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D.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3.我国现行的三级基本行政区划是指( )
A.省、市、县 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4.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
A.泰安 B.台北 C.烟台 D.北京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5. 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湖北-鄂-武汉 B. ②-山东-鲁-长沙C. ③-云南-云-成都 D. ④-广东-粤-福州
6.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中数据反映我国的人口特征是 ( )
全国 山东省 陕西省 西藏自治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960 15 19 120
人口(万) 133 972 9 579 3 732 300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39.5 638 196 2.5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
7.计划生育实行好多年,但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人口死亡率降低了B.人口基数庞大C.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 D.人口出生率高
8.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东南、东北 B.西南、东南、东北
C.西北、西南、东北 D. 西北、东南、西南
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图中下游被称为“地上河”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气候复杂多样 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降水多
A. B. C. D.
1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经度 C.海陆 D.地形
13.我国江南“鱼米之乡”与同纬度阿拉伯半岛相比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东西跨度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1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珠江
15.下列汛期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A.珠江、黄河、长江 B.珠江、长江、黄河
C.长江、珠江、黄河 D.黄河、长江、珠江
16.下图是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年径流量示意图,表示珠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下列省区中,既有大型铁矿,又有著名煤矿和油田的是是( )
A.辽宁省、河北省 B.山西省、湖北省
C.黑龙江省、四川省 D.江苏省、江西省
18.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有( )
①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 ②防止土地荒漠化 ③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④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切实可行的做法有( )
A.严禁采伐森林 B.大量进口木材
C.平原地区大量种树 D.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20.“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人口多,耕地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2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22.下面的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泥石流
23.珍惜地球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下列符合低碳生活行为的是( )
A.用精美包装纸层层包装礼物 B.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C.出门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24.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B.长江是我国长度、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我国外流河最终注入太平洋 D.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2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
26、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 B.河流多注入印度洋 C.季风气候显著 D.人均资源丰富
27、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耕地-内蒙古高原 B.林地—大兴安岭 C.草地—华北平原 D.林地—塔里木盆地
28、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29. 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 D.兴修水利工程
30、 武汉15吨大米运往秦皇岛,采用哪一种运输方式较合理(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 ________ ;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 。
(2)图中③表示的河流是________ ;河流④上游水能丰富,被誉为“ ________ ”。
(3)图中铁路干线⑤是 ________线。
(4)图中阴影⑥表示的是________ 工业基地。
(5)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________ ;⑧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
(2)长江和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主要是受我国 的影响。
(3)毛泽东主席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诗句中的“高峡”指的是 ,如今“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已变为现实,这就是举世瞩目的 水利枢纽工程。
(4)请结合黄河中、下游的特征,谈谈应采取哪些综合治理措施?
33.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每空2分,共12分)
类别和数量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管道
观赏三峡风光 重庆—武汉
参加紧急会议 乌鲁木齐—北京
十万吨煤 秦皇岛—上海
1000吨石油 大庆—大连
5吨活鱼 密云水库—北京
5吨长绒棉 乌鲁木齐—上海
答案
1-5ADCDA 6-10BBCBD 11-15CDDCB 16-20DACDB 21-25CDCCB 26-30CBCDB
31、(1)福建省 青
(2)塔里木河 水能宝库
(3)京九
(4)辽中南
(5)大兴安岭 俄罗斯
32.(1)青藏 青海省 四川省
(2)地势西高东低
(3)长江三峡 三峡
(4)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下游修堤筑坝,加固大堤。
33.河运 、航空、海运、管道、公路、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