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课 悼念玛丽?居里
学习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2.品味文章语言,学会用精辟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一、资料链接
1.玛丽•居里(1867—1934),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我们在六年级下册曾学过她的《我的信念》,从文中我们知道了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2.爱因斯坦
德国科学家、思想家,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1905年他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曾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并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钦佩( ) 公正不阿( ) 抑郁( ) 毫不妥协( ) 热忱( )
读课文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写在下面并注音。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1)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2)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温馨提示:结合上下文,通过关键词语含义的分析,来深入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
3.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探究赏析
1.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为什么?
2.文中具体介绍了居里夫人的哪些道德品质?结合自己了解的具体事例印证一下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温馨提示:事例要突出重点,体现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
3.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悲伤、缅怀的情感,而这篇悼词与一般的悼词不同,它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语。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
(1)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2)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3)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4.本文是一篇流露内心真情的讲演稿,它朴实而真挚,睿智的思想闪闪发光,打动着千万读者的心。体会这篇演讲语言凝练、严密的特点。
例如:“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一句仅用21个字就高度概括了20年的交往历史。“幸运”概括地点出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崇敬,“崇高”、“真挚”说明了友谊的性质。
方法链接: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①准确严密的特点,大多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分寸感强,用语贴切的角度分析。②可以从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③从语言的逻辑性强,内在联系紧密,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方面进行分析。
5.有人说:“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说出来向大家请教。
四、拓展迁移
1. 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回顾一下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进一步了解“这么一位崇高人物”的“品德力量”,并以“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
---------------”的句式交流感受。
附参考答案及思路提示
二、整体感知
1.qīn ē yì tǔo chén
2.(1) “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她为了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2)“任何时候”强调每时每刻,无一例外。“极端”从程度上强调“谦虚”,“永远”则从时间上再次肯定无一例外的情况。
思路提示:着重从体现人物道德品质方面理解词语含义。
3.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思路提示:找出中心段落,理解中心意思。也可自己归纳。
三、探究赏析
1.道德品质方面。
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品质。
2.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事例: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3.赞扬之情 幸运地、崇高而真挚的、极端的、哪怕、面临
4.(1)凝练,是说整篇演讲词在用词造句上紧凑简练。
(2)严密,是说这篇演讲词用词造句逻辑性强,表达周到,没有疏漏。
例如,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由一个多重复句组成。(1)先用因果关系,阐明“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取得的原因;再对两个“原因”用“不仅”“而且”进行递进的申述;然后又对后一个原因中的“困难”作进一步说明。逻辑关系十分严密。(2)作者在提出“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后,用破折号对其“科学功绩”作明确具体的说明,达意十分周到。(3)在“热忱和顽强”之前用“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加以修饰,使之非同一般。后面又进一步对“困难”作了申述,使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
5.如:(1)怎样理解“她的意志的纯洁”?
——“纯洁”即单纯、无杂念(专一不杂,在这里表现居里夫人的意志坚定。)
(2)怎样理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这句话是说,居里夫人的严肃性是用任何方法都摆脱不了的,这是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使得她心情的抑郁所造成的。
温馨提示: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联系上下文。(2)借助一些背景资料。
四、拓展迁移
1.如:(1)“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太让我感动了。因为资料告诉我们,玛丽·居里没有象样的实验室,就在一个棚屋里做实验,每天做的都是苦力工的工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能有这样伟大的发现,让我们钦佩。
(2)镭的发现和提炼技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可居里夫人却在向全世界公布了镭的提取方法后放弃了专利权,这同样让我钦佩。
温馨提示:结合居里夫人的具体事例及所体现的具体品质谈。
2.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了对待工作要有热忱(对待科学要有执著的精神、公正不阿等)。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
备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和真挚感情的特
2、运用作摘录、写心得、谈感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线,以摘评为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中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其人格、品德。
教材分析:从本文而言,文章篇幅短小,但结构谨严,感情真挚。且演讲者所选角度独特——居里夫人的人格——不失为一篇好的人文教育读本。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演讲稿,高年级的学生不怎么爱放声朗读,要引导学生放声朗读。
教学重、难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二、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1、爱因斯坦(1879~195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2、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三、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字注音悼念(dào)???崇高(chóng)??真挚(zhì)??钦佩(qīn)??热忱(chén)?妥协(tuǒ)???抑郁(yì)?????律己之严(lǜ)??????公正不阿(ē)
四、课堂探究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二)分析内容1、第一部分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2、第二部分?⑴、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⑵、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3、学习第三部分,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明确: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五、小结?????这是一篇悼词,全文只有500字。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板书:???????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人格铸就魅力
教
学
后
记
第二十六课悼念玛丽·居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2、?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3、?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课文,简介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的生平: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1905年他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曾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
——爱因斯坦?
