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一、选择题
1.用打气筒给一个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B.质量增加,体积增加 C.质量不变,体积增加
2.如图气温计所表示的温度为 ( )。
A.5℃ B.﹣5℃ C.10℃
3.关于空气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固定的形状 B.无色无味 C.能占据空间
4.食盐洒落在沙里了,可以采用( )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A.磁铁吸 B.筛子筛 C.过滤和蒸发
5.老师让今天观察天空中的云,发现云比较多,那么今天的天气是( )。
A.阴天 B.多云 C.晴天
6.家具加工厂的垃圾中,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常用的分离方法是( )。
A.加热蒸发 B.磁铁吸引 C.用筛子筛
7.菲菲将一杯冰和一杯40℃的水混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后,菲菲发现冰融化了一半,呈冰水混合物状态,此时杯中水的湿度是( )。
A.0℃ B.20℃ C.40℃
8.妈妈拖完地,地板上的水会慢慢变干但我们没有看见“水的去向”,这是因为( )。
A.观察不仔细 B.水蒸气看不见 C.水看不见
9.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深秋的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冷却凝结形成的
B.水杯不加盖子,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属于融化现象
C.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11.空气被压缩后,空气微粒间的距离 (填“增大”或“缩小”)了。
12.我们用 的方法分离混入水中的沙子。
13.感冒冲剂做成细小的颗粒状是为了 。
14.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摄氏度。
15.在做冰糖溶解实验时,小科发现溶解的速度有点慢,你能帮他解决吗?你的办法有 、 、 。
16.蒸发实验中,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填数字)。
17.天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气温的高低来表示,需要用 来测量。
18.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 。压缩空气有 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
19.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这一袋空气很 (选填“轻”或“重”),
(选填“能”或“不能”)用手随时改变它的形状。
20.“长沙今夜至明天晴转多云,偏北风3~4级,明天3℃~6℃”这个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 、 、 。
三、判断题
21.小米发现妈妈炒菜用的食盐和味精都能溶解在水中。( )
22.充气的自行车轮胎有弹性,主要是制成轮胎的橡胶有弹性。( )
23.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也含有空气。( )
24.农历年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气是大寒。( )
25.空的矿泉水瓶内没有任何的东西。( )
四、实验题
26.仔细看图。
1. 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 )的水,标出水的( )。
2. 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3. 把它们放到( )和( )的位置。
4. 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里水量的变化。
5. 观察到的现象: 。
6. 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27.小刚同学做50克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他用到如下物品:量筒、天平、小药勺、玻璃棒、烧杯、水、食盐。
(1)小刚将20克食盐平均分成10份。每份食盐的重量是 克。
(2)小刚取水用的仪器是 。
(3)将一份食盐放入50克水中,用 搅拌,全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份。
(4)这样一份一份的放,直到 为止。
(5)实验发现,小刚放入食盐8份后,就无法再溶解了,那么,小刚在实验中共溶解了 克食盐
(6)在实验中,小刚将20克食盐平均分成10小包,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食盐的用量 B.避免出错 C.方便控制食盐用量
参考答案:
1.A
【详解】空气具有质量,空气可以压缩。用打气筒给一个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2.B
【详解】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零上温度从下往上读,零下温度从上往下读。如图气温计所表示的温度为-5℃。
3.A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没有固定形状,流动性很强。空气容易被压缩,但是空气不能被压缩到0,空气也能占据空间。故A选项符合题意。
4.C
【详解】食盐洒落在沙里了,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并不断的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子分离出来;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故C正确。
5.B
【详解】人们把天空当作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占多少,根据云量,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云量比较多,这一天的天气是多云。
6.B
【详解】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
7.A
【详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若将一杯冰和一杯40℃的水混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杯中有水有冰,呈冰水混合物状态,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0℃。故A选项正确。
8.B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湿衣服变干了,但我们没有看见“水的去向”,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看不见。
9.B
【详解】A.深秋的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冷却凝结形成的,说法正确。
B.水杯不加盖子,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属于融化现象,说法错误,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属于蒸发现象。
C.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说法正确。
10.C
【详解】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选项A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不正确;选项B温度计液泡触碰容器底,操作不正确;选项C的操作符合要求。
11.缩小
【详解】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而且微粒之间比较疏松,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塑料缩小了,像皮球、水枪、打气筒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
12.过滤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过滤能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用过滤的方法可以用来分离沙子和水。
13.加快溶解
【详解】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都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提高水的温度等。感冒冲剂做成细小的颗粒状是为了加快溶解。
14.100
【详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被加热到100℃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说明水沸腾了。水沸腾的温度受到大气压等影响,水沸腾的温度接近100℃。
15. 搅拌 加热 敲碎
【详解】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碾碎、加热等。
16. ① ③
【详解】蒸发实验中,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点燃的火柴从上到下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
17.气温计
【详解】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天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气温的高低来表示,需要用气温计来测量。
18. 压缩 弹 大
【详解】空气具有可压缩性,经空气压缩机做机械功使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后的空气叫压缩空气。题目描述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的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9. 轻 能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很轻,所以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我们会感到这一袋空气很轻。由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我们能用手随时改变它的形状。
20. 云量 降水量 风向 温度
【详解】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现象,可以通过降水量、云量、温度、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分析题目可知,“长沙今夜至明天晴转多云,偏北风3—4级,明天3℃—6℃”。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云量、降水量、温度、风向等。
21.√
【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食盐、味精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它们在水中溶解了;
22.×
【详解】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充气的自行车轮胎有弹性,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
23.√
【详解】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也含有空气。
24.√
【详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春季的的六个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六个节气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六个节气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六个节气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
25.×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的矿泉水瓶内有空气。
26. 等量 高度 通风 向阳
开口的水杯,里面的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 开口的水杯,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所以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没跑到空气里去,所以基本没少
【分析】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详解】实验步骤:分析实验可知,首先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标出水的高度。然后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再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最后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实验现象:观察到了开口的水杯,里面的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开口的水杯,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所以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没跑到空气里去,所以基本没少。
27. 2 量筒 玻璃棒 无法溶解 16 C
【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详解】(1)小刚将20克食盐平均分成10份,每份食盐的重量是20/10=2g;
(2)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小刚取水用的仪器是量筒;
(3)玻璃杯用来搅拌食盐,可以加速食盐的溶解;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样一份一份的放,直到无法溶解为止。
(5)实验发现,小刚放入食盐8份后,就无法再溶解了,那么一共溶解了8×2=16g食盐;
(6)在实验中,小刚将20克食盐平均分成10小包,每份食盐的重量是2g,这样做可以方便控制食盐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