
政治 文化
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8—6世纪,城邦政治发展起来。
政治:城邦政治
(1)典型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2)代表:①斯巴达:寡头政治(由少数人掌握政权)
②雅典:民主政治(多数公民掌权,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力)
①文学:神话、悲剧和喜剧;
②历史: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古代希腊简史: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知识拓展:“希腊三贤”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重视教育的作用。(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柏拉图 理念论、独立思考(理性)、“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文明的“轴心时代”
20 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明的发展。
请你自选一位思想家,了解他们的思想及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其对文明的影响。
30°N
孔子
前551-前479
释迦摩尼
前560-前480
耶稣
公元元年-30
苏格拉底
前460-前339
思考
东西方思想的碰撞
孔 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思想主张 政治 仁、礼 以德治国 善、反对泛滥的直接民主制
精英治国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功利) 举一反三(启发式教育方法) “美德即知识”(智慧)
“产婆术” (对话式教育方法)
影响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2000多年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后成为中国文化正统,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和文化。 苏格拉底认为当时雅典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在城邦出现了诸多问题,其思想对当时许多流行观念提出挑战,并对西方的哲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