二、诵读《悼念玛丽?居里》
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一)、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在诵读中思考:作者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文章中最有概括力的句子在哪里?
三、介绍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
⒈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⒉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⒊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方式:
这篇演讲由四个自然段组成,用“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的。
第一自然段(总说),提出主旨:对居里夫人这样第一流人物,人们应当重视她的道德品质对于才智成就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第二、三自然段(分说),阐述居里夫人的品格特点以及这一品质特点对于她取得医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四自然段(总说),点出她的品德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使演讲的主旨具体落实,鲜明突出。
五、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这篇演讲的立意:?
这篇演讲的立意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
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其发现的不仅增添了一种新元素,而且产生了一种推翻物理上几种基本学说的新科学,给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定了基础,其工作的成果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这篇悼词不像一般悼词那样流于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颂扬,而是透过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成就的原因——拥有伟大的人格,具有极端顽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及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六、体会这篇演讲语言凝练、严密的特点:?
1、?凝练,是说整篇演讲词在用词造句上紧凑简练。
例如:“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一句仅用21个字就高度概括了20年的交往历史。“幸运”概括地点出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崇敬,“崇高”、“真挚”说明了友谊的性质。
2、?严密,是说这篇演讲词用词造句逻辑性强,表达周到,没有疏漏。
例如,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由一个多重复句组成。(1)先用因果关系,阐明“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取得的原因;再对两个“原因”用“不仅”“而且”进行递进的申述;然后又对后一个原因中的“困难”作进一步说明。逻辑关系十分严密。(2)作者在提出“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后,用破折号对其“科学功绩”作明确具体的说明,达意十分周到。(3)在“热忱和顽强”之前用“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加以修饰,使之非同一般。后面又进一步对“困难”作了申述,使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
5、再次诵读《悼念玛丽?居里》一文,教师总结。?
6、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十六课悼念玛丽·居里
一.基础知识(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公正不阿( ) 真挚( ) 热忱( )
人迹罕至( ) 抑郁( )钦佩( )
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律己之严 律:约束
B.气质 气质:风格、气度
C.一毛不拔 毛:指小草
D.公正不阿 阿:迎合、逢迎
3、对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①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②她的坚强……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③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④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4分)
A.解脱 豪不妥协 冥思苦想
B.严酷 人民公朴 感人心脾
C.钦佩 事半工倍 急功近利
D.严谨 难以想像 呕心沥血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4分)
A.橘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每当我们在夕阳的辉映下走出校园,心里都充满着幸福感。
D.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语言表达
6.指出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这种句式的特点。(4分)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7.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即使 也 。
二.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20分)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①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②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有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③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④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8.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划分为三部分,请用“||”在下面标示出来。(4分)
① ② ③ ④
9.下面画线的词,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4分)
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它们”是指_
10.本文第②段中说“我对他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内容回答。(4分)
11.根据本文所述,一个科学家的道德品质与科学成果的紧密联系是怎样的? (4分)
12.第①段中,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 (4分)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20分)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的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上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物、建筑,对颂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出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3.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4分)
(1)
(2)
14.读②③段,回答问题:(4分)
(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15.读第⑤段,回答问题:(4分)
(1)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寻求现实的人:
梦想家:
(2)居里夫人对以上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6.读第⑦段,回答问题:(4分)
“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17.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几个四字短语来概括。(4分)
(二)(30分)
吃苦是一种资本
(1)吃苦,是一种资本。假如你没有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
(2)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首将沉重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
(3)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4)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耘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的可悲和伸手乞讨的可怜。
(5)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你便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6)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7)________
(8)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9)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继承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们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10)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知道这种养分会让你终身受益!
