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5 07: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从到园草百 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文说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早年的生活。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原意是早晨的花在傍晚拾起,这里是指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文字。全书共十篇文章,我们已经学过的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朝花夕拾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感受,品味白草园景物描写的精妙。自学指导一:
1.速读课文,依照课题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渊博鼎沸宿儒倜傥锡箔珊瑚攒敛脑髓蝉蜕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盔甲东方朔kuīshuòliǎn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和蔼长吟轻捷云霄弹琴脊梁臃肿牵连不断无妨倘机关无味啄食高枕而卧陌生鉴赏人迹罕至躁书塾质朴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具体划分两部分包含的内容。
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鸟自由快乐的乐园自学指导三:
阅读第二段,仔细体味趣在何处?在这种环境下,你最喜欢做什麽,为什麽?
1.写了哪些趣事?
2.写了哪些季节的景色?
3.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试用这个句式造句.
4.写百草园的景物,既有静景,又有动景,试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5.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试着找出有哪些乐趣?
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其乐更无穷!!作者写百草园都写了哪些景物? 课文阅读与欣赏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 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等景物。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调动各种感觉角度按照一定的顺序“不必说”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味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长吟、弹琴……声音又酸又甜味道光滑、高大、肥胖……形状碧绿、紫红颜色比喻、拟人、排比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自学指导四:
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节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学习目标:
学习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扫露支撒系牵拉看罩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先抑后扬,欲扬先抑。自学指导一:扫开露 支 撒 拉系牵 罩看 抓住关键动词 结构上的作用: 第一句 “不知道”三
个字,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人反感。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情达意的作用:自学指导二:
思考第九段体现了咋样的感情? “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三个“也许”,表反复揣测。可见“我”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这一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学习运用比照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感悟作者愿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自学指导一:阅读第二部分,说说写了哪几个生活片段.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思考:你认为三味书屋有趣吗?趣在何处?用文中语句回答.自学指导三:白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相比较,作者更向往哪种生活?为啥?体现了作者何种情怀?课文阅读与欣赏旧时读书跟现在有哪些不同?1、先要行拜师之礼;
2、上课时,单独上生书;
3、课程只有读经、习字、对课;
4、教材晦涩难懂;
5、体罚学生:打手心、罚跪。 三味书屋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有乐趣。例如:
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
鲁 迅思考:
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看法?
(结合课后练习一)课文阅读与欣赏 书塾中的老师是怎么样一个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课文阅读与欣赏 1、外貌: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2、性格: 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 方正、质朴、博学作业:我与鲁迅比童年,不少于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