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一)
沙市实验中学 陈卫
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九上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24。1。4圆周角的第一课,学生在了解圆心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另一个圆中重要的角——圆周角。
本节课的引入,是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将所要研究的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同弧所对圆周角的关系问题很好的集中在一起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度量,发现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证明所发现的结论的正确性。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2.掌握圆周角的有关性质。
3.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2.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的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
发现并论证圆周角定理。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的制作,教例选择,教法研讨。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提出问题:
(1) 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他们的视角∠AOB和∠ACB有什么关系?
(2)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它靠墙的位置D和E,他们的视角∠ADB、∠AEB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
教师结合示意图,给出圆周角的定义——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学生辨析圆周角。
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1)、(2)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活动2]实验探究,合作归纳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度量工具,动手实验,进行度量,发现结论。
(1)同弧所对的圆心角∠AOB与圆周角∠AC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ACB与圆周角∠AD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由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活动3]定理的证明
学生独立画图,写出已知、求证,教师点人上台演排。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况入手,证明所发现的结论。
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论证,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辅助线将问题转化成已解决的特殊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得出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对于这条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活动4]初步应用,得出推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进行归纳。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多少度?
(2)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什么?
(3)在半径不等的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吗?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
推论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教师强调推论2成立的条件。
[活动5]练习反馈
练一练:P93 .1 ,P94..2、4、5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答、正确求解,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6]拓展迁移、能力发散
1。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学生认真求解。
(1)已知圆心角∠AOB等于100°,C为劣弧上一点,求∠ACB的大小。
(2)已知圆周角∠BAD等于45°,C为劣弧上一点,求∠BCD的大小。
(3)上面两个问题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A、∠C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这是偶然的现象,还是必然的结论?为什么?
(4)已知圆心角∠AOB等于60°,则弦AB所对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多少度?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问题,归纳出下面两个常用结论:
(1)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或互补。
[活动7]归纳小节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及有关推论。
(2)三个一:一个方法——分类讨论,一种思想——化归,一点技巧——以特殊情况为切入点,发现结论,提供论证思路。
教学反思
圆周角这一节是圆中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它和前面的圆心角紧密相连。学完此节后,圆中圆心角、圆周角、弧、弦四元素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链条,为寻找圆中相等的元素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和多种可行的角度,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平台。特别是定理的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深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