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四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1 22:11:59

文档简介

宜宾四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A 6.C 7.A 8.B 9.C 10.B 11.A 12.B 13.C
14.D 15.B 16.D 17.C 18.C 19.D 20.D
21.(1) 当生物体内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动态平衡
(2)肾脏 (3) 糖尿 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
(4)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
22.(1) 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大脑皮层 肌肉 化学 条件
(2) 抗原 记忆B 增殖、分化
(3) 皮肤、黏膜 一、二、三
23.(1) C A B
(2) 保证调查结论可靠 标志重捕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 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 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4.(1) 体液(血液、血浆) (负)反馈 增加 实验组孕鼠脂联素含量低,造成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信号不敏感
(2)注射葡萄糖后实验组小鼠血糖浓度始终较高,注射胰岛素后实验组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幅度较低
(3) 提高 抑制基因的转录(表达) 正
(4)减少脂类的摄入(合理饮食)、坚持锻炼、控制体重,维持正常血脂水平
25.(1) 内正外负 相同
(2) E B 若①处理后肌肉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不收缩 若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收缩宜宾四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1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的特征(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性别
2.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第1天,我国运动健儿获得17枚金牌的好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氨基酸 B.胆固醇 C.睾酮 D.血红蛋白
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需要借助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输液时,血管中的药物随血液进行运输后可直接进入淋巴液
C.给某些组织水肿患者静脉输入无机盐或血浆蛋白可以缓解水肿症状
D.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一成不变的
4.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不同的
C.脊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5.植物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均有两重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其浓度的大小
B.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作用效果相反
C.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D.乙烯含量的增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6.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群落中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
B.群落中若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一定发展为一方消失另一方留存的结果
C.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它们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中,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
7.煤矿废弃地存在土壤呈酸性、营养贫瘠和保水性差等问题。常采用人工种植适宜植物、快速覆盖废弃地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优先选用耐酸、耐干旱的本地植物
B.恢复过程仅利用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
C.恢复后的群落类型与煤矿开采前相同
D.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植被种群密度
8.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激素调节完成
B.醛固酮的作用是“保K+排Na+”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
9.糖类和脂肪在细胞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糖类和脂肪的代谢都受激素的调节 B.等质量的糖类比脂肪氧化分解消耗氧气少
C.人体内糖类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D.日常饮食要合理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
10.某同学在公开课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内脏器官仅由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之一支配
B.此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心跳加快
C.此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支气管扩张
D.自主神经系统完全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11.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激素 分泌腺体或细胞 生理作用
A 促胰液素 胰腺 促进胰腺合成和分泌胰液
B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促进骨的伸长和蛋白质的合成
C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降低血糖浓度
D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和维护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A.A B.B C.C D.D
12.人在长时间阅读后出现困倦时常用咖啡因提神,咖啡因能提神的原因是其有着与腺苷相似的结构。人在困倦时身体中会产生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使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疲惫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B.腺苷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变化
C.咖啡因能提神可能是因为它能与突触后膜上的腺苷受体结合,导致腺苷不能传递信息
D.困倦打呵欠与体内CO2浓度过高有关,人体通过脑干调节呼吸
13.高考期间有少数考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甚至呼吸急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
B.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D.考试期间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
14.褪黑素(MT)是动物体内含量极少的激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免疫、清除自由基而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功能。MT也存在于植物体内,为了解MT对Cd2+危害下植物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了水稻幼根在不同浓度褪黑素和Cd2+处理下的总长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T在动物体内是一种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B.MT能清除自由基,可推测MT能延缓动物衰老
C.MT处理对水稻幼根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了两重性
D.100umol/L和1000umol/L MT能够缓解Cd2+的危害
15.当声波引起的振动传至耳蜗后,静纤毛的运动可引起蛋白X的改变,Ca2+进入毛细胞,使毛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Y结合,进而引起听觉神经末梢兴奋,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a2+进入细胞时X的结构会发生改变,但不会变性
B.若组织液中Ca2+浓度降低,则最终听觉神经末梢的兴奋会增强
C.神经递质与受体Y结合后,会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
D.某人听力下降可能是其毛细胞、静纤毛数量减少导致的
16.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A是小肠),I、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D表示肺,Ⅱ表示重吸收
B.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过9层细胞膜
