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佳作,送别诗中的杰作。诗人以送别为题,写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此诗的文字简洁、优美,音韵悠扬、铿锵,琅琅上口,易于成诵、默写。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方法,自主学习,从而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
3. 想象画面,通过对重点词的推敲、体会,感悟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句的意境。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背景。
导语:六朝古都南京不仅有“石头城”的称号,更有“天下文枢”的美誉,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古往今来更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创造出大量光耀千古的诗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诗人王昌龄的图片及简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有着“七绝圣手”美誉的诗人。(多媒体出示课题及作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感知课文内容。
2. 指名读。(多媒体出示含有本课的生字及含有生字的词)通过自由朗读及听老师范读,谁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生回答后,师重点强调“芙、洛”字的写法。(预设:芙: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一个“夫”。洛: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落”。)学生书写时强调易错字和“芙蓉”一词的解释。
3. 听录音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感知诗歌的节奏。)
4. 指名读。(注意停顿)师重点指导“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的节奏。
5. 同桌互读。(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6.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悟情感。
1. 学习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提问:连绵不断的夜雨就像无边无际的愁绪一样进入吴地,(板书:寒雨——连江——入吴)同学们想一想诗人王昌龄在夜雨迷蒙中送别友人时是怎样的心情?(板书:送客愁)是啊!离别之痛何以堪呀!由此奠定了本首诗的感情基调——伤感、忧愁。(板书:忧愁)那么在这带着淡淡忧愁的离别中我们的视线中只看到了王昌龄与友人吗?还看到了谁?(板书:王昌龄楚山)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山”往往具有什么特点?——高大、雄伟、壮丽。(板书:楚山——高大、雄伟、壮丽)想一想我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并加以描述。(多媒体出示画面)多美的景色啊!但在这浩瀚无边的吴地江天中除了雨就是山除了雨还是雨!给人感觉就是——孤寂(板书:孤寂)再加上诗人的一腔愁绪、满腹伤感都镶嵌在这两句之中!所以朗读时应怎么读?缓慢低沉——指导朗读并配乐指名读!(在品析中我们知道了诗歌所表达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 学习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多媒体出示图片)看图并引导学生说出:天刚破晓时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板书: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幅画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预设:冷清、萧瑟)怎么读?悲凉——指导朗读(要读出这种情感)。
3. 学习第三句:“洛阳亲友如相问”。教师讲解诗句的意思,学生理解“洛阳”、“亲友”、“相问”等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如相问”的含义,感受诗人对亲友的牵挂和思念之情。学生用“__________”勾画诗人送别友人时所见到的景物。
教师小结:第三句诗通过设想亲友如果问起自己的情况时的回答,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4. 学习第四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教师讲解诗句的意思,学生理解“冰心”、“玉壶”等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冰心在玉壶”的比喻手法所表达的清澈无瑕、澄明透亮的心境和纯真高雅的品格,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
5. 配乐齐读这首诗,回顾这首诗写了什么?(多媒体出示:这首诗写了诗人站在吴江边送别友人,借着冰心玉壶表达自己不媚权贵、坚守高洁情操的志向。)
6. 你认为王昌龄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媒体出示:王昌龄是一个洁身自好,不媚权贵的人。)
7.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古诗?(多媒体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等)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古诗。
(四)教学总结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友人的佳作。诗人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和气氛的渲染,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尤其是四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通过本课的教学,同学们对古诗的韵味和节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后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水平。
(五)布置作业(多媒体出示)
1. 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 课外积累与送别有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