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正德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 研究火车从深圳到北京运行需要的时间 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以下各种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列车员说“火车点分到站”指的是时间
B. “前秒钟”“最后秒钟”“第秒钟”指的都是时间
C. “第秒末”“最后秒”指的都是时刻
D. 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离港时间为点分指的是时间
3.如图所示是正在飞行的无人机,一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用时,这两个数据分别指( )
A. 位移值、时间
B. 路程、时间
C. 位移值、时刻
D. 路程、时刻
4.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 内位移为“”,后 内位移为“”,所以 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C.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 质点在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5.正德高级中学高一有同学在米赛跑中,测得他在处的瞬时速度为,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时刻该物体位于原点正方向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物体的加速度发生过变化
B. 末物体位于的位置
C. 末和末物体的位置相同
D. 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7.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B. 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
C. 的速度比的速度小
D. 矢量和标量没有严格的区别,同一个物理量有时是矢量,有时是标量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9.南北走向的一长直公路经过某广场的中心,如果以广场中心为原点,规定向北为正方向,作出的坐标轴轴如图所示。坐标轴上有两点和,的位置坐标为,的位置坐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 处 B. 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 处
C. 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 处 D. 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 处
10.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11.年月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在庆祝建党百年庆典活动空中出动架飞机,其中歼组成三个编队,每个编队架。参加此次阅兵的歼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双重型隐形战斗机。该机将担负中国空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歼飞跃天安门广场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选地面为参考系,歼是静止的
B. 选编队中某一架歼为参考系,则编队中其它歼是静止的
C. 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12.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仪器,如图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们国家生活用电交流电压是______ ,频率,周期是______ ;
甲图是______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 电源;
乙图是______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 电源。
13.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
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
A.开始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以下的交流电源
D.实验做完时: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共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个点未画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等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用字母填写。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各点速度已算出,将、两点速度求出填入表格相应位置。要求保留位有效数字。
速度
数值 ______ 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4.物体、从同一起点出发,沿着直线运动到同一终点。已知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后一半位移的速度是。求:
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1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求:
前的总路程和位移;
各段的速度;
画出对应的图象.
16.第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年月在北京、河北张家口举办,其中冰球比赛是一种运动速度快,亢奋性强的集体运动,极具侵略性,要求运动员配合较高,观赏性极强,越来越受观众们欢迎。在冰球比赛时,若球杆与速度为的冰球作用后,冰球获得的速度,冰球在冰上运动后被守门员用小腿挡住,守门员小腿与球接触时间为,且冰球被挡出后以的速度沿原路反弹,忽略冰球与冰的摩擦,求:
球杆与冰球作用瞬间,冰球的加速度大小;
守门员挡住冰球瞬间,冰球的加速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A错误;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时,乒乓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火车从深圳到北京运行需要的时间,火车长度形状能忽略不计,能看作质点,故C正确;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火车长度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
质点是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的理想化物理模型,能不能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可据此对应做出判断。
必须掌握质点的条件,明确能不能看成质点不是由物体决定,而是由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决定。
2.【答案】
【解析】解:、“火车点分到站”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
B、“前秒”“最后秒”“第秒”指的时间的长度,都是时间。故B正确;
C、“第秒末”指的都是时刻,“最后秒”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点分指的是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物体的位置.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3.【答案】
【解析】解: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位移是,是指路程;用时,是指从开始到回来所用的时间。
故选:。
根据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确定路程和位移的大小.时间是指一段时间间隔.
本题考查位移及路程的定义,明确路程为标量,为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4.【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前内质点的位移为“”,后内位移为“”,但图象的斜率一直为正,说明质点的速度一直为正,即质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
B、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质点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即速度大小为,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故C错误。
D、质点在时间内的位移为,大小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等于的变化量.由此分析即可.
此题是位移图象问题,要注意位移图象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表示直线运动,其斜率等于速度,位移等于的变化量.
5.【答案】
【解析】解:由题知:位移,时间,平均速度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已知位移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解本题注意排除瞬时速度的干扰,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告诉位移、“第末到达终点”告诉时间。
6.【答案】
【解析】解:从图像可以看出斜率的大小还有正负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不变,故AD错误;
B、根据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 物体的位移是 ,由于时刻物体的初位置是 ,所以末位置为 ,故B错误;
C、 内物体的位移为,所以 末和 末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故C正确;
故选:。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再根据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即可求出各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本题考查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以及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等知识点,属于常规考点,基础题。
7.【答案】
【解析】解:位移、速度、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都是矢量,故A正确;
B.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故B正确;
C.矢量前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矢量比较大小看绝对值,故的速度比的速度大,故C错误;
D.矢量和标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一个量不可能既是矢量又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遵从代数运算法则的物理量,矢量的大小比较其绝对值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矢量和标量的区别,解决本题时要明确标量与矢量符号的含义,抓住它们的区别。
8.【答案】
【解析】解:、根据可知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共同决定,虽然大,但更大时,可以很小。故A错误。
B、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如高速行驶的列车,速度恒大,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如火箭升空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大,故C正确;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运动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9.【答案】
【解析】解:、因为以向北为正方向,点坐标为正值,表示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 处,故A错误,B正确;
、点坐标为负值,表示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 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建立直线坐标系之后,物体的位置与坐标系上的数值对应。
为了说明质点的位置运动的快慢、方向等,必须选取其坐标系。建立直线坐标系之后,物体的位置与坐标系上的数值对应。
10.【答案】
【解析】解:、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该图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该图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该图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
在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大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1.【答案】
【解析】解:、选地面为参考系,歼是运动的,故A错误;
B、飞机编队各飞机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所以选编队中某一架歼为参考系,则编队中其它歼是静止的,故B正确;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考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考系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都要选取参考系;我们以前总习惯于主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比如桌子是静的,行驶的汽车是动的,那是默认为地面为参考系了。
12.【答案】 电磁 低压交流 电火花 交流
【解析】解:我国生活用电交流电压为,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即周期;
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
乙图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交流电源。
故答案为:;;电磁;低压交流;电火花;交流。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要提高应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电火花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区别。
13.【答案】
【解析】解:、在应用打点计时器时,为了减小误差,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打点计时器原理可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故C错误;
D、实验做完时:立即断开电源,后取纸带,故D正确。
故选:。
实验步骤为:应先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然后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再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最后,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故正确顺序为:;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每隔打一次点,故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故答案为:;。
根据实验原理解答;
根据正确实验步骤解答;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整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仪器的使用、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是解题关键。
14.【答案】解:设全程的时间为,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则全程位移为
故全程平均速度为
设全程的位移为,则前一半位移上经历的时间为
后一半位移上经历的时间为
故全程平均速度为
答:汽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汽车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解析】汽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汽车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本题考查了求汽车的平均速度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平均速度是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求平均速度应先求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
15.【答案】解:前 内总路程为 ,
总位移为 .
内速度
内速度.
内速度
.
图如图所示.
答:前的总路程和位移各为、.
各段的速度为、、.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线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求出位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各段过程的速度,画出图象.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和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16.【答案】解:规定冰球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球杆与冰球作用的瞬间,冰球的加速度为:,加速度方向与球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规定冰球运动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球反弹后的速度为,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守门员挡住冰球瞬间,冰球的加速度为:,方向与冰球运动方向相反。
答:球杆与冰球作用瞬间,冰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守门员挡住冰球瞬间,冰球的加速度为,方向与冰球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规定冰球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
规定冰球运动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
本题以第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背景,考查加速度的求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当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当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