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奥西里斯-Rex”探测器于2016年9月8日发射,2018年12月3日抵达小行星“贝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2020年10月20日进行样本采集,2021年5月10日开始返航,2023年9月24日其释放的返回舱着陆,成功带回250克样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贝努”属于( )
A.地月系 B.火卫系 C.木卫系 D.太阳系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准备发射时的探测器 B.采样时的探测器
C.返航时的探测器 D.返回舱内的小行星样品
【答案】1.D
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 天体的判断方法,即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一般采用“三看”法,具体详见: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注意: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梯,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了。二看物质形态: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注意: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极光、流星雨。运行于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即流星体,是天体。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注意: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1.根据材料可知,“贝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火星和木星属于太阳系,因此“贝努”属于太阳系,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的可判断为天体,返航时的探测器仍处于大气层之外,且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属于天体,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在太阳黑子强大磁场的驱动下,大量的日冕物质被以每秒数百到上千千米的高速抛出,产生的冲击波快速传递到太阳系各处。地球磁场受冲击波轰击后发生方向和大小的明显变化,出现磁暴。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中心检测到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日-2日我国出现多次地球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太阳黑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出现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B.活动具有周期性变化
C.肉眼可观测
D.数量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下列地理现象中,与磁暴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酸雨 B.极光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3.A
4.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基本概况:太阳大气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主要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位于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是最内层,根据题意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有磁暴现象的产生,影响无线短波通信,在两极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以及地球上的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关系,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左图为某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右图该潮汐发电站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能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6.左图所示甲乙两种水位状态对应出现在右图中的时间最可能为( )
A.甲——2:00,乙——20:00 B.甲——4:00,乙——16:00
C.甲——6:00,乙——22:00 D.甲——12:00,乙——18:00
7.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5.D
6.A
7.D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知,甲此时大海水位高,正值涨潮期,最可能位于2时前后,乙此时大海水位低,处于落潮期,最可能位于20时前后,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根据材料可知,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读图可分析,一天中有四次潮涨潮落,所以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四次,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地膜覆盖栽培就是将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利用地膜所造成的小气候栽培农作物。这种现代农业技术,能起到保温、保水、保肥、防止土壤板结、灭草、防病虫害等综合作用。农业大省山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地膜,不同的地膜覆盖方法主要作用不同。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春播时节,农民为刚播种的玉米地铺设无色透明地膜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防止土壤板结
C.增温保湿 D.减轻病虫害
9.盛夏时节,山东沂蒙山区苹果种植园多铺设黑色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①,提高土壤温度 B.减少①,抑制杂草生长
C.增加④,提高果园气温 D.减少③,减轻低温冻害
10.初秋时节,天气晴朗时易出现大雾天气的原因是( )
A.晴天时水汽含量多 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晴天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时尘埃杂质多
【答案】8.C
9.B
10.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
8.春播时节,农民为刚播种的玉米地铺设无色透明地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从而达到给地面保温的目的,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9.盛夏时节,山东沂蒙山区苹果种植园多铺设黑色地膜的目的是减少太阳辐射,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由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初秋时节,白天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早晚温差大,从而易引起大雾天气,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2023年12月2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示意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核
12.关于地震波描述,正确的是( )
A.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块
C.横波可以在外地核传播
D.可以利用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预警地震
【答案】11.A
12.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点评】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部分,是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的最外层。岩石圈是指上地幔顶部(软流层)到地表的坚硬的岩石部分,它的范围比地壳大。
11.根据材料可知,震源深度1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因此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A.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A错误;
B.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B错误;
C.横波在古登堡界面突然消失,不能达到外地核,C错误;
D.可以利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来预警地震,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4:00时,台湾海峡地区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14.20:00时,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向与另外三地明显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相较于14:00,20:00时( )
A.甲地风速变大 B.乙地风速变小
C.丙地风速变小 D.丁地风速变大
【答案】13.D
14.D
15.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13.读图可知,台湾海峡地区14时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应向下指,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此时应吹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4.读图可知,20时甲乙丙三地等压线几乎平行,因此三地风向几乎一致,而丁地与其他三地不同,故风向也不一样,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5.读图可知,相较于14时,20时乙地的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海水性质。
(2)描述③曲线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3)曲线②在赤道附近数值较30°N数值偏低的原因。
【答案】(1)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2)随纬度升高,③曲线数值数值下降。原因:③曲线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表层海水主要热源为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表层海水获得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温度下降。
