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含解析)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含解析)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1 21: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
B.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可看做乙烷的含氧衍生物
D.属于饱和烃
2.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在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
C.工业上可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生产肥皂
D.人体内缺少纤维素水解酶,但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3.将煤制成气体燃料煤气(CO)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存放 B.方便运输
C.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大气污染 D.多赚钱
4.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等石油产品可用于生产塑料
B.水煤气是通过煤的干馏得到的气体燃料
C.天然气只能用做燃料
D.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5.白蚁能分泌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据此推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黄金饰品 B.镀锌水管
C.铝合金门窗 D.石灰墙面
6.1mol某烃能与2molHCl加成,加成后产物上的氢原子最多能被8molCl2取代,则该烃可能为(  )
A.2-丁烯 B.1,3-丁二烯
C.苯 D.乙烯
7.已知 、 、 (z)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的二氯代物有3种
B.x、y的一氯代物均只有3种
C.x、y因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8.某醇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名称为(  )
A.3-甲基-3-戊醇 B.2,2-二乙基-1-丙醇
C.2-甲基-2-乙基-1-丁醇 D.2-甲基-3-乙基-4-丁醇
9.烯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A.能使溴水褪色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0.关于乙烯的描述错误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B.乙烯与甲烷均能燃烧,现象相同
C.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11.波尔多液能防治病虫害的原因是(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C.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D.蛋白质可以溶解波尔多液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S和Cl的非金属性 向H2S的水溶液里通入氯气 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非金属性Cl>S
B 探究Cu与足量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适量水 溶液颜色由绿色变成蓝色,说明呈绿色的原因是有NO2溶解在其中
C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SO 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
D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的CCl4溶液 溴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被吸收
A.A B.B C.C D.D
13.有机化合物X与在HCl的催化作用下可反应生成Y,其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X与分子Y所含官能团种类相同
B.与HCOOC2H5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还有2种
C.该反应的副产物为CH3CH2OH和H2O
D.1mol分子X、Y均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如图)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含有醛基
D.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H2
1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NO2、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O2和 O2的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 与 互为同系物
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6.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
B.反应液混合时,将浓硫酸倒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
C.可用分液漏斗分离饱和Na2CO3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D.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为了防止乙酸和乙醇挥发,小火加热,避免液体沸腾
二、综合题
17.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1)   
(2)CH3CH(CH3)C(CH3)2CH2CH3   
(3)2,2﹣二甲基﹣3﹣乙基己烷   
(4)2﹣甲基﹣2﹣丁烯   .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组微粒:①与;②和;③H、D、T;④金刚石和石墨;⑤和;⑥和。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   色。
(2)苯与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现有如下三个反应:
A.
B.
C.
根据三个反应本质,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A”、“B”或“C”)。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若导线上转移电子0.6mol,则电极减少的质量是   g。
19.按要求填空
(1)纯碱:    黄铁矿:    (写化学式)
(2)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腐蚀法”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    
(4)铜和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2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①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但实验验证:苯不能使   褪色;
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   (相同或不同);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③应用: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用   来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式,而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式是不确切的,只是人们沿用至今.
(2)乙醇的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为   ,官能团名称是   .
21.下列有机化合物有多个官能团:
A.
B.
C.
D.
E.CH2═CHCOOCH═CHCOOCH═CH2
(1)可以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的是(填入编号,下同)   .
(2)可以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
(3)可以看作醇类的是   .
(4)可以在酸或碱催化下水解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结构简式,只含有羟基,只有一种官能团,故A不符合题意;
B、与乙醇含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可看成乙烷中2个H被 取代,则可看做乙烷的含氧衍生物,故C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含C、H、O元素,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乙二醇中只含有羟基;
B.乙醇中含有一个羟基,而乙二醇中含有两个羟基,因此并不是同系物;
D.该化合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2.【答案】A
【解析】【解答】A.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符合题意;
B.甲醛会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可以保存动物标本,B项不符合题意;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可以制作肥皂,C项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缺少纤维素水解酶,食物中的纤维素无法消化,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多糖的聚合度不同;
B、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油脂在碱性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D、纤维素在人体无法水解,但可以促进消化。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煤和气体相比较,便于储存和运输,但煤燃烧不充分,常产生污染性气体,将煤制成气体燃料煤气,燃烧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多赚钱.
故选C.
