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阿长与《山海经》
走进作者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知识卡片
《山海经》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作者不详,是先秦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除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个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杂录《庄》 《列》 《离骚》 《周书》 《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也记载了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其《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4]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现实地理不符。
最早整理《山海经》的西汉刘歆,在其《上山海经表》中认为此书是三代时所作。他说:《山海经》这本书,产生于尧舜禹的时代……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益与伯翳等人区分万物的本质,写出了《山海经》。刘歆这一说法是受到《列子》的影响。《列子·汤问第五》中,夏革回答汤的疑问,提到了五座大山及山上的特产,此外还有怪异之物,这和《山海经》记载地理、特产以及怪物的写法相似。同时,《列子》中又说这些怪物是大禹治水周行天下时亲眼见过的,他的臣子伯翳了解这些怪物,夷坚听说之后把这些怪物记了下来。因此,这种说法就影响到刘歆以上的论断。其后,王充《论衡·别通篇》、赵哗《吴越春秋》等都持这种观点。
大约是从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叶,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时,才合编在一起。宋人胡应麟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列》 《离骚》 《周书》 《晋乘》以成者” 。
背景了解
1926年3月18日,在北京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即“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当时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怒批北洋政府,结果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他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情景。
解释题目
“阿长”:
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山海经》”,书名。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山海经》:
《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现存18篇,作者不详,是先秦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医药、民俗、民族等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生字词
词语解释
没有人能说明他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粗糙低劣。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粗拙
面如土色
情有可原
深不可测
莫名其妙
文章分层
第四部分(30、31)
04
第二部分(3——18)
第三部分(19—29)
第一部分(1——2)
01
03
02
介绍“我”的保姆阿长名字的来历。
写长妈妈给“我”买了《山海经》,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
写童年记忆中长妈妈与“我”的几件趣事,表现了长妈妈纯朴、善良、渴求幸福的性格。
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走进文章
文章回忆阿长写了哪八件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1-2段
3段
6-12段
13-17段
3段
18段
3—5段
她的身份、地位和名字的由来;
喜欢切切察察,指指点点;
限制我的行动,爱打小报告;
睡觉时睡相不佳;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
谋害我的隐鼠;
19-29段
为我买《山海经》。
重点写为我买《山海经》
概括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记叙要素。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听到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可 远房叔祖那儿已无法可寻,买,没有好机会。“我”对《山海 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将《山海 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 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因为阿长没有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现了“我”对阿长轻视的心理。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 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我”会产生“新的敬意”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有画儿的《山海经》很难找,没有人像阿长这么热心,这件事“别人不肯做”,“不能做”,而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会产生“新的敬意”,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文章为什么要叫《阿长与 <山海经> 》?如果改成《长妈妈与 <山海经> 》不是更有敬意吗?
首先,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副实,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题目其实标志着文章的一半抑笔。
其次,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妇女与一本古典著作怎么联系起来了呢?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令人好奇。最后,题目用的是作者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课堂笔记
教师总结
正月初一吃福橘,希望一年到头,顺顺溜溜,可见贫苦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是多么地向往。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阴云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而今天,我们生活幸福,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美好的明天奋力拼搏。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回忆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她身上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有爱心、真诚、善良,也有落后的封建文化的残留——粗野、庸俗、愚昧。文章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以及思念之情。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