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目标】
(1)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能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有关信息。
(2)能根据原始数据由数据确定组距和分点,列出频数、频率分布表,由频数频率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3)经历制作和读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难点】
学会用图形表示统计结果的,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展示共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知道几种统计图?它们分别是什么统计图?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不同的统计图。如: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利用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统计图形的直观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用图形表示统计结果的基本思想。)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看课本:我国34个城市2006年3月9日至2006年3月10-13日的最低气温(单位:℃)的列表。
表格中各城市最低气温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极差是_____________。
(2)三人小组合作:将各城市的最低气温从-7℃开始至22℃按每隔5℃分组,共分6组,分别统计每组包含的城市数。统计时,三个人先进行分工,可安排一人念数据,一人填写记录(通常用划“正”字作记录),一人监督避免出错。
进一步列出频数、频率分布表。完成下面的表格。
(3)观察图6-3的条形统计图,图中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4)想一想,图6-3中各小矩形的宽与高各代表什么实际意义?
(5)图6-3的条形统计图叫做什么图?怎样可以得到频数折线图?
2.合作交流:
(1)从图6-3中你可以获得那些信息呢?把你获得的信息说给同伴。
(2)图6-3中的条形统计图与情境导入中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3)你认为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是什么?
3.精讲点拨:
(1)图中各小矩形的宽代表每组最低气温的差值即组距。图中各小矩形的高代表每组的城市个数即频数。
(2)根据频数的分布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
(3)将图中的每个小矩形的上端宽的中点顺次连接,便得到频数折线图。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极差 ②决定组距,进行分组 ③决定分点,写出各组范围
④列出频数、频率分布表 ⑤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时代中学举行了一次“爱我中华"知识竞赛,如图是根据学生竞赛的成绩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这张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加这次知识竞赛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如果60分以上(含60分)的成绩为及格,那么及格率是多少(保留3个有效数字)?
2.能力提升:
(1)某中学为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有意义的一天”的校外活动。该班每个同学分别参加了登山、参观博物馆、社区演出中的一项活动。学生会将随机抽取的一个班的情况,制作了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根据以上两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b.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空缺部分;
c.如果九年级共有800名学生,估计该年级参观博物馆的人数。
(2)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经分组整理后,各分数段的人数如下图所示(满分为100分,每组数据含左端点,不含右端点)。请观察统计图,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个班有_____名学生;
b.成绩在_____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最集中,占全班总人数的比值是_____;
c.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这次测验全班的及格率是_____。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等于( )
A.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B.相应各组的频数
C.相应各组的频率 D.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2)频数分布的直方图中,有一组别为40.5~45.5,则这一组别的组中点是( )
A.41 B.42 C.43 D.44
2.填空题:
(1)如图是某班全体学生年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全班学生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一项统计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如果直方图关于第三组的小长方形呈轴对称图形(坐标轴忽略不计),那么,落在110--130这一组中的频数 ______________。
3.解答题:
(1)为了解某中学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到的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0-15),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2、3、4、5组。
a.求抽取了多少名男生测量身高。
b.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男生人数最多?(答出是第几个小组即可)
c.若该中学有300名男生,请估计身高为170cm及170cm以上的人数。
(五)课堂小结:
1.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对于本节所学内容你还有哪些疑惑?
1