【分析】将煤制成气体燃料煤气,燃烧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
4.【答案】A
【解析】【解答】A.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故A符合题意;
B.水煤气是通过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的CO、H2的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烷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C4~C10烃类的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乙烯中的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
C.天然气中含有甲烷,根据甲烷的用途分析即可;
D.汽油是混合物。
5.【答案】A
【解析】【解答】蚁酸的酸性,比较弱,不能氧化金,
故答案为:A.
【分析】乙酸属于酸,能与金属锌、铝以及碳酸钙等反应。
6.【答案】B
【解析】【解答】气态烃1mol能和2molHCl加成,说明烃分子中含有1个C C键或2个C= C键,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8molCl2完全取代,说明1mol氯代烃中含有6molH原子,最终的产物中1mol氯代烃含有含有4molC原子,10mol氯原子,又因原烃并含有1个C C键或2个C= C键,所以原烃分子式为C4H6,可能为1,3-丁二烯或1-丁炔或2-丁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加成反应原理和取代反应原理来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A.z为立方烷,结构高度对称,z中只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2个Cl处于立方烷的邻位、面对角线、体对角线),A说法不符合题意;
B.x中有5种H原子,x的一氯代物有5种,y中有3种H原子,y的一氯代物有3种,B说法符合题意;
C.x、y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C说法不符合题意;
D.y、z中都含有饱和碳原子,y、z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x由苯基和乙烯基通过碳碳单键相连,联想苯和乙烯的结构,结合单键可以旋转,x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找出z的氢原子的种类即可
B.根据x和y的结构简式找出氢原子的种类即可
C.x和y均具有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
D.根据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即可判断共面与否
8.【答案】C
【解析】【解答】 含有1个羟基,属于醇类,主链有4个碳原子,1号碳上有羟基,2号碳上有1个甲基和1个乙基,系统命名为:2-甲基-2-乙基-1-丁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含有羟基,定为醇,以羟基连接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定主链,再定支链,支链位置之和最小命名。
9.【答案】C
【解析】【解答】A.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A符合题意;
B.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由于烯烃含有碳碳双键,且双键不稳定,故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烯烃的碳碳双键不稳定,故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例如燃烧还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与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水等加成反应;还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0.【答案】B
【解析】【解答】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不符合题意。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而甲烷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二者现象不同,B符合题意。
C、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C不符合题意。
D、乙烯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C、乙烯无色、难溶于水。
D、乙烯为平面型结构。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用CuSO4和Ca(OH)2按一定比例溶于水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和Ca(OH)2,
A.CuSO4属于重金属盐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
B.石灰乳是碱,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CuSO4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变性,能防止植物病菌,故C正确;
D.CuSO4属于重金属盐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不能溶解波尔多液,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同时Cu2+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既能使细菌中毒死亡,CuSO4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变性.
12.【答案】A
【解析】【解答】A. 向H2S的水溶液里通入氯气产生淡黄色沉淀,非金属性Cl>S,A符合题意 ;
B.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适量水,溶液颜色由绿色变成蓝色,是混合铜离子的蓝色,B不符合题意 ;
C. 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SO32-,C不符合题意 ;
D.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的CCl4溶液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 非金属性Cl>S ;
B. 混合铜离子的蓝色 ;
C. 稀硝酸会氧化SO32- ;
D.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
13.【答案】C
【解析】【解答】A.分子X中存在酯基、醚键、酮羰基和氨基4种官能团,分子Y中含有酯基、醚键、羟基、碳碳双键,A项不符合题意;
B.与HCOOC2H5同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只有CH3COOCH31种,B项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副产物为CH3CH2OH和H2O,C项符合题意;
D.X分子中,苯基、酮羰基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分子X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X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醚键、酮羰基和氨基;Y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醚键、羟基、碳碳双键;
B.HCOOC2H5属于酯类;
D.X分子中苯和羰基能与氢气加成;Y分子中苯环、双键能与氢气加成。
14.【答案】C
【解析】【解答】A.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6H12O4,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后生成H2O,所得酯的分子式为C8H16O4,选项错误;
B.该有机物羧基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选项错误;
C.在铜的催化下,-CH2OH氧化成-CHO,羟基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因此不能被氧化,选项正确;
D.该结构中-COOH、-OH能与金属Na反应生成H2,因此1mol该有机物能反应生成1.5molH2,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1.5mol×22.4L/mol=33.6L,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酯化反应过程中生成H2O,结合羧酸和醇的分子式分析;
B.羧基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根据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分析;
