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2 09: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春日农村特有的景物进行细致的刻画,满怀激情地歌颂了春日农村的美丽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则突出了乡村儿童的天真活泼,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春天的美景融成一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浅显自然,对农村的美丽风光进行了细腻、形象、生动的描写。同时诗歌以景写情,寓情于景,特别是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 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感知理解诗意,并发挥想象尝试改写成短小的现代文。
3. 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难点:发挥想象尝试改写成短小的现代文。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篱笆和树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组春天的图片,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在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如诗如画的春天里走一走,看一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评价并过渡到新课学习。板书课题《宿新市徐公店》,要求学生齐读课题。(“宿”字读平舌音。)教师再次范读,学生圈点生字。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出示杨万里的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平易自然,浅显易懂,清新秀丽,有一种近似白话的语言风格。
(三)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正确。读后同桌交流说说古诗的意思。(四名同学一人读一句意思)
2. 抽生谈谈自己的发现和体会。(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看到农村美景时喜悦的心情)
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板书。(板书:黄蝶儿童追黄蝶)
4. 教师导语:是啊!一个“追”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一个“急”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看到美景时内心的激动。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这首诗吧!抽生配乐朗读。(注意检查学生是否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
5. 教师评价并小结过渡到下一环节。
(四)细读课文(品读重点诗句)
1. 教师过渡语:有人说杨万里的这首诗里藏着一个优美的小故事,你们信吗?不信就读读下面的句子吧!相信你们读了这些句子后一定能领悟出这藏着的优美的小故事来。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是啊!诗人看到这如画的美景陶醉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如画的景色吧!(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抽生描述自己的想象。(主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各种景色:菜花盛开、蝴蝶飞舞、树木葱郁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画。
2. 教师小结过渡:看到这一切杨万里无比激动地吟诵着:“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同学们你们知道“阴”是什么意思吗?“未成阴”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抽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是啊!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幽深的小路伸向远方,枝上的花朵已经纷纷飘落,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同学们你们看到孩子们追赶蝴蝶了吗?(多媒体课件出示蝴蝶飞舞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你们仿佛听到孩子们在说些什么呢?抽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小结:是啊!孩子们看到蝴蝶翩翩起舞时是多么兴奋啊!他们在情不自禁地又喊又叫,又笑又闹,这真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啊!让我们也和这些孩子一起感受追逐的快乐吧!(齐读古诗)
3. 教师过渡语: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居然读出了一首优美的故事来。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讲这首诗后面隐藏的小故事呢?(抽生讲小故事)同学们觉得他讲得怎么样?(引导学生从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体会到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4.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真棒!在你们的讲述中,老师仿佛置身于这美景中,看到了黄蝶飞舞、孩子追逐、花儿盛开、树阴斑斑的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齐读古诗)
5. 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想不想自己也变成诗人来作一首诗啊?赶快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诗。(提示学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就行)
6. 抽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五)教学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风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歌语言优美、生动,通过描绘春天农村特有的景物,如黄蝶飞舞、儿童追逐、花儿盛开等,展现了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也值得我们学习。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农村的春天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总之,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领略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像诗人一样,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绘出更多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