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1 2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一、选择题
1.华华在平静的状态下测量了自己1分钟呼吸次数,下列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10次 B.20次 C.60次
2.龙龙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水杯杯口(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B.水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C.这组杯子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古代,有士兵用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到几公里外的马蹄声,由此判断敌方的远近,这是因为( )。
A.马蹄声非常响 B.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大地传播声音效果好
4.我们周围有很多声音。下列声音中,( )是自然界发出来的。
A.雷声 B.老师的讲课声 C.汽车鸣笛声
5.一个四年级学生的肺活量是1000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是女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B.如果是男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C.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属于正常
6.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B.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最多的都是氧气
C.人吸进去和呼出去的气体为混合气体
7.在鱼缸旁边拍手,鱼缸中的金鱼会立即受惊游走,这时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鱼缸→水→鱼 C.鱼缸→水→鱼
8.在人体的气体交换中,呼出和吸入气体中含量基本不变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9.吃饭时要做到( ),保证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C.暴饮暴食
10.华华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小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吹气时,吸管里的空气会振动。
B.这个小乐器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C.吸管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二、填空题
11.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 。
1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 ,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 ,声音越 。
13.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14.音叉是一种发声器,可以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
15.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荡起了波纹,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
16.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食道、 、 和大肠。
17.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使用的测量单位是 。
18.面对众多食物,我们根据食物的生熟,可以把食物分为 和熟食;按照食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19.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用来 食物,臼齿用来 食物,犬齿用来撕裂食物。
20.纸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如图,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纸盒,此时,纸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三、判断题
21.古代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
22.宇航员在太空能够交流,说明真空也能传递声音。( )
23.用力弹拨皮筋,我们听到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皮筋在振动。( )
24.处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顶端的是蔬菜和水果。( )
25.肉夹馍用面粉、鸡胸肉、生菜、蒜苔等做成,味道鲜美,里面有荤有素,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
四、实验题
26.某班同学在探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时,做了如下记录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
10圈 30 近
30圈 70 中等
50圈 160 远
(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
小柯用细线、小车、回形针、垫圈等材料安装了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小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表中是他的数据记录。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3 3.12 3.21 3.16 3.16
6 1.64 1.71 1.69 1.68
9 0.98 0.95 1.03 0.99
27.实验中,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不是来自( )。
A.垫圈的重力 B.小车自身的重力 C.棉线的拉力
28.每组垫圈至少要做3次实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实验的时间充足,所以多做几次
B.获得更多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C.老师规定做3次,没有办法
29.根据小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垫圈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慢
B.垫圈越少,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
C.垫圈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0.小柯改用气球来驱动小车,如图所示。该小车的动力是(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31.该小车在测试行驶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 )。
A.气嘴孔太小 B.轮子太大 C.车轴不正
3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此原理的例子很多,以下没有应用到的是( )。
A.火箭发射 B.磁悬浮列车 C.燃放烟花
参考答案:
1.B
【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在平静状态下我们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为18-25次,所以B符合题意。
2.B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不同量的水,用同样的力敲击,水量少的杯子振动的更快,发出的声音更高。
故选B。
3.C
【详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传声较快,气体传声最慢。
古代有士兵用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到几公里外的马蹄声,由此判断敌方的远近,这是因为固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
故选C。
4.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周围的声音根据产生途径的不同,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A雷声属于来自自然界的声音,B老师的讲课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C汽车鸣笛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故选A。
5.B
【详解】一个四年级学生肺活量是1000毫升,由于男女生的标准不同,如下表,如果是女生的话,属于正常,如果是男生的话,属于不正常。
故选B。
6.B
【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详解】A: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正确。
B: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最多的都是氮气,错误。
C:人吸进去和呼出去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正确。
故选B。
7.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在鱼缸旁边拍手,鱼缸中的金鱼会立即受惊游走,这时声音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鱼缸→水→鱼。
故选B。
8.C
【详解】人体的呼吸过程本质就是进行部分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氧气,含量增加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含量不变的是氮气。
故选C。
9.B
【详解】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保证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所以B符合题意。
10.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根据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解答即可。
【详解】A.在吸管开口的一端从侧面往里吹气,吸管里面的空气就会振动起来,正确。
B.吹气时,短吸管发出高音,长吸管发出低音,这个小乐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选项错误。
C.短吸管中的空气会比长吸管中的空气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正确。
故选B。
11. 越小 越大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2. 音量 大 强 小 弱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3.波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14.音高
【详解】音叉是呈“Y”形的钢质或铝合金发声器,各种音叉可因其质量和叉臂长短、粗细不同而在振动时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5.振动
【详解】把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被激起波纹,这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6. 口腔 胃 小肠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17.毫升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使用的测量单位是毫升。
18. 生食 植物
【详解】食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和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按照食物的主次分类,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还可以按照生熟分类分为熟食和生食等。
19. 切断 磨碎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门齿用来切断食物;臼齿用来磨碎食物;犬齿用来撕裂食物。
20.2.2N
【详解】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所测力的大小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观察测力计上一个大格、一个小格分别代表多少。图中所示读数为2.2N,因此,纸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2N。
21.√
【详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可以传播,但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它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所以古代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2.×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太空中没有大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交流是通过无线电。题目观点错误。
23.√
【详解】用力弹拨皮筋,我们听到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皮筋在振动,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淀粉)位居底层;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居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糖类)合居第四层。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脂肪)和食盐。
故该说法错误。
25.×
【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人体需要各种营养成分,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6.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大 强 远
【详解】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小车行驶得近。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分别是10圈、30圈和50圈,对应的小车行驶的距离是近、中等和远,说明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27.B 28.B 29.C 30.B 31.C 32.B
【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7.根据题干可知,实验中,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来自垫圈的重力和棉线的拉力;
28.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
29.根据题干可知,垫圈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0.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该小车的动力是该小车的动力是反冲力;
31.根据题干可知,该小车在测试行驶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车轴不正;
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燃放烟花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利用的是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