D.能与金属Na反应的官能团为-OH、-COOH;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O2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是NO2、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等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O2和 O2不属于原子,属于单质,故B错误;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整数倍个CH2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二者不属于同类物质,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
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等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整数倍个CH2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
D、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6.【答案】C
【解析】【解答】 A.根据酯化反应规律特点“酸脱羟基醇脱氢”可知 18O 应存在酯中,故A错误;
B.酯化反应加入试剂先后顺序为:先加入醇,再加入浓硫酸和羧酸,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分层,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故C正确;
D.小火加热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温度过高生成其它产物,例如乙醇和浓硫酸在140℃会发生反应分子间脱水成醚,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酯化反应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分析;
B.酯化反应加入试剂先后顺序为:先加入醇,再加入浓硫酸和羧酸;
C.依据试剂的性质分析;
D.防止发生副反应;
17.【答案】(1)2﹣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戊烷
(3)
(4)
【解析】【解答】解:(1) :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编号从左边开始,在2号C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2) ,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编号从左边开始,在2、3号C各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3)2,2﹣二甲基﹣3﹣乙基己烷,主链6个C原子,2号碳原子有两个甲基,3号碳原子有一个乙基,结构简式: ,
故答案为: ;(4)2﹣甲基﹣2﹣丁烯,主链是丁烯,碳碳双键在2号、3号碳原子上,从碳碳双键最近一端编号,2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结构简式: ,
故答案为: .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18.【答案】(1)①③;紫
(2)+HO-NO2+H2O
(3)C;铜(或Cu);19.2
【解析】【解答】(1)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故①12C和13C互为同位素,③H、D、T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②O2和O3、④金刚石和石墨均互为同素异形体;K的烟色反应为紫色,所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紫色。
(2)苯与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时反应为苯硝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O-NO2+H2O;
(3) A和B中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所以有电子转移,能设计成原电池,
故答案为:C;在C中Cu失去电子作负极,所以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铜(或Cu);C中 Cu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根据,导线上转移电子0.6mol,则消耗0.3mol的铜,质量为:。
【分析】(1)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K元素焰色反应呈紫色;
(2)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55℃ ~ 60℃条件下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3)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为原电池;方程式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金属作原电池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单质作正极材料,根据转移电子与溶解金属质量的关系式计算电极减少的质量。
19.【答案】(1)Na2CO3;FeS2
(2)C H +H O C H O
(3)Cu+2Fe3+=Cu2++2Fe2+
(4)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
【解析】【解答】(1)纯碱为Na2CO3,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S2;
(2)乙烯能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3+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成Cu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Cu2++2Fe2+;
(4)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与Cu反应生成CuSO4,自身还原为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
【分析】(1)根据物质名,确定其化学式;
(2)乙烯能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3+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成Cu2+,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与Cu反应生成CuSO4,自身还原为SO2,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答案】(1)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相同;
(2)C2H6O;;CH3CH2OH或C2H5OH;﹣OH;羟基
【解析】【解答】解:(1)碳碳双键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但实验验证:苯不能使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没有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2)①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长介于C﹣C和C=C之间,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故答案为:相同;②用凯库勒式 表示苯分子结构式,故答案为: ;(3)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电子式: ,结构简式是:CH3CH2OH或C2H5OH、乙醇分子中官能团是羟基(﹣OH)、故答案为:C2H6O, ,CH3CH2OH或C2H5OH;﹣OH;羟基.
【分析】(1)根据碳碳双键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①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②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式;(3)根据有机化学知识可知:乙醇的电子式: ,结构式是: 、结构简式是:CH3CH2OH或C2H5OH、分子式是:C2H6O,乙醇分子中官能团是羟基.
21.【答案】(1)ABC
(2)BCD
(3)BD
(4)E
【解析】【解答】解:(1)遇FeCl3溶液显紫色,应含有酚羟基,而只有当﹣OH直接连在苯环上时才是酚,故ABC均含酚羟基,故均能和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故答案为:ABC;
(2.)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则此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酸性必须比碳酸强,则一定含﹣COOH,而含﹣COOH的是BCD,故答案为:BCD;
(3.)醇是﹣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有机物,故BD含醇羟基,属于醇类,故答案为:BD;
(4.)能在酸或碱条件下水解的是酯类,必须含酯基,而含酯基的是E,故答案为:E.
【分析】(1)遇FeCl3溶液显紫色,应含有酚羟基;(2)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则此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酸性必须比碳酸强,则一定含﹣COOH;(3)醇是﹣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有机物;(4)能在酸或碱条件下水解的是酯类,必须含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