18. “吃苦是一种资本”,文中与“资本”的含义相近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5分)
19. 第(9)节中加点的“这种病变”指什么?(可引用文中语句回答)(5分)
20.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7)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10分)
21. 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该句话,并简要说说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解析】利用工具书,准确填写。
【答案】ē zhì chén hǎn yì qīn
2、【解析】一毛不拔 毛:指汗毛【答案】C
3、【解析】①④句是解释说明。②句是对上句的总结。③是插入内容。【答案】D
4、【解析】A.毫不妥协 B.人民公仆 C.事半功倍【答案】D
5、【解析】A.萝卜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 B. “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的顺序不当,先“接近”后才能谈到“爱好”。D.“笑貌”不能回响在我的耳边。【答案】C
6、【解析】对本句的分析应重点放在排比修辞的作用上。
【答案】此句运用了排比句,句式均匀,音律铿锵,节奏感强。这段文字一气呵成,文笔奔放,感情强烈而奔放,尽情抒发了对居里夫人的无限敬佩之情,浸透着演讲者无尽的颂赞。
7、【解析】“即使……也……”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答案】略
8、【解析】根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
【答案】①||②③||④
9、【解析】细读全文,领会意思。
【答案】单纯的才智成就
10【解析】细读全文,领会意思。
【答案】坚强、意志的纯洁、律己之严、公正、谦虚热忱。
11【解析】细读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一个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对人类的重要性不亚于他的科学成就,伟大的成就来自于高尚的人格。
12【解析】仔细阅读、理解全文后进行概括。
【答案】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13【解析】阅读、理解后,在文中可找到原句。
【答案】(1)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2)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14【解析】仔细读②③段,答案就在这两段之中。
【答案】(1)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2)对真理的探索。
15【解析】仔细读⑤段,答案就在其中。
【答案】(1)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2)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16【解析】抓住关键词“迷醉”。
【答案】敬业、痴迷、认真等。
17【解析】从敬业精神、性格、品德等方面概括。
【答案】“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等。
18【解析】从对一个核心词的理解,考查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答案】“养分”
19【解析】仔细阅读内容,在理解基础上在原文中找。
【答案】“这种病变”指的是上面谈到的“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即一个女学生对高考缺乏信心而上吊死去这件事。
20【解析】此题是开放型的试题。考查对论据的运用能力,在吃透文章论点的前提下,才能摆出事实论据,表面上考对论据的运用,同时也考了对论点的把握与理解。【答案】略
2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富有哲理性句子的理解与运用,又是一开放型的试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考生阅读的自由,但一定要围绕“富有哲理”这一点来说。比如标题“吃苦是一种资本”就富有生活哲理。只要认真阅读,不难找出富有哲理的语句。【答案】略
第二十六课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玛丽·居里》自主学习设计
一、课前预习与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2.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3.学习演讲中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
(1)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zhì) 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qīn) 佩。
(2)由于社会的严(kù) 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yì) 郁的。
(3)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chén) ,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解释下列词语。
(1)公正不阿:
(2)公仆:
(3)解脱: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你这样做,我没有意见,你的意见怎么样?
B.令人遗憾的是她对自己的失败并不感到遗憾。
C.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带来和谐的生活。
D.雾气笼罩着田野,也笼罩着村庄。
二、课堂探究与感悟
【整体感知】
4.《悼念玛丽·居里》这篇悼词全文只有550字,不仅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的 ,而且对她的 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5.本文在结构上是 的关系,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阐述了的 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出色。紧接着从 、 、 、
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这样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6.本文的最后一段指出学习居里夫人的现实意义,指出居里夫人的 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 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7.这篇悼词不像一般的悼词那样流于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颂扬,而是透过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成就的原因——拥有 ,具有极高的“ 和 ”,及其对时代和 的意义。
【阅读经纬】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9.说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的原因?
10.选文中“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一句里“公仆”一词该如何理解?作者用该词赞美居里夫人,是否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11.有人认为,文中加点的两个“极端”应该删去,这样使文章的语言显得委婉一些,请谈谈你的看法?