(3)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偏低;30°N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偏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海洋表层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③是海水温度;海水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因此②是海水盐度;海水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因此①是密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纬度升高,③曲线数值数值下降。原因:③曲线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表层海水主要热源为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表层海水获得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温度下降。
(3)曲线②是海水盐度。由于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偏低;而30°N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偏高。
【点评】利用海水制盐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生产活动之一。中国主要的盐场有天津长芦盐场、台湾布袋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
17.(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为防止流沙侵入道路,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常使用机械防沙措施来固沙。机械防沙材料可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材料(作物秸秆为主)、矿物质材料(黏土和砾石为主)和新型材料(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或以农作物经发酵生成的产品为原料)。草方格是常用的传统防沙材料。以下二幅景观图中图一为流动沙丘,图二为草方格沙障。据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判断机械防沙措施应布置在流动沙丘的迎风侧还是背风侧并说明理由。
(2)①根据图1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
②指出传统机械防沙措施使用草方格沙障的原因。
【答案】(1)迎风侧。理由:机械防沙措施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弱风速,进而降低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达到固沙效果。沙丘迎风侧风力大,流沙更易被风力侵蚀,背风坡风力小,沉积作用为主,机械防沙措施易被掩埋。
(2)①西北风。②原料易得;原料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知识点】风沙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机械防沙措施应布置在迎风侧。理由:机械防沙措施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弱风速,进而降低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达到固沙效果。沙丘迎风侧风力大,流沙更易被风力侵蚀,背风坡风力小,沉积作用为主,机械防沙措施易被掩埋。
(2)读图1可知,该地风向与沙丘排列方向一致,缓坡是迎风坡,因此可推断①是西北风。传统机械防沙措施使用草方格沙障的原因:原料易得;原料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点评】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形成挡风墙。这不仅能削弱风力的侵蚀,而且还能留存降雨,提高沙层的含水量,还有利于草方格里栽种的沙生植物的生长。草方格沙障是现今世界上投入最少,治沙成本最低,较果较为明显的治沙方法。
18.(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①-⑤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砂田瓜是指在耕地上先铺设一层砂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西瓜种植。请指出铺设砂石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3)结合水循环原理,为应对城市内涝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
(2)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
(3)建设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增加绿地面积,铺设透水砖,增加下渗;建设海绵城市;完善监测系统,做好应急预案;易积水内涝地段建设排水泵站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可知,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下渗。
(2)铺设砂石有利于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蒸发。
(3)城市内涝是由城市短时间内出现强降水所引发的灾害。由于城市硬化面积多,短时间内的强降水下渗量少,而使得地表径流增大,故出现城市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应在城市建设中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尽可能使用透水材料,增加下渗,建设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增加绿地面积,铺设透水砖,增加下渗;建设海绵城市;完善监测系统,做好应急预案;易积水内涝地段建设排水泵站等。
【点评】 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着地表形态。
1 / 1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奥西里斯-Rex”探测器于2016年9月8日发射,2018年12月3日抵达小行星“贝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2020年10月20日进行样本采集,2021年5月10日开始返航,2023年9月24日其释放的返回舱着陆,成功带回250克样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贝努”属于( )
A.地月系 B.火卫系 C.木卫系 D.太阳系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准备发射时的探测器 B.采样时的探测器
C.返航时的探测器 D.返回舱内的小行星样品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在太阳黑子强大磁场的驱动下,大量的日冕物质被以每秒数百到上千千米的高速抛出,产生的冲击波快速传递到太阳系各处。地球磁场受冲击波轰击后发生方向和大小的明显变化,出现磁暴。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中心检测到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日-2日我国出现多次地球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太阳黑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出现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B.活动具有周期性变化
C.肉眼可观测
D.数量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下列地理现象中,与磁暴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酸雨 B.极光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气候变暖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左图为某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右图该潮汐发电站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能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6.左图所示甲乙两种水位状态对应出现在右图中的时间最可能为( )
A.甲——2:00,乙——20:00 B.甲——4:00,乙——16:00
C.甲——6:00,乙——22:00 D.甲——12:00,乙——18:00
7.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地膜覆盖栽培就是将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利用地膜所造成的小气候栽培农作物。这种现代农业技术,能起到保温、保水、保肥、防止土壤板结、灭草、防病虫害等综合作用。农业大省山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地膜,不同的地膜覆盖方法主要作用不同。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春播时节,农民为刚播种的玉米地铺设无色透明地膜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防止土壤板结
C.增温保湿 D.减轻病虫害
9.盛夏时节,山东沂蒙山区苹果种植园多铺设黑色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①,提高土壤温度 B.减少①,抑制杂草生长
C.增加④,提高果园气温 D.减少③,减轻低温冻害
10.初秋时节,天气晴朗时易出现大雾天气的原因是( )
A.晴天时水汽含量多 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晴天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时尘埃杂质多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2023年12月2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示意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核
12.关于地震波描述,正确的是( )
A.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块
C.横波可以在外地核传播
D.可以利用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预警地震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4:00时,台湾海峡地区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14.20:00时,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向与另外三地明显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相较于14:00,20:00时( )
A.甲地风速变大 B.乙地风速变小
C.丙地风速变小 D.丁地风速变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海水性质。
(2)描述③曲线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3)曲线②在赤道附近数值较30°N数值偏低的原因。
17.(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为防止流沙侵入道路,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常使用机械防沙措施来固沙。机械防沙材料可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材料(作物秸秆为主)、矿物质材料(黏土和砾石为主)和新型材料(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或以农作物经发酵生成的产品为原料)。草方格是常用的传统防沙材料。以下二幅景观图中图一为流动沙丘,图二为草方格沙障。据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判断机械防沙措施应布置在流动沙丘的迎风侧还是背风侧并说明理由。
(2)①根据图1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
②指出传统机械防沙措施使用草方格沙障的原因。
