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以形写神 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湘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以形写神 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湘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1-12 15:4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学学段 八年级 学科 美术
《以形写神》 课 题
1.图片中人物正在干什么?
2.你有没有同样的经历, 有何感受?
问题1: 观察画面中人物,体会他的感受如何?人物性格怎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问题2: 观察人物的着装、动作、相貌、表情,还有坐榻是怎样的,说一说。
同学们看,作品中人物的衣着、动作、相貌、表情是我们明显看到画家画在画面上的,是外在的,这是“形”;
而画面中人物的感受、人物性格是隐性的,是内在的,这是“神”。
油画注重形似,中国画更重神似
画家不拘泥于自然物象的描摹,注重自我表现,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写意中国画形象往往介于“似与不似之间”。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时,抓住人物外部的典型特征,精心描绘,表现人物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绘画方法。
思考:
中国人物画中”以形写神”所蕴涵的含义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人物画注重写神以此来表达内心情感,
按照绘画的技法来区分,可分为:
写意人物
(以潇洒的笔触,寥寥数笔,即可表达事物。)
工笔人物 (以精确、细致的笔触绘画。画面工整)
绘画技法:
【画名】泼墨仙人图
【类别】人物名画
【作者】梁楷
【年代】南宋
【此画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写意人物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
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
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
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
己的写照。
神韵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顽皮可爱、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那双小眼醉意朦胧,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太白行吟图》是南宋画家梁楷所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该图描绘了李白的形象,作者梁楷在画面上没有任何背景,只用寥寥数笔画出李白飘飘欲仙,冉冉欲举的形象,
将浪漫欹侧,嬉笑怒斥的"诗仙"形象表达的淋漓尽致。
1.笔墨简洁和空白的处理所营造的气氛。
2.神态生动;沉思冥想。
以形写神
从神情、姿态、线条、色彩、人物关系之间的呼应关系等方面分析这组箫管乐女的造型。
主人公各个不同场合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心不在焉。他的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欢乐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在当时形势~下身置华宴歌舞中的苦闷空虚、无可奈何的复杂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十分传神。
走进名画鉴赏——《捣练图》
唐代 张萱 《捣练图》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以形写神
通过人物形象的精心描绘,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两者达到高度统一,这就是“形神兼备”。
神以形为依据,
形因为有神而生动。
奔马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徐悲鸿 《奔马图》
徐悲鸿运用饱含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
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这匹马正腾空而起,昂首奋蹄,鬃毛飞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让人热血沸腾。作者只寥寥几笔,就使这匹马有形有体,刚劲有力。作者用浓墨来体现鬃毛的厚密,用淡墨枯笔扫出其飞扬之势。
教师示范
水墨写意人物画的作画方法:
一:准备材料(中国画颜料)
二: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散锋)
三:墨法(焦、浓、重、淡、清)
四:作画(书法用线、把握水墨的变化大胆果断的勾画。
构思前做到胸有成竹、下笔肯定自然,题字落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