12.你认为维系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的纽带是什么?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维系友谊的纽带又是什么?
13.联系选文第二段的内容,依据我们对居里夫人的了解,你认为居里夫人的“坚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悼念玛丽·居里》自主学习设计
1.(1)挚 钦 (2)酷 抑(3)忱
2.(1)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不阿谀别人。(2)为公众服务的人。(3)原为佛教用语,意思是摆脱苦恼,得到自在。这里是摆脱的意思。
3.A
4. 伟大科学成就 人格力量
5. 总分总 人品和才智 人格品德 力量 热忱
6. 品格和作风 欧洲知识分子
7. 伟大的人格 品德 热忱 历史进程
8.赞颂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9.因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即使在才智成就方面,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10.“公仆”即为大众服务的人。作者用该词赞美居里夫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为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献给了人类,不图名利、她是社会的真正公仆。
11.不能删去,“极端”的本意是某个行为达到了极点。连用两个“极端”强调说明居里夫人的谦虚和顽强都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地步,这样就更加突出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12.维系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之间友谊的纽带是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钦佩。而现实生活中维系友谊的纽带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13.示例:①在实验室实验设备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她付出了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发现了钚和镭;②1906年,丈夫居里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居里夫人强忍悲痛,以难以想象的毅力继续研究放射性元素;③经过四年的艰苦工作,提炼出了纯镭。
课件31张PPT。悼念
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名言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你来介绍一下
居里夫人
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居里夫人的事迹 学习勤奋,成绩优异
少年玛丽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1891年到法国上大学。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1893年玛丽以物理学第一名的成绩获巴黎大学理学院学士学位,次年又获数学学士学位。艰苦研究,重要发现 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没有钱买沥青状铀矿作试验,他们就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供试验用;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借用所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木板房搞实验。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要在盛矿渣的大桶里每次搅拌好几个小时,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动。小屋里散发出来的刺激性很强的蒸汽使人窒息。居里夫妇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着提取“镭”的不懈的努力,为了使实验不间断,他们往往就在这里,边做实验,边做顿简单的饭来充饥。
??? 不卫生的工作环境又使皮埃尔·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玛丽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她需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搅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来,如蒸馏、结晶等等。化学处理的繁重劳动,累得玛丽瘫痪了一样。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开始他们的论文写作,有时整年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这对年轻的夫妇没到过一次戏院、没有去听过一次音乐会,甚至没有访问过一次朋友。可是,仅用一年的时间,居里夫妇竟写出过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文。正象玛丽·居里后来回顾这段艰苦历程时所说:“…在这 间简陋的木板房子里度过的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最幸福的、完全献身于工作的时期。”?放弃专利,无私奉献 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 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金。 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有人劝说居里夫妇说:“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翁!” “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人毫不犹豫的回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死于车祸,居里夫人毅然接替丈夫工作,居里夫人更进一步纯化氯化镭,测定镭原子量为225。当时她经济上拮据,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分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决不能卖掉科研成果。
1910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首届放射学大会上,与会者一致同意:为纪念皮埃尔·居里,以1克镭处于平衡时所放出的辐射量为1居里。尽管居里夫人已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和长女约里奥·居里毅然一起参加战地服务,为伤员担任X光透视工作。战后,她又提倡把镭用于辐射医疗,特别是在抗癌方面造福人类立了大功。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但她从不因此而陶醉。一次,一位朋友到她家里做客,看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朋友不禁大吃一惊,告诉她:“皇家金质奖章是当今一种极高的荣誉,你怎能让孩子拿着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是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地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虚怀若谷,淡泊名利 “钋”与“波”
1897年7月,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含铋的矿物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但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居里夫人惊喜欲狂,叫道“钋,钋!” 原来在实验之前,居里夫妇就在商议新元素的名称时,玛丽说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话,我想叫钋,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皮埃尔深知玛丽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要用新元素的名称来争得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光荣。居里赞同地说:钋,波兰!波兰,钋! 这样,被居里夫妇命名为"钋"的新元素便问世了。 居里夫人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得到过两次诺贝尔奖(1903年物理奖和1911年化学奖); 一生担任过25个国家l06个荣誉职位,如英国皇家学会、德国化学会会员;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
