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9: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选自《 》卷一。
浣溪沙, 。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词牌名
纳兰词笺注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 ,
代满族词人。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
情调。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康熙二十一年
(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返回。
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容若

【作者及背景】
一、朗读课文,疏通诗意
①若为: 。
②戍垒: 。
③关城: 。
怎样的
边防驻军的营垒
关塞上的城堡
【注释】
【参考译文】
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路前行,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
的嘶鸣声,(面对)深秋遥远的边塞,又是怎样的情怀!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防驻军的营垒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破败的关城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
何时才能平息!
二、品读鉴赏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点明 与 。
勾勒了一幅充满 之气的 图。
“吹断”说明 ,暗示词人 。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点明 。
“古今幽恨几时平” , 。
此行目的地
风声大过马嘶声
心绪悲凉
时令
心情
萧索
战地风光
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
①极目远眺,云山苍茫;纵马驰骋,北风呼啸。在这深秋
的边关,应该用怎样的情怀去感受这苦寒这空旷呢?晚烟飘过,
斜阳返照,那荒凉的营垒,那破败的关城,显得更加萧索,更
加寂寥。天高地远,古今浑茫,个体生命有限,浩浩宇宙无穷,
这样的“幽恨”悄然而生,来去无端,何时能平!
②词人的感觉细腻而敏锐:
【内容理解】
马嘶的声音是被北风吹断的,烟霞是“一抹”,残阳是
“半竿”。一切似乎都可以度量,一切最终又难以度量。这
或许就是词人怅惘而放歌的动因。以小词写豪迈情怀,尺幅
之间,收放自如,足见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奉旨出塞所见的深秋远塞、荒烟落照
的 之景,寄寓了悠悠苍凉的 之感,抒发了“幽
恨难平”的 之情。
【主旨归纳】
凄凉
今昔
凄惘
三、巩固延伸
(一)理解型默写
1.纳兰性德《浣溪沙》中“ , ”
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着相同的意境。
2.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图的句子是: , 。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一)思考交流:
1.说说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描写了云、山、塞外深秋的北风、战马、晚烟、营垒、
斜阳、关城,抒发了词人 而 的情怀。
怅惘
豪迈
《长相思》上下片整齐、对称,本词则未刻意追求这一点。
2.任选角度,试分析本词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
水一程)的不同。
本词寄寓了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幽恨难平”
的凄惘之情;《长相思》主要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①思想感情:
②词的形式: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课后达标
1.背诵并默写《浣溪沙》(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