18.(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①-⑤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砂田瓜是指在耕地上先铺设一层砂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西瓜种植。请指出铺设砂石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3)结合水循环原理,为应对城市内涝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 天体的判断方法,即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一般采用“三看”法,具体详见: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注意: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梯,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了。二看物质形态: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注意: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极光、流星雨。运行于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即流星体,是天体。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注意: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1.根据材料可知,“贝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火星和木星属于太阳系,因此“贝努”属于太阳系,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的可判断为天体,返航时的探测器仍处于大气层之外,且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属于天体,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3.A
4.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基本概况:太阳大气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主要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位于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是最内层,根据题意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有磁暴现象的产生,影响无线短波通信,在两极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以及地球上的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关系,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5.D
6.A
7.D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知,甲此时大海水位高,正值涨潮期,最可能位于2时前后,乙此时大海水位低,处于落潮期,最可能位于20时前后,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根据材料可知,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涨潮落时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读图可分析,一天中有四次潮涨潮落,所以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四次,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8.C
9.B
10.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
8.春播时节,农民为刚播种的玉米地铺设无色透明地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从而达到给地面保温的目的,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9.盛夏时节,山东沂蒙山区苹果种植园多铺设黑色地膜的目的是减少太阳辐射,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由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初秋时节,白天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早晚温差大,从而易引起大雾天气,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1.A
12.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点评】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部分,是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的最外层。岩石圈是指上地幔顶部(软流层)到地表的坚硬的岩石部分,它的范围比地壳大。
11.根据材料可知,震源深度1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因此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A.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A错误;
B.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B错误;
C.横波在古登堡界面突然消失,不能达到外地核,C错误;
D.可以利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来预警地震,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3.D
14.D
15.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13.读图可知,台湾海峡地区14时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应向下指,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此时应吹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4.读图可知,20时甲乙丙三地等压线几乎平行,因此三地风向几乎一致,而丁地与其他三地不同,故风向也不一样,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5.读图可知,相较于14时,20时乙地的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6.【答案】(1)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2)随纬度升高,③曲线数值数值下降。原因:③曲线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表层海水主要热源为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表层海水获得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温度下降。
(3)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偏低;30°N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偏高。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海洋表层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③是海水温度;海水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因此②是海水盐度;海水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因此①是密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纬度升高,③曲线数值数值下降。原因:③曲线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表层海水主要热源为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表层海水获得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温度下降。
(3)曲线②是海水盐度。由于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偏低;而30°N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偏高。
【点评】利用海水制盐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生产活动之一。中国主要的盐场有天津长芦盐场、台湾布袋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
17.【答案】(1)迎风侧。理由:机械防沙措施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弱风速,进而降低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达到固沙效果。沙丘迎风侧风力大,流沙更易被风力侵蚀,背风坡风力小,沉积作用为主,机械防沙措施易被掩埋。
(2)①西北风。②原料易得;原料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知识点】风沙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机械防沙措施应布置在迎风侧。理由:机械防沙措施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弱风速,进而降低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达到固沙效果。沙丘迎风侧风力大,流沙更易被风力侵蚀,背风坡风力小,沉积作用为主,机械防沙措施易被掩埋。
(2)读图1可知,该地风向与沙丘排列方向一致,缓坡是迎风坡,因此可推断①是西北风。传统机械防沙措施使用草方格沙障的原因:原料易得;原料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点评】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形成挡风墙。这不仅能削弱风力的侵蚀,而且还能留存降雨,提高沙层的含水量,还有利于草方格里栽种的沙生植物的生长。草方格沙障是现今世界上投入最少,治沙成本最低,较果较为明显的治沙方法。
18.【答案】(1)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
(2)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
(3)建设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增加绿地面积,铺设透水砖,增加下渗;建设海绵城市;完善监测系统,做好应急预案;易积水内涝地段建设排水泵站等。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可知,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下渗。
(2)铺设砂石有利于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蒸发。
(3)城市内涝是由城市短时间内出现强降水所引发的灾害。由于城市硬化面积多,短时间内的强降水下渗量少,而使得地表径流增大,故出现城市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应在城市建设中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尽可能使用透水材料,增加下渗,建设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增加绿地面积,铺设透水砖,增加下渗;建设海绵城市;完善监测系统,做好应急预案;易积水内涝地段建设排水泵站等。
【点评】 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着地表形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