由于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她于1934年得了癌症——恶性白血病。1934年7月4日逝世于法国尚萨瓦省的疗养院,终年67岁。 居里夫人所得奖章1903年? 伯特洛奖章(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3年? 巴黎市荣誉奖章(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3年? 戴维奖章,仳离皇家学会(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4年? 马特奇奖章,意大利科学学会(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8年? 克尔曼大金奖章,利尔工业协会
1909年? 埃利约特·克瑞生金奖章,佛兰克林研究院
1910年? 亚尔伯特奖章,皇家艺术学会,伦敦
1919年? 西班牙阿尔丰斯十二世大十字勋章
1921年? 本哲明·佛兰克林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
1921年? 约翰·斯考特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
1921年?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金奖章,纽约
1921年? 威廉·吉布斯奖章,美国化学学会,芝加哥
1922年? 美国放射学学会金奖章
1924年? 罗马尼亚政府一级褒奖,有证书和金奖章
1929年? 纽约市妇女俱乐部联合会奖章
1931年? 美国放射学学院奖章 你对居里夫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如果要写一篇悼念文章,会从哪里入手? 居里夫人热爱自己 的祖国,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受世俗诱惑。爱因斯坦(1879~1955年):原是德籍犹太人。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认识另一位“第一流的人”关于悼词:
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 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
(2)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
(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悼词的三个特征:(1)总结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2)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的基调和内容。悼词的内容是积极的。它不能一味地宣泄个人的哀痛之情,充满悲伤的情调,使人愁闷压抑。应该排出一切感伤主义的、悲观主义的、虚无主义的消极内容,面向现在和将来,化悲痛为力量。(3)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感情务求真挚感人,语言务求质朴动人,切忌浮夸。 这篇悼词与《居里夫人传略》不同,其意图在于阐明、颂扬居里夫人的品格及其力量,揭示这些品格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深远意义,抒发深切的钦慕之情,而不在于记述居里夫人的事迹与功绩。
因此,这篇悼词的语言热情奔放、真挚强烈,同时展示了演讲者——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位追求真理的巨人,对于挚友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展示了其自身所独有的超迈洒脱,境界阔大、豪放的伟人气质,而这种气质同居里夫人的品格一样,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2.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3.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给加点字注音
悼念( ) 崇高( )真挚( )
钦佩( ) 热忱( )抑郁( )
妥协( ) 公正不阿( )chénchóngqīnyìtuǒēzhìdào演讲词语言有什么特点文体随文知 一、 准确性。
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
1.思想要明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 3.注意词语的感彩。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文体随文知二、简洁性。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文体随文知三、通俗性。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
3.要说自已的话。?
4.语言要生动感人。
5.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文章,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1)这篇演讲稿分几个层次来讲述的?
(2)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3)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有哪些?简述理由。
你不懂的句子或问题有哪些?你能设计几个问题吗?试试吧!悼念居里夫人.WMV自主阅读
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和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这篇演讲稿分几个层次来讲述的?第一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
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
二、她已去世;
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
第二句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
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更为出色。 第一段文字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坚强、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困苦的研究工作: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第四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和上文有哪些联系? 本段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其现实意义,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道德品质和科学功绩对你的人生有何启迪?谈一谈因为居里夫人的事迹本身就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这篇悼词只用“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一句话概括了居里夫人的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而用大部分篇幅赞颂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构思巧妙,睿智的思想闪闪发光, 。
这篇只有500字的悼词是一篇流露内心真情的讲演稿,它朴实而真挚,因此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想一想爱因斯坦这篇简短的悼词为什么却能打动人心?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李政道: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年31岁;
杨振宁: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年35岁;
丁肇中: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年40岁;
李远哲: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年50岁;
朱棣文: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年49岁;
崔 琦: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年59岁;
高行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年52岁。 拓展延伸 学校在每个班级中要评选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身为班长的你一学期以来为班级付出了许多,很想得到这个荣誉,现在班主任要求每个班干上台发表3分钟的讲演,以便同学们投票表决,你该如何说呢?请你在下面写出讲演稿的内容,不超过2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