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
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2.松开充满空气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会有 的感觉,这是由于气球中的 喷出来形成的。
3.各种车辆的轮胎利用了 的性质充气,充足气之后,车子行驶起来更轻便灵活,这是利用了 。
4.一个空瓶子其实不是空的,因为 。
5.我们农村烧柴的土灶,在烧火时, 会通过烟囱跑到上空, 会从灶门补充进来。
6.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 分离食盐和沙。
7.冰在 变成水的过程中,要从周围 ,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8.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以三种状态存在,也就是 、 、 三种状态。
9.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搅拌其中
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你会观察到 烧杯里的食盐溶解得快。
10.用酒精灯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 将其盖灭,盖灭后需
再 ,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二、判断题
11.用水能将食盐和沙子分开。( )
12.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存在,因为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它们。( )
1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可以不断上升。( )
14.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上端平齐。( )
1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容易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易变化。 ( )
三、单选题
1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7.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沙子
18.水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B.水的温度比常温稍微热点
C.出现大量的气泡和水蒸气
19.放在实验桌上的碎冰不一会就融化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温度较高
B.冰块比较小
C.放冰托盘会产生一些热量
20.我们玩的水枪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A.可以流动 B.压缩空气有弹性 C.无色无味
21.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会观察到( )现象。
A.水继续沸腾一会
B.白汽马上不见了
C.水中的气泡逐渐减少了
2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变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B.水蒸气遇冷必须先变成水,然后才能变成冰
C.冰在零度时会全部变成水
23.使水果糖在嘴里溶解速度最快的方法是( )。
A.用舌头搅拌 B.含在嘴里不动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24.空气的( )变化,导致空气流动形成了自然的风。
A.冷热 B.大小 C.高低
25.使用酒精灯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用一盏点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想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
C.不用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拔下盖子重复盖一次
四、实验探究题
26. 下面是小明做过滤实验的图示,请分析小明在操作中存在哪些错误,并改正。
错误一:过滤时漏斗颈的底部位于烧杯的中央。
改正:
错误二:过滤时未使用玻璃棒引流,而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
改正:
五、简答题
27.如右图:我们吹风车的时候,风车会转动。
(1)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2)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28.一杯浓盐水和一杯清水,不用尝的方法怎样能区分出来呢 (写一种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风
2.【答案】风;空气
3.【答案】能被压缩;空气被压缩有弹性
4.【答案】有空气
5.【答案】热空气;冷空气
6.【答案】溶解
7.【答案】融化;吸收热量;热量
8.【答案】固体;气体;液体
9.【答案】搅拌
10.【答案】灯帽;重复盖一次
11.【答案】正确
12.【答案】错误
13.【答案】错误
14.【答案】正确
15.【答案】正确
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C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A
25.【答案】C
26.【答案】过滤时漏斗的底部要紧靠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将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引流倒入漏斗中
27.【答案】(1)有风
(2)扇扇子、吹风扇
28.【答案】把生鸡蛋放两杯液体中,沉入水底的是清水,漂在水面的是浓盐水,因为浓盐水的密度较大。分别加热蒸发,有晶体析出的为浓盐水,什么都没有的是清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