C.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D.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吃了很咸的食物、淋巴循环受阻均可以导致组织水肿
17.胰导管细胞是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其分泌HCO3-的同时也分泌 H ,以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胃中分泌 H 的细胞具有相似的机制。狗胰导管细胞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调节机制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胰腺流出的静脉血pH值较高,从胃流出的静脉血pH值较低
B.图中脑作为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属于交感神经
C.剪断迷走神经,脚步声不能引起胰液分泌,盐酸刺激小肠仍可促进胰液分泌
D.胃酸增加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胰导管细胞中的HCO3-分泌量减少
18.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人体三种细胞外液,I、Ⅱ、Ⅲ分别表示生活在其中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I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B.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I和Ⅱ、Ⅱ和Ⅲ均不可能有同种细胞
D.乙中含有胰岛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
19.一些药物,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属于免疫抑制剂
B.用类固醇处理的小鼠体液免疫处于弱应答状态
C.用类固醇处理小鼠,小鼠体内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会减少
D.环孢霉素A可用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20.生态学家认为,一定时间内,当种群数量增加时,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变动调节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即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按照此理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密度制约效应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
B.当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与个体平均重量的乘积可能是个定值
C.种间关系尤其是捕食关系会使种群数量在变动过程中趋向恢复至平均密度
D.地震、火灾、病虫害等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不会引发密度制约效应
第2卷:非选择题(60分)
21.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面是某女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原因是 。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 中。
(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女子 (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
(3)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可以判定该女子可能患 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 。
(4)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6.9%,无机盐含量不足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原因是 。
22.疫苗接种是迄今为止人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部分疫苗免费接种。婴幼儿注射疫苗时常常在疫苗注射结束后才开始哭,这和疫苗注射过程以及婴幼儿对痛觉的感受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人体皮肤和肌肉中分布有感受器,可感受物理或化学刺激。针刺后或药物注射后会刺激皮肤或肌肉中的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以 形式沿着传入神经进行传导,兴奋传到 时人会产生痛觉。根据入针和推药后婴幼儿的反应可知,婴幼儿 (填“皮肤”或“肌肉”)中的感受器对 (填“物理”或“化学”)刺激的反应更强烈。部分之前接种过疫苗的婴幼儿在做注射疫苗准备时就开始啼哭,这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卡介苗被称为“出生第一针”,可有效降低儿童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卡介苗注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的 ,将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应答;在机体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 细胞会迅速 ,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消灭侵入机体的结核杆菌。
(3)在人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一道防线是 ;第 道防线在抵御结核杆菌的击中起作用。
23.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 A、B、C 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12分)
乔木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树种 密度/株 hm-2 % 密度/株 hm-2 % 密度/株 hm-2 %
A 1267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 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 法,理由是 。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 、 (答出两点即可)。
24.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代谢调节的影响。(14分)
(1)从孕前4周开始,实验组雌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食物不限量。测定妊娠第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
分组 体重 胰岛素 脂肪含量 瘦素含量 脂联素含量
(g) 抵抗指数 (mg/dL) (ng/dL) (μg/dL)
对照组 38.8 3.44 252 3.7 10.7
实验组 49.1 4.89 344 6.9 5.6
①正常情况下,体脂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多,瘦素经 运输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该机制为 调节。表中结果显示,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 ,但瘦素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
②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此推测实验组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 。
(2)24周龄时,给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检测结果如图1.
图1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推测实验组子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3)研究发现,幼鼠脂肪组织的瘦素和脂联素含量与各自母鼠均呈正相关。测定幼鼠脂联素基因和瘦素基因的表达量、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结果如图2.
①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 脂联素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 ,影响脂联素的合成,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②瘦素基因的表达量与其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呈 相关。但由于血脂过高会抑制瘦素向脑内运输,导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
(4)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 。
25.如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12分)
(1)刺激A点,该处的膜电位变化成 ,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 (相同、相反)。
(2)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现有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
实验步骤:
①将药物X放于D点,再刺激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将药物X放于 点,再刺激C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若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若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若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